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漢武帝建元六年,匈奴派遣使者來向漢朝請求和親,漢武帝把此事下發給各位公卿大臣,請他們來討論,是否答應匈奴和親。經過討論,朝廷上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意見。

其中一派以王恢為代表,他認為,“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不如勿許,興兵擊之”,意思就是說,以往漢朝每次與匈奴和親,沒過多久,他們就背信棄義來侵擾中原。所以不應該答應,不僅不應該答應,還應派遣軍隊予以反擊,採取積極的進攻態勢。

同時,朝廷上還存在另外一種聲音,代表人物是一位叫韓安國的官員。在當時,韓安國是一位很有資歷的官員,年齡比較大,所以傾向比較保守,他的建議大略為: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行蹤不定,很難琢磨,而漢人習慣定居,所以我們漢人軍隊去追蹤匈奴的軍隊是很難的。此外,我們組織大批的軍隊,奔赴千里之外與他們一較短長,從地理的角度來講就吃虧了,匈奴人等在草原上面,以逸待勞,我們人困馬乏,很可能被匈奴人包圍殲滅,這是很難打贏的戰爭。

當時的大臣當中保守派居多,參與議論的官員多數贊同韓安國的意見。而漢武帝年紀也比較輕,權威不夠,所以就接受了多數人的意見,而這一次,已經是漢朝歷史上的第八次漢匈和親了。

不同視角下的堅持

王恢和韓安國的這一番爭論當中,他們分別強調的是什麼?

王恢強調的是和親的效果,本來和親是為了和平,但是事實上之前多次和親,沒有一次給漢朝政府帶來長久的和平,反而損失很多財物。幹嗎還要繼續和他們和親呢?王恢講的有沒有道理呢?有道理。韓安國強調的則是不和親就必須選擇戰爭,而戰爭的難度非常大,代價也非常高。韓安國講的也有道理,可以說兩派意見各有依據,最終決策的時候,就看漢武帝更看重哪一點。這一次附和韓安國的人更多,所以當時漢武帝的決策也是傾向於韓安國這一派。

但是,這件事是發生在建元六年年末,而在這一年的五月,漢朝發生了一件大事——漢武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竇氏去世了。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這位老祖母是壓在漢武帝頭上最沉重的一座大山,而從竇太后去世到匈奴來請求和親,中間半年時間還不到,所以雖然頭上的大山已經不存在了,但漢武帝當時還沒有完全把自己的個性施展出來,因此是姑且同意了保守派的意見。

但是,在太皇太后去世已成事實的前提下,漢武帝積極外向的個性總有一天會為政局帶來變化。果然,兩年之後,漢匈關係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就到來了。《資治通鑑》記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雁門郡馬邑縣(近山西中部,漢朝時漢匈交界處)的豪強聶壹找到了王恢,提議說,“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致之,伏兵襲擊,必破之道也。”意思就是說,我們兩年前和匈奴剛剛和親,所以匈奴現在還是比較信任漢朝政府的,我們可以利用這種信任,把他們引誘到邊境,然後埋伏騎兵發動奇襲,這樣就有可能解決匈奴這一難題。

王恢首先表態,他說戰國初年,一個小小的代國,尚且能夠抗擊匈奴,讓匈奴不敢輕易入侵,大漢為何抵擋不住?就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不夠強硬,沒有樹威。現在是向他們表達強硬態度的時候了。王恢話音剛落,保守派代表韓安國就發言反駁,“高皇帝嘗圍於平城,七日不食;及解圍反位,而無忿怒之心。夫聖人以天下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傷天下之功,故遣劉敬結和親,至今為五世利。臣竊以為勿擊便。”

韓安國首先從戰略的角度對於王恢的建議提出了置疑:平城之圍的時候,劉邦這樣的皇帝都被匈奴圍困,七日不食。正因為知道漢匈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所以劉邦回來以後,絲毫沒有發動天下百姓為自己去復仇的想法。因為他知道,復仇是無意義的,肯定是打不贏的,所以就定下了和匈奴之間和親的政策。作為皇帝,要考慮到所有的老百姓,不要自己不忍一時之憤,去發動戰爭,給老百姓帶來非常大的災難,這是不合適的。

韓安國這一番話很有分量,不僅從戰略層面上提出了質疑,更重要的是,他還提到了劉邦,高祖皇帝尚且不能成功的事,作為他的子孫,更應該遵守祖宗留下的法度。

而緊接著,王恢開始反駁,當年高祖皇帝之所以不報平城之怨,不是能力不夠,而是因為百姓經歷了秦末的戰爭,都已經非常疲憊了,為了讓老百姓休養生息,所以才忍恥。但是現在時過境遷,社會元氣在恢復,而邊境上的匈奴人仍在不停侵擾,歷史事實已經證明和親是無效的。我們花大量的財富去和親,匈奴卻從未停止過侵擾行動,“今邊境數驚,士卒傷死,中國槥 *[huì] 車相望,此仁人之所隱也”,意思是為了抵擋匈奴入侵而戰死的士卒們被源源不斷地送回來,死傷非常慘重,看到這一切,無論是誰都會感到悲傷,我們花大量的財富和他們和親,難道就是為了這樣一個結果嗎?

馬邑之謀中的偶然事件

接下來韓安國提出了第二個質疑。韓安國說,從兵法上來講,以飽待飢,以逸待勞者勝,現在我們要主動出擊,卷甲輕舉,長驅直入,進入到匈奴的地盤以後,軍隊怎麼辦?“疾則糧乏,徐則後利,不至千里,人馬乏食”,如果我們行軍很快,輕騎兵向前奔襲,運糧部隊是跟不上的,軍隊在前線怎麼作戰?所以行軍要慢,但行軍慢又怎麼趕得上匈奴人呢?有這樣的矛盾在,這仗還怎麼打。所以我們現在在邊境上確實有損失,會有將士犧牲,但如果我們現在輕舉妄動,發動大規模的反擊戰,損失很可能會更大。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還是該採取和親政策。

針對這種質疑,王恢說,“ 我們所設想的戰術並不是長驅直入,行軍千里;我們的策略是利用單于(匈奴人對他們部落聯盟首領的專稱,意為廣大之貌)的貪婪心,把他引誘到邊境來,埋下伏兵,將其消滅,根本不存在你說的那些困難”。

於是元光二年六月,漢武帝派遣了五位將軍(王恢、韓安國、李廣、公孫賀、李息),率領30多萬大軍,進駐到馬邑縣旁的山谷當中,設好埋伏,等待引誘單于進入這個包圍圈。那麼如何去引誘單于呢?朝廷悄悄吩咐之前提供建議的聶壹,派他做間諜,假裝逃亡到匈奴境內。

聶壹見到單于後,對單于說自己有能力把馬邑縣的縣令、縣丞全殺掉,並且可以率領整個馬邑縣的老百姓投降單于,財富全歸匈奴所有。對於匈奴人來說,這樣一番話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單于就和聶壹約定好,只要聶壹在馬邑縣率眾投降,自己就率軍殺入漢朝境內。

聶壹回去後,和馬邑縣的官員合謀殺死了幾個死囚犯,然後把他們的頭懸在馬邑城下,對外謊稱馬邑縣的官員已經被殺,並且通過使者把這個訊息傳遞到單于。

但是在距馬邑縣100多裡地的地方,單于忽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卻沒有一個放牧的人。原來大戰一觸即發,漢朝政府事先通知百姓撤退,所以牛羊無人管理,而匈奴人常年畜牧,一看就知道這是不正常的。所以單于就派人攻下一個亭堡,抓住了一個漢朝的基層官員。這個官員為了保命,就把漢朝軍隊的分佈情況向單于報告了。單于聽後立即率軍撤退,這樣一來,漢武帝調集的30萬大軍全都撲了個空,沒有辦法,只能撤退。

結果導向,為選擇付出代價

30萬大軍無功而返後,漢武帝非常生氣,尤其生王恢的氣,漢武帝認為當時在朝廷上,王恢主戰的聲音最響,其他幾個將軍不出兵也就罷了,最後連王恢也不出兵追擊,這才使得整個軍隊一點戰績都沒有。

對此王恢解釋道:事前委派給自己的任務是攻擊匈奴的輜重部隊,如果匈奴的確進了包圍圈,我率兵出擊可以收穫豐厚的利益,然而單于並沒有進包圍圈,我只有區區三萬人,根本敵不過匈奴的10萬騎兵,衝出去恐怕也是自取其辱,所以即便我知道自己回來可能會被斬首,我還是將這3萬人軍隊完完整整地歸還給陛下。

接下來漢武帝就把王恢交給司法部門處理,最終定罪“恢逗橈,當斬”,所謂逗橈 *[ráo],就是逗留不前,屈服畏敵,按照軍法,應當斬首。

王恢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就悄悄派人給當時的丞相,也就是漢武帝的舅舅田蚡 *([fén],多做人名)黃金千金,希望他在漢武帝的面前為自己求情。當時漢武帝正在氣頭上,田蚡也不敢直接去找他,於是就找到了自己的姐姐王太后說,“王恢首為馬邑事,今不成而誅恢,是為匈奴報仇也”,襲擊匈奴這件事是王恢提出來的,現在因為襲擊沒能成功就要殺了王恢,豈不是為匈奴人報仇了嗎?

後來,王太后把田蚡的觀點和漢武帝說了,藉此機會,漢武帝也向母親陳述了自己必須要處罰王恢的理由。“首為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在此之前,漢朝從來沒有主動挑起過對匈奴的戰爭,現在採納了王恢的意見,發動數十萬軍隊,但是一無所獲。興師動眾的過程中,成本不可避免,雖然沒有發生戰爭,但漢朝其實已經支付了很高的戰爭代價,幾十萬人調到邊境,糧草財物的消耗數以萬計,更重要的是,這個決策違背了一大批保守派官員以及普通民眾的意願。

但漢武帝最終決定支援王恢,其實是做了一件很多人都不願意做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單于提前撤退,要是王恢這支部隊能夠追擊上去,繳獲一部分匈奴人的輜重,回來還有個交代,至少可以安慰那些反對派的士大夫們。然而現在,如果不找一個人出來承擔責任,怎麼向這些反對派們交代?在戰場上沒有收穫就算了,問題是現在已經和匈奴產生矛盾了,接下來雙方再要和談、和親,也是不可能了。等於說現在不僅在戰場上沒有傷到匈奴人的一根汗毛,最後連和親的路也給堵死了。

這一年的漢武帝才24歲,冒險做了這樣一個決策,結果卻是這麼不理想。接下來他要靠個人的權威把朝廷反對派的聲音全都壓下去,這還是有很大難度的。所以一定要找一個人為這件事情負責,而這個人只能是王恢。

成功與失敗,並存的可能性

王恢申辯的理由有兩條,一是王恢自己提出來的,根據當時的情況,硬衝出去只能是自取其辱,所以他決定不衝出去,把三萬士兵完整地交還給漢武帝。第二個理由是田蚡提出來的,要殺王恢,那是為匈奴報仇。但即便如此,漢武帝還是堅持一定殺王恢,理由也有兩條。第一,主動出擊的策略是王恢提出來的,第二,王恢率領的部隊是負責搶奪輜重的,不要說殺傷匈奴士兵了,連輜重都沒有搶到一分,這實在交代不過去。後來王恢在監獄裡面也聽說了這個訊息,於是就自殺了。

從此之後,匈奴主動斷絕了和漢朝的和親,並且不停地派軍隊來騷擾邊境,漢匈戰爭的帷幕就此拉開。

那麼,我們如何看待這一事件呢?

首先,漢武帝支援王恢這件事情一定是錯了嗎?其實未必,閱讀歷史很重要的方式是不要以結果為導向來評價當事人的行為,因此不要因為出現這樣一個糟糕的結果,就回頭來說漢武帝的決策是不英明的。萬一沒有出現突發情況,單于真的進入到包圍圈被漢武帝消滅了呢?這種可能也是存在的。所以我們評價歷史事件的時候,一定要擺脫以結果為導向的思維模式。

其次,如何看待王恢之死?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都需要有人來承擔責任的,馬邑之謀,作為漢匈關係的一個轉折點:漢朝貿然出擊,最後無功而返,就此拉開了漢匈之間持續戰爭的序幕。對於這麼重大的一個歷史事件,肯定是要找人來負責,而王恢就是替這個歷史事件負責的人。

所以對於很多想開創一番局面的年輕人來說,在你採取積極的行動之前,一定要想好,你想去開拓,這時的決策沒有對、沒有錯,能不能成功,只有到結果出現以後才能夠知道。這個過程當中,沒有任何人能夠百分之百向你保證,這些努力一定可以換取成功。

所以在漢武帝決定要實行馬邑之謀的那一刻,王恢是建立功勳名垂青史,還是要為失敗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兩種結果就已經同時存在,不到最後你不知道是哪個結果。成功和失敗的可能性是並存的,關鍵是在行動之前,你要考慮清楚,萬一最後的結果不是你想要的,你願不願意去承擔?如果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哪怕結果不是自己所預想的,自己仍然願意去承擔,那就可以行動。而一旦一種糟糕的局面出現,也不要懊悔,因為這樣的可能性,在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淞滬抗戰中的蔣光鼐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