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終其一生也沒能在科舉上取得功名,兩次鄉試(官宦子弟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可以透過捐納而直接參加鄉試)都名落孫山,所以他對科舉考試有著一種比較深的自卑情節。
袁世凱自幼過繼給叔父袁保慶為嗣子,少年時隨嗣父先後到濟南、金陵等地讀書。袁保慶病故後,堂叔袁保恆又把他接到北京提供唸書的機會,他寄居在任內閣中書的叔父袁保齡家。
袁保齡對其教育非常重視,聘請嚴師謝子齡管教。不巧的是,半年後袁世凱的生父袁保中病逝,袁世凱已經出嗣,袁保齡未允他回鄉料理後事,但允准他回籍守孝。在原籍守孝的過程中,袁世凱發憤讀書,有明顯進步。袁保齡接信後高興地說,“凱侄八韻頗長進,文章尚不入門”。後來,袁保恆又把他接回到北京,更加嚴厲地督促他預備參加科舉考試。袁世凱也更加勤勉,學習十分投入。此時的他,曾在致其三哥袁世廉的信中發誓:“弟不能博一秀才,死不瞑目”。
未料再次鄉試還是名落孫山外!這次,他將所學書籍付之一炬,並且大為光火,發牢騷說出了那一通著名的投筆從戎名言:“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攘外,烏能齷齪久困筆硯間,自誤光陰!”
此後的袁世凱棄文從武,趕往山東煙臺投靠了其叔父的把兄弟吳長慶,加入慶子營,從此步入了武行。
袁世凱雖然在科舉考試上落敗,但是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卻是出類拔萃的,他隨慶子營在赴朝鮮平叛和交涉通商事務等方面顯現出來的才能,使得他很快出人頭地,不斷地成長升官,後來成為朝廷重臣。
當然,科舉功名的缺失始終是他心中的梗,是塊短板。因為當時的社會氛圍,科舉取士是正途,他總擔心翰林們瞧不上他,而他也就更看不順眼迂腐的科舉士人。心理暗示不斷強化的效應,就是反對腐儒,只有把這些有功名的人說得迂腐庸俗,方能顯出他不受功名羈縻的利索和超脫來。以至於後來他都位高權重了,還耿耿於懷地貶低那些翰林們,說他們多有不通,他看當朝翰林通達事理的,也就只有“三個半人”——即張佩綸、徐世昌、楊士驤和那個在慶子營裡曾經教授過他學問,後來又取得狀元的張謇,也只能算是半個!
張 謇
對科舉取士的本能牴觸,和越來越強化的厭惡與反感,導致袁世凱堅定地反對科舉。所以西式學堂出現之初,他就是試辦新式學堂的急先鋒,和更是廢除科舉的積極倡導者。他與張之洞聯名奏事,強烈建議朝廷廢除科舉制度。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的九月二日,慈禧太后以光緒帝名義釋出了上諭,明告:“著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自此,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廢除。
在山東巡撫任上,袁世凱創辦了山東大學堂(今山東大學的前身)。上圖是其上奏《山東試辦大學堂暫行章程折稿》,慈禧太后審閱之後,光緒皇帝的硃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