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是二戰後參戰國最多、死傷人數最多的一場戰爭。其殘酷程度不亞於二戰以來的任何一場其它戰爭。
在那塊狹窄的半島地區,武器裝備極其懸殊的交戰雙方構築了世界戰爭史上最複雜的工事,捉對廝殺了三年。
美國人宣稱“我們國家以他的兒女為榮,他們響應召喚去保衛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國家,保衛他們素不相識的人民。”
而先後入朝的290萬中國人民志願軍則懷著“保家衛國”的信念,用生命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殊死戰鬥。
三年後,戰爭停止在它爆發的地方。
三年裡,那塊血沃的土地上曾經閃過無數個或悲壯或悲慘或激動或無語的瞬間……
(一)冰雕連
1950年12月的長津湖,風雪交加,氣溫零下40度。華東野戰軍最精銳的九兵團下轄的20、26、27軍15萬人早已隱藏在長津湖畔的皚皚白雪中。齊裝滿員近三萬人陸戰一師是美國陸軍最強戰力之一,自成立以來未嘗一敗。中美兩支王牌部隊在此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戰役。
當時第九兵團的129名士兵,奉命在1081高地伏擊逃跑中的美軍。
令人詫異的是,當美軍從這裡潰逃經過時,他們並沒有開槍。
原來,在零下40度的天氣裡,129名戰士單衣單鞋,一動不動埋伏了6天6夜後,早已凍成了“冰雕”。
他們直到身體完全失去知覺,仍硬邦邦地臥倒在坑道上,槍口衝著美軍來的方向,身體保持著戰鬥的姿勢。
有記載的成建制全員凍死於陣地的,九兵團就有3個連隊。
(二)悲慘的漢城市民
1951年志願軍發動了兩次戰役之後,一路南下,突破三八線,戰火又一次燃燒到漢城這座朝鮮名城。
1950年6月朝鮮人民軍南下時漢城大逃亡的情景在1951年1月又一次出現了。
警察撤走後,漢城的大街成了掠奪之城……1月4日夜間的漢城,巨大的黑煙在寒風中飄動,喧鬧的機槍聲不時響徹在寂靜的夜空。
漢城幾十萬難民揹著包袱,扶老攜幼,爭先恐後地向漢江邊擁去。狹窄的浮橋由於擠滿了車輛和人流而搖搖晃晃,其透過速度極其緩慢。不斷有人被擠下浮橋而掉在佈滿浮冰的江水中,淒涼的哀嚎聲在寒冷的風雪中令人毛骨悚然。
儘管一部分難民從仁川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荷蘭的船隻接走,同時聯合國救援機構盡力向難民分發食品、衣服,但這類難民是極少數,大部分漢城市民都是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在越來越近的炮火聲中驚恐萬分地奔向未知的前方……
1950年12月中旬,漢城市的人口為120~130萬人。
由於戰局的惡化,大約有20~30萬人早已逃難。當時在漢城估計還有100萬市民。
(三)炒麵
劉家駒老人記憶裡的朝鮮戰爭第五次戰役是從1951年4月22日開始的,到6月10日結束,歷時50天。這50天中間他們只補給了一次乾糧,也就是說部隊有36天時間是缺糧的!這足以說明當時後勤補給的艱難。
直到6月12日劉家駒老人所在的部隊醫院到達三八線上的華川,在那裡才又得到7天的乾糧補給。
補糧那天,他們醫院的大隊人馬於半夜開進兵站。在一個山坡的樹林裡,每人用自己的面袋盛了9斤炒麵,在裝袋時就已經迫不及待往嘴裡填,就像是參加盛宴一般。
人們的腮幫子、鼻子上都粘了一層香噴噴麵粉,一咳嗽像是嘴裡噴出一朵蘑菇般的雲煙。沒有水,全都在乾嚥,劉家駒老人一口氣吃了兩碗,多少天來一直貼著脊樑的肚皮終於鼓起來了,老兵警告大家:“千萬不能喝水,喝了就要膨脹,你們會被撐死的!”
於是,大家打嗝都小心翼翼地護著肚子……
(四)挑夫班長
還是劉家駒老人的記憶,戰地醫院的物資運輸嚴重依賴挑夫,而挑夫都是軍法處輕判的犯人:有開小差抓回來的,有槍走火傷人的,有姦汙婦女未遂的……都發配到挑夫隊以苦役代刑罰。所以挑夫們基本上都是在槍口監督下幹活。
但挑夫隊班長是個“思想犯”,據說思想反動,被軍法處發配到這裡來勞改兩年。 他說了什麼反動話呢?
“朝鮮男人褲子不大褲襠大,房子不大炕大,國家不大惹的事大,金日成肚臍眼不大心眼特大”。
其實這些順口溜私底下很流行,誰都在講,但挑夫班長一說就不得了啦,因為他以前曾經是國軍!他是“解放”戰士。
第五次戰役失利,部隊蜂擁撤退,滾滾人流,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渡北漢江時,敵人的坦克炮不住點地轟擊,夜空掛滿照明彈,飛機臨空一撥接一撥狂扔炸彈,激起無數水柱,織成了一道高高的水牆,死的傷的都讓水沖走了,危急中挑夫班長放下挑子一聲吼,帶領夥伴跳下江背起病弱女戰士渡河。
幾趟渡河之後衛生隊清點人數時,發現挑夫班長消失了。他留給戰友的話是:“你們都是有妻室兒女的人,還要顧家,就好好接受改造,活著回去。我什麼都沒有了,我走了……”
(五)向我開炮
美國內華達州曾經有一任州長名字叫麥克·卡拉漢。
他是一位殘疾人,只有一條腿。他告訴認識的華人朋友,說那條腿是參加朝鮮戰爭時被打斷的。
他說:“1953年7月時在三八線附近的豬排山,我們在炮火支援下花了一天時間好不容易攻上了共軍陣地,發現壕溝裡只有一個小兵還活著,而且他沒有武器。我按照戰爭遊戲規則,讓大家不要打死他。衝到他跟前時,只見他拿著步話機在緊張地叫喊,我們也聽不懂在喊什麼。但喊著喊著,大量炮彈呼嘯而來,包括這個中國兵,以及我們上去的一百多兄弟全部被炸,只活下來三個,也都成了殘疾,我是其中之一。”
那個士兵叫於樹昌,是“向我開炮”的王成的原型之一。
很多年後麥克·卡拉漢才放下了對這個中國士兵的怨恨,但對因為自己的優柔寡斷而犧牲的同袍們的內疚,他終生都沒有放下。
(六)人肉堆砌的陣地
石硯洞北山(美軍稱作豬排山) , 標高300米,是朝鮮戰爭進入陣地戰後,雙方爭奪次數最多的一個山頭陣地,它位於朝鮮江原道鐵原郡,在高地以南曾經爆發過著名的鐵原阻擊戰,戰役的結果是鐵原郡至今依然是朝韓各半,石硯洞北山正是朝韓在鐵原郡分界線的騎線點之一。
當時志願軍選擇讓美軍佔領這個高地,然後不時發起襲擊,打上去直接撤退或者堅守一晝夜再撤退,目的並不是佔領,而是消滅高地上的美軍有生力量,以及用炮火消滅隨後的美軍反撲部隊,他們叫這個戰術為“放血戰術”。
志願軍的三個軍曾經先後組織了8次對石硯洞北山的進攻,前七次都是得手後隨即撤離,第八次最終佔領了這個高地直到停戰,所以,今天此山是朝鮮領土。
在志願軍最後一次攻上石硯洞北山後,隨軍記者發現這時的北山,已經是一座人肉堆成的山。每一次反覆爭奪,雙方都在這裡留下屍體,一層又一層,密密麻麻。陣地上的土都挖不下去,每一鍬下去,不是土,都是死人。戰士沒辦法修築工事,就把比較完整的美國兵的屍體,幾具屍體堆起來。然後就趴在死屍上射擊、吃乾糧、喝水……那是七月的夏天啊!還離陣地幾里以外,臭味就燻過來了。到了那個地方,人的嗅覺都沒有了,但見蛆蟲到處爬……這成了所有上過此陣地的人刻骨銘心的記憶。
(七)停戰的時刻
1953年7月27日是一個難忘的日子,朝鮮停戰協議終於簽訂,協議將於當天22時正式生效。
傍晚,得到通知的最前線官兵們滿懷激動地一起等待停戰的一刻。
當時針走到21時,陣地上的寧靜突然被美軍猛烈的炮火打破,千百門美軍的大炮和輕重機槍,對準志願軍陣地猛烈射擊。炮彈槍彈的火光,把陣地照得如同白晝,21:45分美軍炮火停止。
隨後的14分鐘志願軍的炮火開始猛烈還擊,於21:59分停止。
戰場一片火海。
突然間,所有的槍炮聲都停了。然後開始一分鐘倒計時。
世界突然靜止,什麼聲音都沒有,人們連大氣都不敢出,好像出氣聲大了就影響停戰了似的。
一個戰士回憶說:“我記得老排長靠著坑道就坐在我旁邊,突然就默默地哭了,臉上滿是淚水......他說我們死不了了,可以活著回家了!”
時針指到22時整,雙方都遵照停戰協定,終止了一切軍事攻擊行動!
22時10分,雙方陣地又熱鬧起來,彩色照明彈高掛在夜空,雙方官兵跳出各自的陣地握手言和,共慶停戰。大家還互贈紀念品,美軍官兵送的多是畫片、香菸。志願軍官兵送的多是和平鴿徽章,表達了中國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心願。
但就在21:59分之前的炮擊中,雙方都有若干年輕的生命倒在和平的曙光前……
朝鮮半島的這三年殘酷的血戰結束了整整七十年,我們到底應該紀念什麼呢?這七個瞬間也許能告訴我們一點什麼。
那漫山遍野倒下的年輕人,
他們也曾有夢想,
他們也是母親的兒子、稚子的父親.....
他們哪裡願意變成戰損簿上面一個冰冷的數字?
他們哪裡希望自己永遠成為埋骨異國他鄉的孤魂野鬼?
他們最想要的是和平,只有和平才能讓他們完成夢想,才能讓他們繼續撫育他們的稚子、贍養他們日漸衰老的父母。
珍惜和平,讓鼓動戰爭的政客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