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事不忘,後世之師.

欲滅其國,必去其史!

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但是有這麼一個人,他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擁有了一手好牌,最後卻打的稀爛!最後身死族滅,滿盤皆輸。

這個人到底是誰呢,沒錯,他就是出自四世三公家庭的袁紹,袁紹到底有多強呢,簡單來說就是兵多將廣、地盤大、還賊有錢!

在官渡之戰之前,袁紹算是東漢末年最強的一方割據勢力,坐擁冀、青、幽、並四州,擁有幾十萬的軍隊,家裡條件也好,四世三公,出自名門望族,意思就是他是“官N代”,在那個非常看重出身地位的時代,有名望就是政治資本,大家都願意依附於你,這就是所謂的“門閥士族”,到後來的魏晉,也是講究這個,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九品中正制”,也是講究出身門第,直到隋朝建立,隋文帝建立科舉制,我們寒門子弟才有機會進入上層社會。

至於是什麼原因導致整個袁氏家族走向落寞,最後滅亡呢!

為什麼一手好牌(一手的炸,而且還帶兩王),最終打成這樣的呢

我們都知道,官渡之戰的對手是曹操(曹孟德),曹操能夠打敗實力如此強大的袁紹,難道他們實力旗鼓相當嗎?並不是,曹操並沒有打敗袁紹的絕對實力,而且日子還是相當的不好過,當然他的地盤上叛亂四起,例如,劉闢、巭都等反叛分子,直到和袁紹在官渡準備大戰那一刻,曹操都沒有能力集中兵力,最後曹操東拼西湊湊齊了不到2萬人,而袁紹是十萬大軍,以逸待勞,而且都是精兵強將,你說怎麼打?

當時誰都覺得曹操必敗無疑,但是最終曹操笑到了最後

這仗怎麼打的呢,在公元200年的2月,袁紹剛剛收拾了北方的殘餘勢力,統一了整個北方,隨便選精兵10萬,打著“討伐曹操”的名義,準備南下進攻“天子之地”許都,也就是今天的許昌。

曹操和袁紹從小是發小,關係一直很好,為什麼最終會兵戎相見呢?那是因為袁紹準備立幽州牧【劉虞】為帝,而曹操呢,當然不會同意,之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當然也是反對的,兩個人都想爭奪天下,因此,矛盾越來越大。

當時袁紹討伐曹操,那是相當的自信,因為袁紹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背景有背景、要威望有威望,以至於袁紹是很膨脹的,真是應了那就話“驕兵必敗”。

當時,袁紹還有一個大好的機會,他沒有把握住,當曹操正部署對袁紹作戰時,劉備起兵反曹操。劉備佔領下邳,劉備軍增至數萬人,並與袁紹聯絡,打算合力攻曹。曹操為保持許都與青、兗二州的聯絡,避免兩面作戰,於次年二月親自率精兵東擊劉備,迅速佔領沛縣,轉而進攻下邳,迫降關羽。劉備全軍潰敗,隻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紹。

曹操後院起火,袁紹竟然不抓住機會和劉備來一個兩面夾擊,縱使曹操收拾完劉備,再來官渡與其決戰,這是何當的盲目自信,也註定了他的失敗。

‬戰爭的前奏曲

二月,袁紹進軍黎陽,企圖渡河尋求與曹軍主力決戰。他首先派大將郭圖、淳于瓊、顏良進攻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企圖奪取黃河南岸要點,以保障主力渡河。

曹操的謀士荀攸認為袁紹兵多,建議聲東擊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偽裝渡河攻袁紹後方,使袁紹分兵向西,然後遣輕騎迅速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定可擊敗顏良。

在郭圖、淳于瓊等人率軍奔赴延津後,曹操乃乘機率領輕兵迅速襲擊顏良。曹軍以中郎將張遼、偏將軍關羽為前鋒,曹操親率裨將軍徐晃等人緊隨其後。經過一番交戰,關羽望見了顏良麾蓋(大將所乘戎車,設幢麾、張蓋),在張遼軍隊的掩護下,關羽策馬衝到顏良身邊,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又拔出腰間佩刀斬其首級而歸。袁軍諸將都不能擋住關羽。袁軍潰散。

‬決定曹操命運的最終決戰,這次曹操應該怎麼挽回這次危機呢?

最後雙方回到官渡,進行了持續不斷的陣地戰,雙方你來我往小鬥不斷,但是袁紹不怕,兵多將廣,一波騷擾,一波休息,但是曹操不行,兵力有限,這把曹操折騰的那叫一個慘啊!

這時候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袁紹的謀士許攸叛變了,因為許攸覺得,袁紹一意孤行,根本就不需要謀士,那行,你不需要我,我就走。

許攸之前建議袁紹分兵,一半兵力與曹操在官渡對峙,另一個兵力應該直取許都,迎接漢獻帝,奪走曹操最大的政治資本,然後利用漢獻帝集天下之兵進攻曹操,因為當時曹操兵力有限,不能分兵,這是一個好的計謀,曹操滅亡指日可待。

但是袁紹覺得自己實力強大,這樣的計謀太費事,我要用自己的實力打敗曹操,這反而給曹操送來一個大好的機會,許攸前來投奔曹操了。

‬許攸獻計謀,大敗袁紹

古代大戰: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跟今天現在機械化部隊一樣,古代糧草才是穩定軍心的關鍵,也是決勝的關鍵。

許攸給曹操說,袁紹的糧草都在烏巢,你出兵攻打烏巢,不出三天,袁紹必敗,肯定退兵。

曹操突襲烏巢也成為了官渡之戰的一個轉折點,結果已經表明,曹操偷襲成功,袁軍的糧草毀於一旦,官渡之戰最終以曹操勝利而告終。

最終,袁紹再無能力南下,在冀州鬱郁成疾而終,然後他的死留下了一個大隱患,兩個兒子都想成為接班人,最後手足相殘,袁氏家族就此覆滅。

袁紹的失敗是必然的,由於盲目自信,剛愎自用,不聽謀士建議,一意孤行,已經為滅亡埋下了伏筆。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在當代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謙虛謹慎,不應該盲目自信呢!

歷史的美,在於我們探究它的神秘

‬我是華仔,喜歡歷史的可以相互分享

1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在宋朝皇室為什麼活下來的孩子特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