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中國古代商人明明很有錢,可社會地位卻很低,整體文化都十分貶低商人,甚至商人的孩子都不能參加科舉走仕途,一味的打壓,一打壓就是幾千年。

商人的地位在改革開放的四十來年才躍上了社會的高階層,很是揚眉吐氣一番。

階層分工

古代的階層分為士農工商,這四個階層構成古代統治的穩定基石,使得國家這個金字塔式統治結構非常穩固。

士,走仕途的行政人員,掌握國家行政和軍事權,這群人是國家的框架,大都是透過萬人拼走獨木橋的科舉制度選拔上來,這個制度延續到至今就是考公務員。

農,是指廣大的農民,是國家的血液,供應國家正常運轉。人類從狩獵採集轉到農業文明後,從社會整體發展方面是進步了,可人類命運卻是苦了,更具體說是農民更苦了,農業勞作遠比狩獵採集辛苦太多,那是一年到頭忙個不停,還經常食不果腹,鬧饑荒是常態,吃飽才是非常態。

工,是指社會的工匠,他們佔據社會的一小部分人,主要從事農業工具和軍事武器以及日常用品的製作,他們靠手藝吃飯,大多是代代相傳的技術,勉強度日,強於農民。

商,就是國家重點壓制的物件,他們是社會的極少數人,但這部分人是社會最活躍的群體, 他們走南闖北,冒風險去追求利潤最大化,甚至為了利潤可以冒著生命危險。

秦朝大商人呂不韋和他爹的對話,就可看出經商的厲害,就不難理解古代國家君王對商人的顧慮。

呂不韋問他爹:耕田有幾倍利?答:十倍,經商幾倍利?又答:百倍。再問:擁戴國家君王幾倍利?再答:無數倍。

擁戴國家君王上位確實能夠獲得無數財富,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經商是很多普通人能接觸到的,而且經商有這麼大的利潤,如國家不管控打壓,大多數人都去經商,那後果將非常可怕。

就算按照現代經商比例的人數放在古代,那是完全不能想象的。古代是農業立國,主要還以農業為主,糧食在現代都是一個國家的戰略物資,在古代就更是戰略中的戰略,稍有疏忽將亡國滅種。

糧食計謀

古代齊國管仲收拾鄰國魯國和梁國,就利用糧食這個戰略武器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真是讓後代君王刻骨銘心,想想脊背都會發涼。

管仲的計謀是,讓齊王和大臣們都穿綈,就是厚綢子的衣服,結果齊國上行下效,全國老百姓以穿厚綢子衣服為潮流。然後管仲對魯國和梁國的商人說:你們給我販來一千匹厚綢子,給你們三百斤金,販來萬匹,給金三千斤。

於是,魯國和梁國運到齊國的厚綢緞的車輛和商販絡繹不絕,獲取到高額利潤,財政收入大增,國君和人民都高興。

這兩個國家的國君就要求所有的老百姓不要再種糧食,全部改種桑樹養蠶,百姓織綈,從而放棄了農業生產。

時機成熟以後,管仲又勸齊桓公改穿普通衣料衣服,不讓百姓再穿厚綢子衣服,再下將令,所有齊國的關口停止讓拉厚綢子的車進來,同時規定齊國糧食一粒也不準運進魯國和梁國。

魯國和梁國的國君為了多掙錢,全部的耕地改種了桑樹養了蠶,國家沒產糧食,而糧食不能在短期內產出,於是,魯國和梁國米價大漲,兩國百姓從齊國花高價買糧食,把賣厚綢子賺的錢又經過購買糧食又迴流到齊國,弄得人民苦不堪言。

魯國和梁國沒有糧食也沒錢,老百姓為了活命,只好帶著牲畜和老婆孩子都往齊國跑,即使兩國急令老百姓返回務農也已來不及,魯國和梁國國君一看大勢已去,不得不歸順齊國。

兩千多年後的現代著名政治家基辛格也發出過類似的話警示:你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

農業立國

一個國家不壓制商人,可能大多少人都會去從事商業活動,田地沒人種植,田地肯定荒蕪,國家無人納糧,這個國家的根基就會鬆動,這是任何國君都不想看到的。

古代農業社會沒有農業科學,用非常原始的方式勞作,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才能勉強維持農業,而且還要靠天吃飯,稍遇天災人禍將要俄肚子。

現代農業很難理解古代農業,現代農業用以前十分之一的勞動力就能勝任勞作,在產量上還遠超過古代農業的產量,這都依賴農業科學的加持。

所以國家歷代政權都會遏制商人的頭顱高高抬起,可也不能完全打死,畢竟社會需要商業的流動,起碼不會太鼓勵,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你有錢,但社會地位低下。

古代社會的家庭經濟是非常獨立的,不過這個經濟獨立前提是沒有被商業影響,老百姓不是沒有消費需求,而是商業不是那麼活躍,沒有創造出供給。

現在社會商業無處不在,推動社會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商業的功勞,這麼多新節日和消費方式,幾乎離不開商業這股催化劑的催化,同時也把很多人的腦力高度調動起來創造再創造。

只要商業不打壓遏制,還在鼓勵,那麼商業就會像生物進化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繁殖,變異,擴張,最後發展的非常龐大。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唐朝為何以胖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