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阿爾伯特先生:用愛因斯坦的大腦穿越美國》一書中記錄了這樣一段話:“60年代我在伯克利學院上學的時候,我永遠也不會知道,其他男人是因為我,還是因為我的名字想和我在一起。你知道,就因為我是愛因斯坦家族的一員。”
這是源於愛因斯坦孫女伊芙琳對家族的“控訴”。對於一個人來說,家族是依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每個家族最好的詮釋。因此,家族的榮輝本應該是讓後代引以為榮的,可伊芙琳卻並未為家族的榮光而驕傲。
甚至於在她的半生中,她都是在控訴家族和祖父,這個科學巨人的家族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呢?在晚年伊芙琳又爆出了祖父愛因斯坦怎樣的醜聞呢?
一、愛因斯坦家族的光芒:榮譽或是不幸眾所周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舉世矚目的天才物理學家,是被美國《時代週刊》譽為“世紀偉人”的存在。他一人帶來了愛因斯坦家族的光芒,人們都羨慕生在這個家族的人。
但同時也放大了這個家族每個人的缺點,眾人在這位天才的襯托下黯然無光。而伊芙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收養的名義進入的愛因斯坦家族。
伊芙琳·愛因斯坦,一個出生於芝加哥的女孩,在她只有八天大的時候,愛因斯坦的長子漢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與妻子弗裡達收養了這個女嬰,而伊芙琳也成為了漢斯夫婦唯一的養女。
養父漢斯是一名水利工程教授,雖然他比不上其父親的天才之名,但他也是一名傑出的科學家。若是對於普通人家來說,漢斯足以讓人拍手稱讚了,但偏偏他長在了愛因斯坦家族,成了愛因斯坦的長子。
於是,從小的漢斯便缺乏安全感,害怕自己的不夠優秀而受到外人的指責。加上弟弟愛德華的天賦,他被顯得黯然無光,一直無法得到家族內部的肯定。這對於漢斯來說無疑是很受打擊的,後來的精神問題也與此有著一定的關聯。
無獨有偶,伊芙琳的人生也是類似於漢斯的“悲劇”。
她本是一名有主見、直爽且優秀的女孩子,她掌握了四、五種語言並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世紀文學碩士學位。可週圍人對她的評價和父親漢斯的不安全感也逐漸讓這個女孩子偏離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正如她自己說過的:“作為愛因斯坦家族的一員,所負擔的比人們想象的更加不容易。”
更加讓伊芙琳飽受煎熬的一點是:祖父或許會是自己的血緣親人。
在伊芙琳還年幼的時候,周圍的親人便曾半真半假地告訴她:你實際上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親生女兒,並不是收養的孫女。
曾與伊芙琳養父母漢斯夫婦同上一所學校的吉娜也曾向公眾透露過:伊芙琳的養母弗裡達,他們夫婦之所以會收養伊芙琳完全是因為愛因斯坦本人想做出補償。
這些說法都使得伊芙琳對自己的身世充滿懷疑,可儘管許多人言之鑿鑿,卻並沒有能夠直接證明她的身份的證據。
她也曾想透過醫學手段來獲得證據,但因為她從小跟父母居住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而祖父則久居在東海岸的普林斯頓,接觸的機會太少太少了。
在祖父去世後,伊芙琳還試圖想用祖父的用一片大腦來做基因測試以來證明兩人之間的關係,但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雖然沒有得到自己身世的證明,但在伊芙琳尋找證據的過程中卻是偶然發現了祖父的一個大丑聞,這個醜聞也讓愛因斯坦的感情生活受到了許多的非議。
二、偶然發現的驚天醜聞1986年時,伊芙琳在偶然之間發現了養母的一份手稿,在裡面寫道了祖父所親手寫的情書。這引起了伊芙琳的好奇,她開始追查這些所謂的情書,並在六年後發現了祖父寫給第一任妻子米利瓦·馬里奇及家人的數百封信件。
這些信件本是由愛因斯坦繼女瑪格特保管的,但在1986年7月瑪格特逝世後,她便將這些信件贈送給了希伯來大學。而這些信件的內容所透露出來的最大資訊便是他的兩段婚姻以及複雜的感情生活,而他甚至將自己的風流韻事悉數告知了妻子。
愛因斯坦第一次的結婚物件是大學同學米利瓦,兩人於1903年結婚,而在婚前,也就是1902年時,他們便曾經生下一個女兒莉塞爾,但因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而夭折。
米列娃為愛因斯坦付出了一切,但愛因斯坦卻並沒有珍視她,反而是愛上了自己的表姐艾爾莎。於是,1919年時愛因斯坦與米列娃離婚,轉而娶了表姐艾爾莎,直到1936年愛爾莎逝世。
這些信件揭示了天才愛因斯坦的另外一面,無一不讓人震驚,而伊芙琳也從這些信件中獲得了一定的好處。只是她的人生早已經因為自我質疑而逐漸走錯了道路,以至於晚年的生活是如此的悲涼。
三、悲慘的晚年生活在信件公之於眾的10年後,作為愛因斯坦所留下的遺物,這些出自他親筆的信件無疑是研究這位天才人生的重要資料。因此,這些信件被拍賣出了90萬美元的高價,而伊芙琳也提出了訴訟,最終獲得了這筆拍賣價的部分利得。
縱使如此,在伊芙琳的後半生中,她的主旋律似乎都是抱怨祖父的狠心,因為他沒有給她和家人留下一毛錢。
愛因斯坦最有價值的遺產應當是屬於他的研究和理論,他一生一共撰寫了75000篇論文,但這些價值不可低估的文學遺產卻是全部捐給了希伯來大學,其次,愛因斯坦的名字和肖像年收入能夠高達1000萬美元,可是伊芙琳依舊無法得到一分錢。
在伊芙琳曾經接受媒體的訪問中,她就明顯地表達了自己關於無法獲得遺產的態度:“我很生氣”。
而在遺產爭奪之路上不順利的伊芙琳也將自己的人生逐漸搞得一塌糊塗。在與人類學家克朗茲結束了十三年的婚姻後,她無家可歸,甚至因為沒有積蓄只能靠睡大街、吃剩食為生,最終還一度只能靠撿垃圾維持自己的生活。
晚年時,伊芙琳患上癌症卻沒錢看病,於2011年4月13日在加州的家中去世,享年70歲。而在死前的日子裡,她依舊在爭取愛因斯坦的遺產,卻不再與愛因斯坦家族的人來往,用孤獨和悲涼劃上了人生的句號。
小結:毋庸置疑的是,愛因斯坦是舉世矚目的科學天才,他的智慧和能力驚豔世人,被許多人視若神明般的存在。他也用自己的成就創造了整個家族的榮輝,可任何事情都有利弊兩面,天才人物的存在同時卻也帶來了對子女和後代們的一種巨大壓力。
作為孫女的伊芙琳·愛因斯坦應當是最有感受的人之一,養父即愛因斯坦長子漢斯亦是其中之一,這個著名的姓氏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無法正確地面對這種壓力,也最終導致了漢斯的鬱鬱而終和伊芙琳人生的不幸福。
世上無完人,即便是再完美的人也有缺點,愛因斯坦何曾不是如此,他的感情生活同樣飽受非議。因此,只要是人就會有缺點,就會有喜怒哀樂,切勿用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他人,也無需用高標準去要求每個名人後代,換位思考,為人也是為己!
參考資料:《駕馭阿爾伯特先生:用愛因斯坦的大腦穿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