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年四月二十日,特立獨行的明武宗朱厚照,在拳臺上瘋狂表演十六年後,終於謝下了大幕。
有人說,朱厚照一生為所欲為,把明帝國搞得烏煙瘴氣,而且事到臨頭,竟沒留下一男半女(自己還是根獨苗),以至成為後世民間的活教材,讓拿著教尺的先生們動輒來一句:你要學朱厚照嗎?
好在彌留之際,他懷著沉痛的心情,寫了一份深刻的檢查。
“朕疾不可為矣。其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與閣臣審處之。前事皆由朕誤,非汝曹所能預也。”
什麼意思呢?
我的人生即將走到盡頭,此時才感覺愧對天下,以後望太后媽媽和閣臣們謹慎處理政事。之前我搞爛的攤子,和你們沒半點關係,也不是你們能把控的。
到最後,驕傲自負的朱厚照謙虛至極,對責任大包大攬,全全歸咎於自己。但是,這份檢查中有個尖銳的問題他卻隻字未提:
誰來繼承皇位呢?
朱厚照影視劇照
朱厚照生前,傾心打造著那個屬於自己的王國,冀希望成為駕馭帝國的超級猛男。
但大學士楊廷和卻不這樣想一一一帝國不是你一個人的,它應該屬於全天下。
所以,這個頑劣的主死後,重新選擇新君就成了普天下最大的事,何況朱厚照的檢查中本就批註:太后與閣臣審處之。
其實,當朱厚照病入膏肓之際,張太后與楊廷和便依照皇祖訓,利用排除法已物色了多個人選,權衡比較,最後把候選人鎖定在了興獻王朱祐杬的二公子朱厚熜頭上。
為什麼是朱厚熜呢?
為這事,楊廷和絞盡了腦汁一一一因為朱厚照給他留下的“陰影”和“創口”太深,因為在這個舊主碗裡討口實在太難了!
所以,楊廷和經請示皇太后,重新擬定了篩選新君的條件:
新君必須出自朱見深(朱厚照的爺爺)一脈,根紅苗正才是國之根本;
其二:身體健康,藩王府未婚配的嫡子為宜;
其三:接受過良好教育,如果有人事管理經驗的更佳;
其四:性情溫和,具有容人雅量,團結朝臣,不無故打壓和亂砍濫伐,最好能君臣努力,共享太平天下。
經組織多方考察,朱厚熜基本滿足以上條件,自然就成了未來新君的不二人選。
不過,張太后和楊廷和漠視了一個問題:事物總是朝前發展的,也是辨證的,換句話說,他們兩個都“看走了眼”,也正是因為這個“看走了眼”,才不可逆轉地迎來了嘉靖時代。
楊廷和影視劇照
按說,嘉靖一朝四十五年,發生過許許多多驚心動魄的事,但個人以為最出彩,最令人玩味的當屬一波三折的繼位。
讓我們從一段史料開始。
“十六年三月辛酉,未除服,特命襲封。丙寅,武宗崩,無嗣,慈壽皇太后與大學士楊廷和定策,遣太監谷大用、韋彬、大學士梁儲……以遺詔迎王於興邸。”
這段記載太有意思了,在這裡不妨折解開來。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九日,還在守孝期,未滿十四歲的朱厚熜(1507年一1567)接受朝廷恩旨,子承父業,繼興王。
這滿足了篩選新君的基本條件:朱見深嫡傳一脈,藩王的嫡子(朱厚熜的哥哥早夭)、已封王、未婚、年齡不足十四歲。
接下來,安排太監谷大用、韋彬、大學士梁儲等前往湖北。
最後一句實在有趣:朝廷奉迎使帶著遺詔去迎接“王”,即興王,而非“皇”。
綜合梳理一下:從1521年三月起,朝廷已佈下局,基本預定了這個未來的新君;40天后,朱厚照掛了,朱厚熜即位變得順理成章;既然是朝廷的恩賞,那麼就得委屈新君,先以藩王的身份入京,然後經工商註冊後再當皇帝吧!
這就是皇太后和楊廷和的如意算盤,同時也是一道試金石,先給朱厚熜來個下馬威,震懾一下,這樣大家日後辦起事來都方便一些,至少不會步朱厚照時代的後塵。
嘉靖皇帝影視劇照
可朝廷低估了朱厚熜一一一這是一個比朱厚照還厲害的主。
繼續看段史料。
“夏四月癸未,發安陸。癸卯,至京師,止於郊外。禮官具儀,請如皇太子即位禮”。
四月二日,奉迎新君的隊伍從安陸府出發。二十二日,到首都北京,停在郊外,前來迎接的朝廷官員紛紛拜見新君,不過行的卻是朝見皇太子的禮。
朱厚熜火了,直接對袁宗皋說:遺詔要我來當皇帝,我不是皇長子。
因為他與故去的朱厚照是平輩,當誰的皇長子呢?他到京城是來當皇帝的,至少是個“兄終弟及”,遺旨上已明確,這一點無可爭議。朱厚熜懇請朝廷答應他的條件,如果不答應,那就拉倒,自己打道回府,繼續做藩王就是。
朱厚熜的強硬愁煞了袁宗皋,把他嚇得渾身冒汗。於是袁宗皋在城郊和紫禁大院兩頭屁顛屁顛地奔跑,傳遞著談判的訊息。
朱厚熜這一招點住了最高決擇者的人中穴,讓張太后與楊廷和差點休克。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當他們幡然醒悟後,於是雙雙舉起白旗,對朱厚熜提出的條件照單全收。
最後,連路線也改變了,原計劃從東安門入文華殿,休整幾個工作日,把手續完善了再選個黃道吉日登極,結果當天中午,朱厚熜直接從大明門進入朝廷,拜見過大行皇帝寶座,朝見皇太后後,一屁股坐在了奉天殿的龍椅上。
這就是談判的力量,這就是聰慧的力量,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力量。
第一局,朝廷大敗,朱厚熜完勝。
有誰會相信這個大手筆出自一個十四歲的少年之手呢?
皇太后傻眼了,楊廷和傻眼了!他們雙雙“看走了眼”,其實,這僅僅是個開始,更精彩的還在後面。
奉天殿
當皇帝不到一個禮拜,朱厚熜便拉起滿弓,挑動了明史上著名的“大禮儀”之爭。
所謂“大禮儀”之爭,其實並不複雜,但這個事卻產生了蝴蝶效應,讓朱厚熜日後在迷境中穿雲撥霧,變得順風順水,成功實現了角色互換。
那到底什麼是“大禮儀”之爭呢?
按說,朱厚熜到北京來當皇帝純屬意外,或者說是朝廷迫於無奈,主動選擇了他。
以他的性格,既然自己當上了皇帝,就不會不屈從於任何勢力,或是象玩偶一樣,任由擺佈。如此,那麼有些事情就得捋一捋。
第一回合,朱厚熜取得主動,贏在了“兄終弟及”上。可是作為現任皇帝,他的生生父母又該如何稱謂、如何定位呢?
顯然,皇帝的父母理應是先一一一母親健在應稱皇太后,父親早逝至少要稱先皇,併入駐皇家太廟。
這就是“大禮儀”之爭的核心所在。
但以楊廷和為首的文官堅決不同意一一一你朱厚熜的父親分明是個藩王,與國於家無尺寸功,何來皇考之說。無非是你要刻意追封罷了。而你本人定是被天上掉落的餡餅砸昏了頭,想當然地讓東西南北、橫豎互換。
天理何在?滿朝文武情何以堪!難不成祭祖時還要增加一個輪臺?
丟擲這個議題後,朱厚熜迂迴了一下。他從國庫中取出金條,趁夜命宦官塞進那些刺頭的腰包。
結果刺頭很不給面子,宦官送出去的銀子遭如數退回。朱厚熜被搞得灰頭土臉,極其狼狽。
楊廷和笑了,文武百官也笑了,因為他們相信,在真理面前是不可以有強權的一一一即使皇帝也不行。
好吧!那就來點橫的。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二日,朱厚熜突然下旨,封生母為章聖皇太后,十天後,又把故去的父親以皇帝禮,將靈牌安放在觀德殿。
這下掀起了狂濤巨浪。滿朝文武一片譁然,集體跪在奉天殿外號啕大哭,強烈要求朱厚熜收回皇命。
實話說,這個時候朱厚熜也被搞得焦頭爛額,差點沒了主意。
突然,張璁站了出來。用一篇《大禮或問》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漢哀帝、宋英宗為定陶王、濮王次子,是因成帝、仁宗無子,皆預立為皇嗣,養於宮中,嘗為人後……今武宗無嗣,此次屬及,此皇上之有天下,真猶高皇帝親相授受者也。”
漂亮!張璁的文字象黎明時分的第一縷陽光,脈絡清晰而通透,隨之大學士楊一清附議:張生此議,聖人復起,不能易也。
朱厚熜欣喜若狂,向二人投去感激的目光(此二人日後分別擔任過宰輔)。
贏了!
接下來,朱厚熜用雷霆手段清算反對派。梃杖、收監、下獄、流放者多達一百六十三人。其中包楊廷和之子楊慎。
拿下楊慎是個風向標,它宣告了舊時代的結束,代表著權力易手,代表著朱厚熜登上了權力之巔。
這一年,朱厚熜十七歲。
張璁影視劇照
中學時代,學校曾有門功課叫“政治經濟學”,顯然,政治和經濟是混為一體的。在政治上嘉靖皇帝有過人之處,那麼關於提振經濟抑或軍事呢?
在這裡不妨展開一下。
正德十六年(1521年)五月四日,停開大理銀礦。十七日,革除錦衣衛冒充軍校三萬餘人;追收官田,廢止錢莊,在江南改稻為桑,增加絲綢稅幣;把收歸的土地交由老百姓耕種,獲得民心並發展了生產力。
同年五月十一日,升吏部侍郎袁宗皋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參與軍國大事;二十一日,誅殺錢寧,撥亂反正,剷除前朝毒瘤;二十二日,廢除臭名昭著的傳升官制度,著重科舉,為寒門學子入士陡增希望。
興水利,賑災民,一夕間國庫充盈,年節銀700餘萬兩,突然間就“嘉靖中心〞了。
不管歷史如何評價嘉靖皇帝,但他暴柔兩手,得當的經濟政策至少可以排名明朝前三,甚至第一,可惜持續得不夠好。
軍事上,他和景泰帝朱祁鈺有些類似,遭瓦剌人兵臨北京城下。只是景泰帝剛即位有些惶恐,若不是于謙的誓死如歸北京能否保住還兩說。
嘉靖皇帝呢?瓦剌人攻到北京是他一生最大的恥辱,不過結局卻與景泰帝迥異一一一瓦剌人雖在北京周遭劫掠了一把,但非常忌憚明朝後期反撲的實力,所以沒敢在北京城下交鋒,見好就收了。
其實,這個現象就是農耕文化和遊牧民族的區別,中國歷史上北方民族大半是佔了上風的,因為他們靈活、機動、勇猛彪悍,對生產力發展的依存較小。
扯遠了!
讓我們再次回到嘉靖皇帝身上來。
嘉靖皇帝影視劇照
現在有種新的提法,說嘉靖皇帝有效在位時間是明史上最長的一個。
還有一種說法,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和萬曆皇帝的怠政有著本質區別。
嘉靖皇帝崇尚道教,迷念方術,大量吸食仙丹,追求長生不老,又別出心裁地發明了一個“二龍不相見”的悖論,脾氣古怪,喜怒無常。
但有樣東西他從未失去,無論是在前朝還是後宮,無論是明面還是暗處,任何時候都牢牢地抓著權力,以確保帝國的正常運轉。
而且他手中還捏著一件駕馭朝臣的致勝法寶,這件法寶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它就是一一一青詞。
嘉靖一朝,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內閣紛爭:楊廷和淡出,張璁奮力一博,夏言抗爭,楊一清扶搖,嚴嵩擠破腦袋,徐階隱忍,上演絕地反彈,把權力的遊戲運用得淋漓盡致,高潮部分甚至達到了鬥爭的極限。
這一切與青詞有關嗎?有,大大的有。
實在講,嘉靖皇帝以道教為尊,特意發明了若似賦一樣的青詞。表面看,青詞是向上天禱告的銘文,詞藻華麗,形式多樣,嘉靖皇帝聞著墨香然後付之一炬,嫋嫋輕煙升騰之際,天庭就可以聽見他虔誠的聲音,以期達到兩個目的一一一實現長生不老以及對國家和朝臣的控制。
太玄乎了!其實青詞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沒有人知道,也許嘉靖皇帝也不知道,因為天庭在哪裡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
但它有個絕頂的妙用一一一忽悠。
即使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對朝局也洞若觀火。因為有青詞一一一這個向徵最高權力的華章,使得那些有驚世才學的人都朝著他指定的山頭奔跑。
嚴嵩影視劇照
顫巍巍的老者鍥而不捨,新生力量一往無前。結果在途中相遇,一言不合就互掐起來,待雙方拼得精疲力盡之際,這時候場外便吹響了哨子,裁判員立馬出來分個高低。
若老是這樣就太無趣了,於是又來一次“嘉靖風暴”一一一在起跑線上注入一些新鮮血液,並著手提拔一批能人,再次調動運動員的積極性,讓他們前撲後繼,四十五年間沒有人能攻破那個山頭,但熱身運動卻一浪高過一浪。
嘉靖皇帝在夢中都享受著這份喜悅,時不時端著杯小酒,坐在沙灘椅上,笑得死去活來。
用個數學公式來概括這種狀態:青詞→銘文→禱告→遊戲→權力→江山→社稷=嘉靖皇帝。
1567年,嘉靖皇帝構建的體系碎了,包括他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這位明史上有效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最終迎來了黑暗前的黎明。
嘉靖皇帝影視劇照
可他始終不想閉上眼晴,他想永遠地站在權力的這塊浮雲上……
參考文獻《明史》.《明實錄》.《明史.列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