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清朝時期,乾隆皇帝弘曆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文天祥論》,稱文天祥有“百折不回之氣,萬變不逾之志”,是千古忠臣的楷模。乾隆皇帝對文天祥十分推崇,但對於文天祥的弟弟文璧,乾隆卻沒有留絲毫情面,乾隆評價雲:

子不知終弟受職,應難地下見其兄。

乾隆的意思是說:文璧背叛南宋,投降元朝,他在九泉之下,恐怕無顏見自己的兄長文天祥。

文天祥是民族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這個毋庸置疑。但多年來,作為文天祥的家人,他的弟弟文璧卻一直揹負著“漢奸”的罵名,和文天祥形成鮮明的對比,文璧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文天祥又怎麼看待弟弟叛國投敵這件事的呢?本文筆者就和大家分享文璧的故事。

一、弟留守,兄赴考

文天祥是江西廬陵人,南宋時期,文天祥的父親文儀是一名儒生,他學識淵博,無奈多次科舉不中,只得在家中辦學,成為一位遠近聞名的私塾先生。

文儀上有一位年邁老母,下有六個孩子,其中三子三女,三個兒子分別叫文雲孫、文璧、文璋,三個女兒分別叫文懿孫、文淑孫、文順孫。根據《堯山堂外紀》記載:

文天祥,本名雲孫,字天祥,後以字貢於鄉。

也就是說,文儀的長子文雲孫,也就是後來的文天祥。

文家以忠孝傳家,文天祥和兩位弟弟從小接受父親嚴苛的教育,在學業上也略有小成,三兄弟先後考中秀才,但當時文璋年齡不大,鄉鄰們都認為,文天祥和文璧兄弟二人,將來必然能光耀文氏門楣。

宋理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20歲的文天祥和帶著19歲弟弟文璧進京趕考,二人同中進士,文天祥還獲得第一名(會員)。在殿試之前,傳來了父親病危的訊息。因當時三弟文璋尚未成年,兄弟二人商議,文天祥留京參加殿試,文璧則火速返回江西,留守家中,照顧父親。之所以這麼考慮,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因文天祥畢竟是會試第一,若放棄殿試,實在太可惜。

第二,文璧畢竟年輕,以後尚有機會。

這兄弟二人,一忠一孝,在京城告別。若干年後,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忠一孝,成了二人一生的伏筆。

二、兄抗戰,弟守制

不久後,文天祥在殿試中,以驚豔的才華打動了宋理宗,宋理宗欽定他為狀元!

考中狀元的訊息傳到家鄉,家人並不喜悅,因為他的父親文儀病逝,文天祥只好辭官,回家守制。

在歷史上,文天祥雖然當過宋朝宰相,但他的仕途並不順遂,因為文天祥性格耿直,力主抗戰,他先後得罪了宦官董宋臣和姦相賈似道。

相比於文天祥,他的弟弟文璧性格則“沉穩”許多。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文天祥的在知瑞州任上,他的弟弟文璧被任命為新昌知縣,得知訊息後,文天祥非常高興,在送別弟弟的那天,文天祥特地寫了一首《別弟赴新昌》,詩云:

天淵分理欲,內外一知行。立政須規範,修身是法程。

父親去世,長兄為父,文天祥雖然只比弟弟年長一歲,但他這首詩明顯是教導弟弟做官、做人的道理。

公元1273年,長達六年的襄陽之戰以南宋的失敗告終,無數仁人志士在這場戰爭中壯烈犧牲,元朝的大軍雖然損失慘重,但拿下襄陽之後,他們順長江而下,對南宋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兩年後,元軍逼近臨安,太皇太后謝道清和年幼的宋恭帝不知所措,向天下人發緊急詔書,號召宋朝臣民前來勤王護駕,但在危局之下,響應者寥寥無幾。

文天祥當時正在知贛任上,他接到詔書後,立即變賣家產,招募士兵前往臨安,當時蒙古兵都是精兵強將,而文天祥的幾千臨時元件的隊伍前往臨安無異於以卵擊石,但文天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僅如此,他還上書給宋恭帝,請求讓弟弟文璧做自己的助手。

古人云: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長兄為父的年代,文天祥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兄長的提攜,更是家國責任。

文天祥和文璧招募了約一萬兵馬前往臨安護駕,大軍還未進入臨安府地界,文天祥的三弟文璋送來訊息,說家中祖母去世。文天祥和弟弟商議,讓文璧回家代替死去的父親,將祖母安葬,兄弟二人再次分道。不久後,文天祥在東南苦戰,終於見到了宋恭帝趙顯。當時大宋朝臣自顧逃竄,宰相陳宜中兵敗後也逃往了南方,太皇太后謝道清舉目望去,大殿上竟然只剩下6位大臣。於是,文天祥被連升數級,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

文天祥向宋廷展示了自己的一片赤心,宋廷得知他還有一個丁憂守制的弟弟,於是火速奪情,起用文璧任惠州知州,讓這兄弟二人同時為國而戰。

當時,雖然文天祥在臨安組織抗戰,但元軍勢大,太皇太后派文天祥到元軍中談判,元軍主帥伯顏見文天祥不願低頭,下令扣留文天祥。在此之後,太皇太后被無路可走,攜宋恭帝趙顯向元朝投降。

在同一年,文璧接到朝廷的任命通知,考慮到元軍隨時可能會南下,文璧安葬完祖母后,帶著母親、弟弟、妹妹以及大嫂、侄子一同來到惠州上任。後來文天祥帶著十二人從元軍營中逃出,繼續率軍抗元,幾經輾轉,來到惠州,文家人再次團聚,文天祥和文璧也再一次見面。

國破家何在?當元軍持續南下,宋朝的兩位小皇帝跟隨陸秀夫等人一路南逃的過程中,文天祥和他的家人也在戰火中顛沛流離。

三、兄為囚,弟乘馬

公元1278年,這是一個悲傷的年份,南宋10萬大軍被蒙古人趕到了祖國的最南端,面對蒙古人的獠牙,他們在悲壯的氛圍下,且戰且退。當年十二月,文天祥在海豐抗擊元朝時被俘,他的家人有的被俘,有的則四散而去。文天祥自殺未遂,被蒙古人控制。

次年春天,宋朝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幕出現了,崖山之後無中華,崖山之戰,當陸秀夫揹著年幼的宋末帝跳入大海之後,宋朝最後的骨血滅亡了,宋朝養士三百年,有骨氣計程車人也都葬身於崖山的海底。

南宋徹底亡了,文天祥被俘,一路北上,寫下《過零丁洋》,而在惠州城,文璧已經沒有了效忠的物件,此時的他該怎麼辦?

當蒙古人從崖山折返回來,兵臨惠州城下時。對於蒙古人來說,惠州知州文璧手上只有幾百兵馬,文璧能做的選擇無外乎有兩個:第一,獻城投降,保住城內百姓。第二,負隅頑抗,最後等蒙古大軍進城,屠殺百姓,順便剁了文璧。

其實,不管文璧做哪種選擇,蒙古人入城的大勢已經不可阻擋。在權衡之下,為了保住城中百姓,更為了保住家人,文璧豎起了白旗,開啟城門,向元朝納降。

就這樣,文天祥的弟弟,投敵叛國,成了所謂的“漢奸”。

投降後,文璧沒有接受朝廷的徵召,他不願再入“朝”為官,文璧帶著母親和弟弟,隱居起來。但事情沒有怎麼簡單,忽必烈多次下令,讓文璧來大都覲見,蒙古人太強硬,文璧不敢違抗,於是他收拾行囊,把家人託付給三弟,然後獨自北上大都。

第二年五月,文璧來到大都,被元朝任命為臨江路總管。而此時,他的兄長文天祥,尚在元朝大獄之中。

文天祥得知弟弟來到元朝做官,心情十分複雜,他寫下了《聞季萬至》一詩,其中頷聯和頸聯是這麼寫的:

弟兄一囚一乘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憐骨肉相聚散,人間不滿五十年。

在文天祥的詩句中,他感慨和弟弟所選擇的道路不同,但奇怪的是,文天祥的態度很曖昧,似乎沒有明顯的責怪之意。

文璧到大都一年多的時間,以他的身份,其實完全有可能入獄去探望文天祥,可能覺得自己大節有愧,文璧始終沒有去看望過文天祥。而在史書記載中,忽必烈曾讓文天祥的多位昔日同僚、包括投降的宋恭帝趙顯去勸文天祥投降,卻沒有讓文璧去勸自己的兄長。這裡面,或許有更心酸的故事。

文天祥臨死前,留給自己三弟一封信,信中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隱。

在文天祥的眼中,作為長子,他是盡忠而死;作為二弟的文璧,選擇入仕元朝 ,原因卻是“孝”;而三弟選擇了“隱”。

這句話或許難以理解,但文天祥給侄子也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卻可以解釋文天祥的意思。這封《批付男升子》信中寫道:

“吾以備位將相,義不得不殉國;汝生父與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

文天祥的意思是,自己作為南宋宰相,深受國恩,以身殉國才是最好的選擇。而弟弟身為家中的頂樑柱,他雖然也是宋朝的官吏,但地位和影響力不高,在宋朝已經滅亡的前提下,文璧能保全全族人的性命,祭祀文氏先人,這是一種“孝”。兄弟二人“惟忠惟孝,各行其志”。

很明顯,文天祥對弟弟的選擇,表示理解,甚至,有讚賞之意。

四、兄難,弟亦難

文天祥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樑,經過明、清兩代的宣揚,文天祥的道德高度已經遠超宋朝其他宰相。然而,文天祥被標榜得越高,他弟弟叛國的“罪行”就被襯托得越嚴重。

筆者曾寫過很多深刻的歷史人物,例如趙孟頫,他投降了元朝,卻在藝術方面成就了自我。例如方孝孺,他寧死不屈,雖然飽受爭議,但卻維護了自身的“道統”。如譚嗣同,他寧願讓同伴先走,而自己以身赴死。這些飽受爭議的人物背後,其實都有滴不完的辛酸淚。

我們看熱血書籍的時候,總能讀到這樣的場景:一位猛士即將赴死,臨死前囑託同伴快走。然後說一句:“我為其易,汝為其難!

意思是說,選擇“死”雖然悲壯,但卻很容易的,而留下來“生”的人,則是最難的。

對於文璧來說,當初父親病危,他留下來照顧父親,讓兄長文天祥安心赴考。他放棄了什麼,又選擇了什麼?

對於文璧來說,當國家危難,他回家為祖母辦理喪事,讓兄長文天祥去勤王救駕。他放棄了什麼,又選擇了什麼?

對於文璧來說,當朝廷滅亡,他保全族人和百姓,開門納降,他放棄了什麼,又選擇了什麼?

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就是這樣,有些人負責死,有些人負責生,但是,生比死難。

文璧或許可以選擇像哥哥一樣以身許國,但望著身後全族人的性命,他是否考慮過,他要把文家的血脈留下,一直傳承下去?

文天祥死後,文璧先後在元朝擔任臨江路總管、廣東宣慰使司事等職位,為了救助南宋遺民,恢復經濟,文璧盡心盡力,多次遊走於難民之中,他忍受眾人的辱罵,卻從來沒有放棄為百姓做事。對於天下百姓,他有愧嗎?

文璧想辦法買回祖宅,建立家廟,祭祀祖先,他為兄長文天祥立祠堂,整理出版文天祥的作品,讓其流傳於後世。文璧想盡一切辦法找回文天祥發配為奴的女兒,並庇護她一世。文璧孝敬母親,待母親去世後,他將母親安葬於家鄉。他又將無家可歸的二妹文淑孫接到自己家中,派人將大妹文懿孫一家四口從草原上接回老家。對於文氏一族,文璧有愧嗎?

他或許沒有兄長偉大,但他也不是小人。

外人看來,文璧在大節上有愧,但在他的內心,或許做到了問心無愧吧。死為易,生為難,後人在文璧的臉上,看到了他投敵叛國,卻很少有人在他的後背上,看到了他揹負的東西。

21
最新評論
  • 1 #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大志,大節,值得敬仰,為國為民為家忍辱負重而生,也值得敬佩。
  • 2 #
    做人難啊,做忠臣的弟弟不容易。
  • 3 #
    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算抗元英雄
  • 4 #
    您的文章,分析得非常有哲理!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 5 #
    死為易,生為難。這句話的確沉重。
  • 6 #
    兄盡忠,弟盡孝。文氏一門,忠孝兩全。
  • 7 #
    我想對文壁來說生比死更難,不顧身後族人和城中百姓於心不忍,顧全這一切又留下千古罵名,真是難難難!
  • 8 #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9 #
    我們長沙望城秦觀家族和望城楊林文氏家族是表親,楊林文氏家族是文天祥繼子的後裔
  • 10 #
    文天祥兄弟倆——中華民族的不同代表
  • 11 #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延續,就是因為有文氏兄弟這樣的人。
  • 12 #
    文天祥是愚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害人害己。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滿漢語言不通,清朝皇帝怎麼與漢臣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