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

這句歌詞是來自1993年臺灣華視的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講述的是宋仁宗年間,開封府伊包拯的故事。包拯因為官清廉且不畏強權被百姓情切的稱呼為包青天。而在真正的歷史上有這號人嗎。

答案是有的,包拯出生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出生於今安徽合肥地區,也就是古廬州地區。他是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這一屆的進士,上榜後就任大理評事,後外放到了建昌縣做知縣。

再後來呢,又因家中雙親年邁,於是又上表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好照顧雙親。於是被調到和州(今安徽和縣)擔任監稅。但父母還是不想他離開,於是包拯乾脆辭去了官職,回家專心照顧父母去了。

過了幾年,他的父母相繼離世,他便在雙親的墓旁修了一座小草廬,為他們守孝三年。一直到同鄉的父老多次前來安慰勸他,他才於景祐四年(1037年)重新出仕,前往京城聽選,被封為了天長(今屬安徽)的知縣。

他在1041年的時候被調往了瑞州擔任知府,瑞州這個地方盛產硯臺,且是我國四大名硯之一。前任知府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斂財,他貪汙的數額都是每年上貢給朝廷的貢硯的幾十倍之多了,然後他在用這筆錢去討好當朝的權貴。

而包拯來了以後下令工坊只要製作滿足貢數的硯臺即可,同時包拯自己在任期沒有拿一方硯臺回家。當地的百姓紛紛稱讚包拯清廉。而且包拯還上柬說:

“國家每年向契丹繳納財物,這不是抵禦戎人的辦法,我們應該操練士兵,挑選良將,積極充實邊境的軍方守備。”

又進諫說要改變地方官員的選撥方式,貪官汙吏不得做官,選擇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地方官員。到了1048年,包拯調任河北路轉運使,6月22日,入朝廷擔任三司戶部副使。

他發現秦隴斜谷務所的造船所用的木材全部都要由百姓承擔,而且附近7個州還要百姓繳納河橋竹索稅,一年下來有幾十萬,他都向朝廷上奏請求廢除。直到1062年他突然得病在7月3日去世,享年64歲。宋仁宗親自為他弔唁,並且為他輟朝一日,追封他為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到了20世紀70年代,在一處施工現場發現了一處古墓,專家火速趕往現場,但還是晚了一步,這座古墓已經被盜墓者先行光顧了。專家憑藉著墓誌銘確定了這就是包拯的墓,並且他的夫人董夫人的棺槨也在傍邊,他們兩人的屍骸儲存的較為完整。這座古墓雖然被盜墓者盜了但是陪葬品還在。

只有一些銅、瓷、銀器。這些陪葬品對比其他的權貴的墓相比顯得十分的寒酸。那麼陪葬品是隻有這麼多,還是被盜墓賊給盜走了呢,專家在仔細勘探古墓後發現了真相。原來在他們發現了盜墓者留下的8個大字:“包公清廉,吾輩佩服”。

包拯在職期間一直清正廉明,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果斷,敢於為老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包公”的稱號,他一生清廉,活著的時候都沒有好好的享受過,死後又怎麼會有貴重的陪葬品呢。

15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上那些驚人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