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從先秦時期起,不論貴賤、不分男女,著裝基本上都是“上衣下裳”。裳內有褲,而這個“褲”是無腰無襠,只有兩個褲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繩帶結繫腰間,又稱脛衣。

特定時代的服飾,決定了特定的生活習慣。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古人習慣跪坐。

這一方面是因為禮儀規範的約束,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褲子是開檔的。因此古人很忌諱箕踞這種坐姿。

因為箕踞是把兩腳張開,容易走光不說,還會被認為十分無禮。

《史記》曾記載,一個叫郭解的遊俠乘車經過,有人“箕踞視之”,郭的門客“欲殺之”,箕踞的無禮可見一斑。

還有在荊軻刺秦王失敗後,始皇帝之所以那麼惱怒荊軻,不僅僅是因為他刺殺自己,更是因為荊軻的行為。

《史記》中有這麼一句描述: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

這無異於被人用下體指著自己,有被冒犯到,誰看了能不生氣!

中原有了帶襠的褲子,是在戰國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為了減少騎馬的時候對身體的磨損和不適,但當時合襠褲僅運用於軍事,其餘的人還是上衣下裳,穿著“清爽”的脛衣。

秦漢之際,脛衣加長到了膝蓋以下,但褲襠仍不加以縫綴,開襠也是為了便於上廁所,而與此同時,民間也開始出現“犢鼻褌”,可能是最早的內褲樣式吧。不過犢鼻褌通常是農夫、僕役或者軍人為了勞動,減少衣料磨損而穿的“短打扮”,達官貴人並不穿此物。

因此也是貧窮的象徵。

元 趙孟頫 《浴馬圖》 身著犢鼻褌的奚官

開襠褲真正連襠是在漢昭帝時期,可以說是因為政治的原因,給褲子加了一個襠。

《漢書·孝昭上官皇后傳》中記載:

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

也就是說,霍光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外甥女得到專寵,透過外甥女來穩固自己的權勢,於是給宮女的褲子加上了一個襠,防止皇帝和宮女淫亂。然而到了漢靈帝時,所有的嬪妃宮女又被下令撤下“窮絝”,重新穿回“開襠褲”。

唐宋之後,開襠褲和合襠褲並存,成為男子的主流服飾,在南宋周瑾墓出土的11條褲子中,有7條開襠褲,4條合襠褲。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宋代,褲子又回到了其最初開襠的形制,即以“膝褲”的形式出現。

出土於江西的明代膝褲

從史書記載來看,兩宋時期的男女,不分尊卑,都穿膝褲。

但與先秦時期的脛衣多貼身穿著不同,這種開襠膝褲,多加罩於合襠褲之外,一直到明清,開襠褲和合襠褲都是同時存在的。

2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每日名人本紀—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