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古代中國,歷代皇帝無不以子嗣繁茂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畢竟一個皇帝可以不好好處理國政,這是自己的能力問題,但是一定要留下一個繼承人,而且還是合法的繼承人,這一點每一個皇帝基本上都做到了。
但是在宋朝,國祚320餘年,一共有18位皇帝,但是皇帝的平均壽命不到50歲,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18位皇帝之中有很多人都是從別處另選繼承人,而不是立自己的兒子,原因很簡單,他們都沒有留下後代。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宋仁宗皇帝,雖然一生有六位皇子,但是有的還沒有來得及取名就夭折了,有的還沒有長大成人就去世了,他一生所留下只有一個公主,從這一點看,宋朝皇帝並不是存在生育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宋朝皇室的孩子特別少呢?
皇室遺傳疾病以及飲食問題如果我們展開宋朝歷代皇帝的畫卷,就會看到一個十分神奇的現象,宋朝的皇帝大多數身體都相對比較肥胖,尤其是以宋太祖最為典型,是一個明顯的“小黑胖子”,而且據史料可知,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這幾代皇帝都有肥胖症,而且連續四代的肥胖症就很有可能是遺傳因素影響的,甚至真宗、仁宗、英宗都有心腦血管類疾病,而讓他們患上這類疾病的原因除了遺傳肥胖症,還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就十分嗜酒肉,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除了趙匡胤想要滿足自己的口服之慾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尚武風氣的影響,在那個特殊時期,如果沒有武力值,那麼生活下來的可能性就相對較小。
因此許多人都會習武,而習武之人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援,於是只能從酒肉中攝取,於是也就養成了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開國皇帝做表率,那麼後世的皇帝肯定要學習,於是在宋真宗時期,御廚每天就要宰羊350只,當然與肉相伴的必須要有美酒,因此宋朝皇帝自然都成了大胖子。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三件事。
第一,在宋朝由於牛是耕作時的主要勞動力,因此在宋朝是禁止宰殺耕牛,於是在宋朝是絕對不可能吃到牛肉,或者是絕對不可能大搖大擺的吃到牛肉,於是,作為一國之主,本身就要維護國家,皇帝也吃不到牛肉。
第二,在宋朝只有低等人或者是貧困者只能吃豬肉,在那個時候,人們認為豬肉是賤肉,於是皇帝也是不可能吃到豬肉。
第三宋朝整個官僚體系之中,休息的時間相對比較多,於是皇帝也就有了時間大肆喝酒吃肉,於是也就有了長胖的時間。
皇子生下來很難養大,除了皇帝自身原因之外,與皇子的生母也有一定關係。
在唐朝,人們都是以肥為美,表現出唐朝國力強盛,但是在宋朝卻反了過來,而是以瘦為美,展現出女子獨特的美感,不能說瘦下的女子生下孩子一定不健康,但是母體一定條件下決定了孩子的身體狀況,於是孩子生下來體弱也是可以理解的。
妃嬪爭寵和宮廷鬥爭雖然現在許多小說和電視劇都有講述後宮爭寵,奪人子嗣等現象出現,但是在皇宮之中真的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這個筆者不知道,但是妃嬪爭寵肯定是有的,只不過絕對上升不到殘害皇子的情況,小說只是小說,小說中還描述了狸貓換太子,但是劉太后一直撫養仁宗皇帝直到皇帝能夠親自處理朝政,才將權力順利過渡到仁宗皇帝這裡,對於這件事來看,宮鬥腦洞還是不需要開了,但是宮廷鬥爭絕對影響皇家子嗣。
宋朝自建國之後所經歷的就與歷朝歷代差不多,那就是繼承人問題,但是由於直系的皇位繼承人大多數夭折,這也就導致繼承人一直處於不確定性,而那些可能繼位的皇子們也處於長期的壓力之下,導致自身的精神狀態以及身體狀況都不是很好。
其中宋太宗趙光義透過“斧聲燭影”繼位之後,就逼死了宋太祖的兒子趙德昭,又將自己的弟弟趙廷美髮配貶官,而將自己的兒子封為親王,這樣一番操作之下,就將皇位的繼承徹底歸於自己這一脈,趙光義的兒子趙元佐十分受寵,但是趙元佐也為三叔趙廷美抱不平,之後甚至抑鬱成疾,精神出了毛病,甚至到了在宮中四處縱火的地步,於是趙元佐只能被廢黜,徹底離開太子的寶座。
而宋仁宗由於長年沒有生育皇子,於是就將宗室子趙宗實接到宮中教養,以備繼承皇位,但是宋仁宗每次有兒子降生,都會將趙宗實送出宮外,畢竟宗實是養子,不是親生子,有了親生子也就不需要養子,但是一旦皇子去世,就會將宗實接到宮中教養。
反覆很多次,趙宗實每次都在戰戰兢兢中度過,直到宋仁宗去世,趙宗實以太子繼承皇位,但卻在仁宗皇帝的葬禮上突然情緒失控發瘋,可想而知,這樣的精神壓迫對於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多麼大的影響。
生育習俗落後野蠻宋朝雖然有相對比較成熟的醫療體系,但是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對於老法子還是比較相信,於是在女子懷孕之後,就會讓懷孕的女子多吃雞蛋,因為這樣可以讓腹中的孩子更加強壯,但是婦女懷孕之後本身就不愛運動,營養越多,孩子也就越大,生產的時候也更加艱難,於是胎死腹中的情況在宋朝十分常見。
除此之外,在孕婦即將生產的時候一定要吃幾個開花饅頭,宋朝的饅頭其實就是包子,只不過這種饅頭在製作的時候要在上面留一個口子,等到上鍋蒸的時候,口子也就逐漸變大,就像女子生孩子的產道一樣,便於生產。
其實這幾種方式在現在人看來都是瞎掰的,但是古代人就是深信不疑。
裝修材料有毒在宋朝,由於普通人家沒有那麼多的錢財進行裝修,因此一般選擇的都是相對比較便宜且實惠的裝修物品,對於牆面或者是柱面的處理也僅僅是原樣不動,或者塗一層新漆即可。
但是皇家是不一樣的,雖然北宋宮城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該有的一定要有,於是在皇宮修建完之後,都會在宮殿之中刷漆,保證皇宮的整齊以及特有的威嚴氣象,而皇宮中所用的漆相對來說比較特殊,為了顏色鮮亮,所以裡面有大量的硃砂、水銀等物。
這兩樣物品對於現代人來說十分熟悉,硃砂水銀都是相對比較容易揮發的物品,而宋朝的皇帝、貴人都住在塗滿硃砂、水銀的宮殿之中,對於自身的健康也是存在相當大的威脅,更何況是剛出生的孩兒,對於來說更是致命的毒氣,於是這也是宋朝皇子長不大的原因之一。
總結在古代,每一個男人都以傳宗接代為一生中最重要的責任,但是宋朝的皇帝們卻有一半沒有達成這個任務,但是皇位需要傳承,江山需要承繼,也就有了過繼他人子為自己的孩子,從而繼承皇位的成例,但是每一個無子嗣的皇帝都不想這樣做,只是沒辦法,而身為宋朝的皇子或者宗室子,自從出生之後就又可能被選中成為皇帝,這對於他們來說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運。
參考文獻
《宋史》
《資治通鑑》
《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