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封建社會是絕對以男性為中心的。但是,就是在這個男性強權社會中,仍然有一些女性當仁不讓地參與到政治活動中。回眸數千年中國女性參政的歷程,北魏的馮太后不只是又一個女政治家,更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改革家。
文成文明皇后馮氏的姓名現已不可考,歷史上多稱其為馮太后。馮太后是長樂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出身北燕皇族,她的祖父馮弘是十六國時期的北燕國君,父親馮朗在北燕滅亡後降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姑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左昭儀。公元441年,馮朗的妻子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孩,她就是以後名著史冊的馮後。馮氏出生時,先祖建立的北燕國滅亡已有六七年了。馮氏還在童年時,家中實遭橫禍,不知是朝廷對曾經的北燕王子馮朗尚存疑慮,還是馮朗真有什麼把柄,總之,馮朗因受一樁大案株連被太武帝下令誅殺。按照慣例還是個小女孩的馮氏被沒入宮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
年幼的馮氏在宮中得到了姑母馮昭儀的多方照應。馮昭儀不忍親族在宮中辛苦一生,便請求魏太武帝拓跋燾允許馮氏與自己同住。馮昭儀“雅有母德”,給馮氏幼小的心靈帶去了絲絲溫暖和脈脈溫情,在馮昭儀的悉心培養和照料下馮氏慢慢長大,馮氏生得美貌如花且天資聰穎,她不僅逐漸瞭解和熟稔了北魏皇宮內的禮儀和王公貴族間的利益關係,而且因她本就是漢族後裔,所以對於漢族文化如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都有所知。
興安元年(公元452年),13歲的拓跋浚繼位,這便是北魏文成帝。登基不久的文成帝開始充實後宮,才貌出眾的馮氏被選為貴人,此時她剛剛12歲。離開了撫養、照顧自己,培育自己成長的姑母,貴人馮氏來到了文成帝身邊。聰慧博學的馮貴人很得文成帝的寵愛,因心心相印,陪王伴駕的生活也讓馮氏心感美好。同時,心有大志的馮氏也有了更多機會和條件瞭解熟悉朝政國事的運作了。馮貴人對文成帝不拘民族,重要有才能的漢族大臣的施政風格十分欽佩,兩人的戀情也是與日俱增。
在馮氏入宮後還有一位待其如母的女人常氏。她們都來自遼西,地緣上有先天的親近。而且常氏是官宦之後,也是因罪充公為奴,後被選為拓跋浚的乳母。由於相同的人生境遇,加之馮太后知書達禮,所以常氏對於年幼的馮太后甚是照顧。拓跋浚稱帝一年之後,其母因病去世,因為拓跋浚自幼由常氏哺育照料,所以後來拓跋浚便尊常氏被為保太后,第二年又正式尊為皇太后。此時還是貴人的馮太后服侍常太后十分盡心,常太后對於自己一手栽培成長的馮太后也非常喜歡信任。常太后對於後位的決定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太安二年(公元456年),對於馮氏來說是她這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年。按照拓跋族祖制,常太后在文成帝寵愛的嬪妃中,選擇熟人,讓其鑄造金人,成者為吉,冊立為後。鑄造金人的工藝十分複雜,成者甚微,馮氏久居宮中對於北魏的各項典禮制度十分清楚,又得到了常太后的暗中指導,最終成功鑄成金人。太安二年正月二十九日,15歲的馮氏被成文帝立為宮中皇后。秀外慧中的馮氏手捧小金人完成了華麗轉身,從罪臣之女到宮中婢女,再到妃嬪之一,一躍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這對於馮氏來說無疑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情,但正是因為這些童年、少年時人生經歷,讓她深知要想在宮中長久立足須做到婉婉有儀,溫服謙和,賢良恭檢,她勤勞操持著後宮中的事務,也時刻關心國事,為成文帝分憂。
就在同一年,拓跋浚長子,兩歲的拓跋弘被立為太子,馮太后卻不是拓跋弘的生母,這反倒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為防母憑子貴專擅朝政,北魏王朝早就立下太子生母必殺的規矩。拓跋弘生母被賜死後,皇后馮氏成為了太子的養母。她精心撫育太子,視如己出,她對文成帝乳母常太后的恪盡婦禮及對拓跋弘竭盡慈愛,為自己贏得了宮內宮外、朝廷上下一片讚譽之聲,文成帝也深感欣慰。
與夫君感情深厚的馮後,深切理解文成帝為朝政國事操勞的艱辛,盡心為夫君排解煩悶與不快。在生活上給夫君以特別的溫存體貼。每次成文帝出征、遊獵、巡幸歸來,馮後都會以她的暖暖的愛和柔柔的情化解夫君的一路風塵和疲憊。在愛妻身邊,文成帝那顆被朝政大臣爭鬥、邊境外敵威脅攪憂的心,似乎才能得到安靜。關於朝堂之事文成帝常常也私下詢問皇后,愛妻的見解讓文成帝十分驚訝,未曾想自己美麗、賢惠的妻子竟有如此遠見卓識,不禁滿懷著激賞之情笑望愛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越美好的時光越是走得越匆忙。馮後做皇后尚不到10年,她與文成帝琴瑟和諧的美好樂章就被畫上了休止符。和平六年(公元465年)五月,被譽為“有君之度”的文成帝英年早逝。年僅25歲心愛的夫君驟然離世,令馮後痛不欲生,她終日以淚洗面,泣不成聲。
大喪第三天,按照北魏舊俗,文成帝生前御用之物要全部被移到靈堂前焚燒,馮太后見到拓跋浚生前所用之物,睹物思人,不禁觸景傷情,大放悲聲,烈焰升騰,眼看著大火一點一點將夫君生前所用之物焚燒殆盡,馮太后肝腸寸斷,悲痛欲絕,她忽然撲向熊熊大火,在場的人都被她這一舉動驚呆了,待回過神來趕忙衝上去從火堆裡救出馮後,此時,她早已被煙燻烤得昏厥過去。文武百官和後宮妃嬪都為馮太后與文成帝刻骨銘心的愛感動落淚。慢慢甦醒過來的馮後,緩緩地睜開雙目,在這生死之間,她似乎突然對生死和命運有了頓悟。心中在想,也許是神靈的安排,讓自己生來就坎坷多艱,以此來磨練我的心志。既然如此,那就咬牙堅持住。想到此,馮後悲傷的雙眼中透出了一股堅毅。
悽婉的哀樂餘音未消,新帝登基的號角便已吹響,文成帝駕崩的次日,年僅12歲的太子拓跋弘登上帝位,是為文獻帝,馮太后被尊為皇太后。國喪主幼,太原王、車騎大將軍乙渾隻手遮天飛揚跋扈,欺凌孤兒寡母。他假傳詔書,誅殺異己,朝中文武百官稍有異聲便身首異處。攪得宮廷內外訊息禁絕、危機四伏,北魏政局動盪不安。已將悲痛化為堅定意志的馮太后豈能容忍權臣如此恣意妄為!天安元年(公元466年),馮太后毅然決定誅殺乙渾,剷除權臣,消除威脅皇位的隱患。已胸有成竹的馮太后與親信密謀,定下大計,以皇帝名義宣召乙渾入宮商討國事,捉拿乙渾。最終,馮太后將乙渾及其黨羽全部誅滅三族。
馮太后在拓跋族皇權遭到威脅時挺身而出,胸懷大略,使北魏王朝轉危為安,初露鋒芒,顯示出了果敢善斷的政治才能。內亂已平亂,但新君尚年幼,馮太后再露出鋒芒,她宣佈由自己臨朝稱制,這一年她25歲。馮太后這次臨朝聽政,雖然只有18個月,但她以非凡的膽識選賢舉能,提拔了新一批文武官員,使北魏動盪的政局得以穩定。
皇興元年(公元467年)十一月,上天送給馮太后一份禮物,拓跋弘的長子拓跋宏出生,這也是馮太后的長孫,初得皇孫,馮太后欣喜非常,她決定親自撫養長孫,歸政拓跋弘。志向宏偉的拓跋弘開始大力整頓吏治,表現出一定的政治才能,馮太后也甚感欣慰。
一切似乎都又開始變得美好起來。然而,年輕氣盛的拓跋弘的一些作為引起了馮太后的不快,母子之間健生間隙。拓跋弘先是貶斥了不少太后的寵臣男侍,重用提拔一些有才能但太后不喜歡的人,此時,太后雖有不快,尚能隱而不發。但到了皇興四年(公元470年),拓跋弘擅自誅殺了馮太后的寵臣李弈,馮太后心中難平,甚不得意,母子之間嫌隙加深。馮太后年輕守寡,孤鳳悲鳴。李弈本是馮太后選拔任用的官吏,他才貌俱佳,為馮太后寵信。朝堂之上,他是輔國大臣,她是威嚴有加、尊貴無比的皇太后;宮闈之內,他是善解人意的情人,她是孤寂渴望愛情滋潤的女人,失去情人的馮太后只能將痛苦深埋心中。對於太后和李弈的特殊關係,獻文帝甚是不喜,他認為這是淫亂後宮,已招致了世人異言。
原本以為自己一手撫育的皇子會理解和體恤自己,可是拓跋弘剛毅有斷,自有主張,深受威脅的馮太后暗中生出收回皇權之意。她以自己的聲威和勢力逼迫獻文帝交出皇位。皇興五年(公元471年),拓跋弘退位,不滿五歲的皇太子拓跋宏即位,18歲的拓跋弘做了太上皇。年幼的拓跋宏尚不懂處理朝政大事,拓跋弘雖然退位,但實際並未放棄手中權力,不僅仍親自處理朝廷上的大小國事,還屢屢頒佈詔書行使大權,甚至多次率兵出征。而延興五年(公元475年)冬,十月,太上皇拓跋弘竟然舉行大閱儀式,天下震動,朝廷震驚,太后震怒!延興六年(公元476年)六月,馮太后強行軟禁拓跋弘。不久,拓跋弘暴崩,時人傳言是馮太后命人在食物中投毒殺的。北魏皇權之爭結束了,馮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再度臨朝聽政,成為北魏的政治核心。此時的馮太后已過而立之年,才識氣度,還有政治經驗都更加成熟,為了北魏的長治久安,更為了使自己的權力更加穩固,再掌朝綱的馮太后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強硬的鐵腕措施,恩威兼施,縱橫捭闔。對北魏的政治、經濟以及風俗習慣進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失去父皇的拓跋宏十分傷心,在刀光劍影的皇宮,他逐漸變得深沉內向,他覺得這才是保全自己的唯一做法。
與此同時,馮太后竭盡心力栽培拓跋宏,教導他認真讀書,汲取歷代帝王思想與統治經驗。太和年間馮太后帶著拓跋宏巡守四方,考察民情。地方官吏貪汙成風,擁兵自重,隱瞞人口,貴族們分田掠地,百姓們流離失所,馮太后思慮著,必須改弦更張,實行變革。回朝後,馮太后廣開言路,請大臣們獻計獻策。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馮太后頒佈均田制,次年頒佈三長制。此次改革鞏固了北魏經濟基礎和政權組織,使北魏走上興旺發達之路。
馮太后也因為長期操持政務,積勞成疾,終於在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薨逝,享年49歲。拓跋宏為其上諡號“文明太皇太后”,並按照馮太后生前意願葬於方山永固陵。
她執掌北魏朝政二十五年。她運籌帷幄,憑著非凡的膽識與智慧,在充滿兇險的宮廷中,一次次化險為夷,牢牢站穩腳跟。她與夫君伉儷情深,曾以死殉情,欲“長逝君懷”。她也因難耐寂寞,與情人繾綣,兩情相悅,浪漫還是情深的風流故事,隨著時間都會如流水般逝去,唯有她作為女政治家的智慧之美,將永遠映照在歷史的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