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又名鎧甲,是古代將士行兵打仗時必備的防護裝具。其最早起源於原始社會,那時的人們只會將藤蔓,木材,皮毛等簡單組裝形成簡陋的鎧甲雛形。在商朝時,經過人們的改良,此時的鎧甲不再是一體化而是可以自由組裝並且可以分塊進行製作,此時的人們將皮革進行加固(塗漆)穿孔處理,用於對戰時防禦青銅器的進攻。隨著時間的鎧甲也隨之演化,不斷加入了鋼鐵元素形成鐵鎧,而我國最早的鐵鎧出土於河北省易縣的燕下都遺址。
隨著朝代更迭,歷代皇帝都認為鎧甲對於加強國家軍事力量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故而派遣眾多學士對此進行研究。眾人抱柴火焰高,眾多想法的碰撞使得鎧甲的形制,用料,功能等日益繁多。在曹植的《先帝賜臣鎧表》中就有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和馬鎧五種,而發展到唐代時僅《唐六典》正式記載的就多達13種。
繁重的鎧甲能有效地抵禦冷兵器的傷害,但在北宋時期,由於火器的出現,鎧甲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在戰爭時鎧甲雖能保護士兵,但是其重量對士兵也是一項相當嚴峻的考驗。宋紹興四年(1134)年時的步兵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就高達60斤,再加士兵的攻擊武器最高重量能達到70斤。這樣的鎧甲穿著肯定步履沉重,如果是冬天作戰還好,只需要忍受冷難著的鐵衣,那如果是夏天一定是悶熱無比,汗流浹背不說還有可能中暑。但是奇怪的是,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酷暑當頭,下戰場計程車兵都不會立即拆卸盔甲,這究竟是為何?
而這就必須提及一個專業名詞“卸甲風”,很多人對這個詞心存疑惑但是隻要將其稱為“卸甲中風症”相信很多人便了然於胸。中醫中曾對中風之症如此描述:“人大汗後,腠理不固,風邪易侵”,通俗點來說就是人在劇烈運動之後,血液都集中供給於肌肉,故而人的免疫力會下降,此時突然遭遇寒冷就會引起“腰背肌筋膜炎”,在醫療水平極低的古代一點炎症都是致命疾病。
明朝朱元璋手底下就有這樣一位大將——常遇春,洪武2年僅僅40歲的“常十萬”暴卒於柳河川,原因就與 “卸甲風”有關。那時常遇春受命去北上征伐元上都(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在歸來途中經歷了一場激烈的鬥爭。而常遇春這個人性格急躁不安,戰鬥過後鎧甲內燥熱無比,使得本就心急的常遇春愈發煩躁。於是他回營後立即將自己的鎧甲盡數解下,恰又逢北方刮來朔風,常遇春立即站在風頭散熱,結果這樣一位配享太廟受皇帝龍袍加身的一代武將,因此暴斃。
但歷史總有意外,有位唐末猛將叫李存孝,不僅得了卸甲風沒死還自己把自己治好了。傳說李存孝在打仗時遭到5個封侯28個將軍車輪作戰,就這樣這位武將還反殺了15人。據說回到大營的時候,李存孝的頭上都冒著蒸汽,盔甲內部都被汗水浸溼,於是李存孝卸去盔甲還猛飲了三大杯冷酒,結果就突然吐血倒地不起。但是敵方有個人叫高思繼,不斷在陣前挑釁唐軍。晉王看見李存孝這種狀況,深知其已經喪失作戰能力,於是另派他人迎戰結果全都戰敗而歸,結果康君利這個小人為刺激李存孝故意告訴他有人在外叫囂辱罵他技不如人。武將本就豪邁不羈,李存孝聽聞此言將藥碗摔倒在地,不帶盔甲就前去迎戰。結果這一番打鬥下來,又出了一身大汗,不僅將自己的卸甲風治好了還生擒了高思繼。
看樣子,古代鎧甲不僅能保命,使用不當還可能莫名其妙喪命,這大概也就是為何軍中明令禁止大戰後立即卸甲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