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引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週年慶典剛剛過去,各大城市張燈結綵國旗招展,只為慶祝這空前繁榮的一個盛世。從殿堂之上到江湖之遠,小市民們電動車上也插著的小國旗足以證明我們有多為這個國家的發展感到自豪。

近百年來,我們的先輩、國家、人民經歷過多少磨難,又是怎樣艱難地一步步走到今天?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國文物迴流幾個階段的歷史變遷中窺得一二。

中國文物的流失與追討

1946年,一個名叫王世襄的年輕人風塵僕僕地從重慶趕回了北京。此前,他離京到重慶闖蕩,在梁啟超先生主事的營造學社中學習清宮匠作與營造法式已有三年。

學成歸來,一是帶著新婚妻子袁荃猷回家面見長輩,二更是急切地希望幫時局尚不穩定的中國出一分力。他幼承家學,於書畫、傢俱、玉石、青銅等文物鑑藏上皆有過人眼力。於是一到北京,年僅32歲的王世襄便被任命為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科長。

● 王世襄與袁荃猷的結婚照

彼時的故宮,經歷了清朝動盪時王室的打包出逃、英法及八國聯軍侵華時的洗劫一空、日佔時期各種搜刮掠奪、再加上混亂中各路軍閥甚至周邊市民的趁亂打劫,已幾近一幅空殼。

而王世襄面臨的任務就是將散落到中華大地各處,甚至已經流失到日本、美國、英法等國的文物盡力追討回來。

● 戰亂時將大量中國文物銷往國外的收藏家盧芹齋(左)

1945年抗日戰爭剛剛結束,解放戰爭緊隨其後——中華大地上的戰火尚未能夠停熄。亂世中,握著文物的商販們都盤算著怎麼把它們賣給外國人來獲取更多利益,說服大家主動交還故宮簡直是天方夜譚,這是內憂。

而在這之後的二三十年內,中國一直都是“弱國無外交”一詞的代言人。要以這樣一個國力要求別人歸還文物,遭受到的各種艱難阻力都是現在的我們難以想象的,這是外患。

就是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條件下,這第一批“老故宮人”從未想過放棄。

● 晚年的王世襄(右三)在故宮前的合影

1945年王世襄與袁荃猷女士喜結良緣,別人是新婚燕爾,他們是勞燕分飛。進入故宮一年多時間裡,他奔波於北京、天津、日本等地,與國內外的文物商販們鬥智鬥勇,竟追回了2000多件珍貴文物及107箱已流失到東京的古籍。

王世襄晚年的回憶文章中記載:

整整一年中,我們都一心放在偵查追繳文物上。當我將德僑楊寧史非法購買的青銅器目錄抓到手中,並把編寫圖錄的德國學者羅越帶到天津與楊對質,使楊無法抵賴時,荃猷和我一樣地喜悅興奮。又當楊謊稱銅器存在已被九十四軍佔領的天津住宅中,爾等可以去尋找檢視,而九十四軍竟不予理睬,多次拒絕進入,致使工作受阻,陷於停頓時,荃猷又和我一樣憂心忡忡,束手無策。

——王世襄 ,《錦灰不成堆》之“集美德於一身”

追回2000多件文物,往大了說它已經是一個故宮人足以驕傲一輩子的成就,但王世襄這些老前輩們明白,這只是故宮萬千流失文物中的百分之一二。文物流失得越久,轉手得越多,追討起來就更難。

● 2019國博大展上的迴流文物《永樂大典》

這些書房裡的傳統文人化身文物偵探,照著各種名錄按圖索驥,走街串巷地調查各種珍貴文物的流向,甚至追到他國各大博物館拿著各種公約據理力爭,只為與時間賽跑,追回更多本屬於我們的東西。

彼時王世襄的愛妻袁荃猷得了肺結核,到協和醫院檢查,結果是至少要臥床一年。但他卻被故宮派去美國追討流失文物,當時肺結核是極危險的病,大家都勸他不可遠行,怕這一走就是天人兩隔。

他們夫婦一商議,最終還是決定讓王世襄去。袁荃猷鼓勵他以國家民族事務為重,卻在王世襄踏上征途第二日的日記中寫道:“今日父親買一筐楊梅,大吃。可惜暢安(王世襄的字)已走,念他。”

● 王世襄與袁荃猷

王世襄到了美國,好幾家博物館與大學向他拋來橄欖枝,想挽留這個博學多識的收藏家做顧問。但王世襄非但“毫不識趣”地一一拒絕了邀約,甚至還上門跟人家追討東西。

他是樑思成的學生,當年老師讓他回北京貢獻自己力量的叮囑,王世襄從未忘記。從中華民國到新中國,樑思成、王世襄、朱家溍……這些愛國學者的眼中沒有差別,他們一輩子兢兢業業做研究做學問,就是為了服務中國人民的。

從“討回”到“買回”

誠如王世襄一代所預言的,文物的追討會隨著流失時間的延長而變得更加困難。其蹤跡因為多次轉手而難以尋覓是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流逝,追討“道義”上的問題是另一方面。

舉個例子,十年前被盜的一尊佛像,它大概率還在盜竊者走私出境販賣的人手中,我們大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追討回來。但要是100年前被盜出境的流失文物呢?它現在的持有人很可能是通過拍賣、繼承遺產等途徑得到它的,中間甚至經過多次買賣轉手,追討起來的難度也就大了許多。

● 2018年被捐贈回國的青銅虎鎣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改革開放以後,國人逐漸富足起來,各種私人收藏家通過拍賣會等途徑購回海外珍貴文物的喜訊層出不窮。

1999年,臺灣收藏家陳永泰先生以70多萬美元購得被盜賣的山西十八羅漢像後捐還給祖國大陸。這一義舉,被列為1999年中國內地收藏十大新聞之首。

2000年,保利集團與北京文物公司聯手從蘇富比與佳士得拍賣會上購回四件被英法聯軍掠奪的流失文物,大快人心。

2001年,旅英華僑陳俊以重金競拍下八國聯軍侵華時掠奪的明代綠色琉璃瓦當麒麟,並捐贈回北京故宮博物院。

2003年港澳著名企業家“賭王”何鴻燊出資600萬人民幣購回圓明園十二獸首中的豬首,並交由保利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2007年何鴻燊再次出手拍下馬首,價格已飆升到6910萬港幣。

● 201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迴歸之路》展覽上的獸首們

在這個過程中,國內外收藏界漸漸意識到,中國已經掀起了一股“文物迴流熱”。而手持各種中國流失文物的國外商販及拍賣行,無恥地打起了借中國人的愛國之心大賺一筆的念頭。

儘管國際上也制定了一系列公約來防止非法販賣文物行為的出現,但始終架不住有制定遊戲規則的人自己不遵守的情況出現。

2009年春季,法國佳士得拍賣會。佳士得拍賣行不顧中國外交部的嚴正警告及中國人的集體抗議,執意拍賣英法聯軍從圓明園中掠奪的兔、鼠兩個獸首。最終,現場一位電話神祕買家以總計3149萬歐元的天價拍下兩個獸首。

● 2009年佳士得春拍獸首拍賣現場

5天后,拍下獸首的中國收藏家蔡銘超在北京召開了新聞釋出會,直言“這個款我不能付”。佳士得高達300萬歐元的佣金就這樣跟著他們對中國人進行二次掠奪的計劃打了水漂。

蔡銘超的意思很明確:公約都說掠奪來的文物不能拍賣,你們違反在先,我就算今後因為失信被拍賣界除名也要阻止這場鬧劇。

● 中國收藏家蔡銘超

一直到2013年,兔首和鼠首的持有者法國皮諾家族宣佈將這兩個他們國家從圓明園掠奪的獸首歸還給中國,事情才終於有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圓滿結果。這也是我們文物迴流戰役中的一次關鍵勝利。

這是中國民間的力量,我們對於文物迴流的重視態度,從未改變。改革開放後,我們是越來越富足了,但我們希望文物回家的同時也絕不是人傻錢多,絕不做接受二次掠奪的冤大頭。

從“買回”到“送回”

2009年上拍場的兩個獸首是有史以來最離譜的天價,但被蔡銘超先生出手“攪了局”之後,最終竟是無償歸還給了我們。由此我們也可見得近年來文物迴流的另一大趨勢——從高價買回到無償歸還。

上個月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迴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流失文物迴歸成果展》,其中算得上最珍貴的一組文物就是今年8月份成功從日本追索回國的國家一級文物——曾伯克父青銅組器。

● 曾伯克父青銅組器

今天的我們能夠通過法律途徑追回各種被盜的文物,首先當然是我們加入的各種國際反盜賣文物法公約成立的體現。

其實早在1997年7月,中國就加入了《關於被盜或者出口文物的公約》。1998年,中國也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擬定的《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利的辦法的公約》。

這些國際公約都規定了從締約國非法出口的文物,政府有權力在75年內依法提出返還或歸還的要求。而文物流失到的國家應當全力配合,協助流失文物的國家政府追回被盜文物。

2000年,一位中國畫家在紐約克里斯蒂拍賣行擬拍賣的藝術品圖錄上發現了一塊中國的武士浮雕。他敏銳地覺察到這極可能是六年前河北保定一處叫“王處直墓”中被盜走的浮雕之一,馬上通知國內相關部門向美國提出歸還要求。

後來經過多方努力,浮雕撤拍,這塊五代時期的珍貴文物被歸還回到國內。更叫人欣喜的是,浮雕歸國事件期間,美國著名收藏家安思遠主動聯絡了我們,告知他的收藏中有一塊似乎是與此塊浮雕成一對的文物,並主動歸還給了我們。

現在,這兩塊色彩鮮豔,極其罕見的五代精緻浮雕,就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中。

● 王處直墓武士浮雕

2001年,加拿大國家美術館也將其收藏的一尊中國洛陽龍門石窟唐代羅漢雕像無償歸還給中國,龍門石窟看經寺的29尊羅漢像自此重新聚首。

同年,日本收藏家荒木繼雄先生向西安碑林無償捐贈了他本人收藏的中國戰國至元代古印199方。

● 迴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流失文物迴歸成果展 現場

所以其實還是回到那句老話——弱國無外交。在我們的國力強盛,國民覺醒起來之前,這些公約似乎都沒起到太大的作用。

近年來我們國力愈發強大,越來越多的外國收藏家或者企業便主動將持有的中國文物捐贈或者歸還給我們,以作為“友誼的象徵”。可以說,中國文物迴流的歷史中,也藏著一部中國國力發展變化史。

尾聲

從王世襄到何鴻燊、蔡銘超先生等人,一代代的中國收藏家、企業家合奏出了一支保護文物的交響曲。在我們落後捱打的至暗時期,一個個先輩們的個人努力凝成了照亮文物回家之路的點點星光。

而中國發展到今天,我們終於不必再擔心歷史文物被掠奪一空,再不必低聲下氣、費盡心機去請求別人歸還本屬於我們的文物了。這盛世正如先輩們所願,我們的文物,我們這一代中國人都得到了該有的尊重。

所以我想,要是今時今日博物館內的盛況他們地下有知,該會欣慰地大笑起來吧。

參考文獻:

“迴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流失文物迴歸成果展”在京開幕 新華社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才三十歲出頭的李商隱,為何彷彿已經是早早步入暮年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