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還沒有出現之前,遠古時期,人們是用火照明,後有了油脂為燃料的“燈”,慢慢的達官顯貴家中用夜明珠照明,古人的生活不比現在,那麼天黑後人們都做些什麼?並非乏味可陳。
古人還在用火照明時,天黑後通常會聚集在一塊,一塊唱歌跳舞,現在被稱為是篝火晚會,因為那時候人類需要防止野獸,或是獵食野獸,有火源的地方,野獸不敢靠近,而人們待在一塊,有非常足夠的安全感,也能夠放心、大膽的縱情高歌。
後來,人們用蠟燭、油燈照明,使用蠟燭的通常是富裕的人家,夜晚來臨後,富人也結束了一天的公事,他們會選擇和朋友們一塊喝酒,或是去雅興之地聽曲等等,其中“宋曲”是民間歌曲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藝術歌曲。
隋朝時期,曲子萌芽,後在唐朝、五代十國發展,到兩宋期間就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歌臺舞榭、瓦子勾欄、茶坊酒肆等都是表演的場所,宋代曲子大多來源於唐朝時期的民歌、曲子或大麴、法曲的片段。
音樂從來都是人們感興趣的,戲班子也越來越正規,富有的達官顯貴就會專門請戲班子在家中唱曲等,另外停賞口技,在沒有電的古時候,也是大家喜愛的一種娛樂方式。
清朝初年的散文《口技》,就非常生動地了描述了口技者表演的場景,口技者將人們的思緒帶進了表演之中,表演起火的那一幕時,在座的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其中寫到:“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而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如故。”
另外古時最著名的燈是宮燈,又稱宮廷花燈,除了用作照明外,還配上了精細複雜的裝飾,處處都顯示著帝王的富貴的和奢華,一般是以細木為骨架,做成八角、六角或是四角型,在骨架間鑲以絹紗和玻璃,繪上各種圖案。
東漢光武帝劉秀完成統一大業後,為慶祝功業,下令在宮廷中張燈結綵,大擺宴席,盞盞宮燈,各呈豔姿,便有了宮燈的由來。民間的花燈雖沒有宮廷中的奢華,但也各盡其色,十分美觀。
元宵節時還有燈節,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就會攜親伴友出來賞燈、逛花市與放煙火,花燈也是一種重要的娛樂文化。
在沒有燈的時候,古人也許沒有“迪廳”、“影院”等地方,但娛樂方式也是非常多的,到了夜晚,也並非都是早早就入睡了,而唐宋期間,皇帝實行開放政策,人們接觸到的新鮮東西也各種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