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是漢武帝自上而下推行的削藩措施,然後又自下而上地完成了皇帝的心願,並且以皆大歡喜的局面避免了流血暴動。它成功地加強了國家中央對地方的統治,順應了中央和皇帝集權的趨勢,給中國歷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顯示出了古人超高的政治智慧。
壹 · 漢朝的郡國並行制
分封制,完善於西周時期,周得天下後,透過建立眾封國拱衛王室,形成了諸侯守土而天子統帥諸侯的格局。郡縣制,源於東周,這時候部分諸侯國改革用郡縣制代替分封制。秦朝建立後,使用郡縣制作為國家的制度。
西漢承襲了西楚的郡國並行制。面對有周八百年的分封制和前秦的郡縣制,孰優孰劣,莫衷一是。分封制雖舊但國祚長久,郡縣制雖新但國運短暫(秦),兩者各有千秋,再加上當時的政治考慮(天下初定,亟需安定人心),劉邦決定各取一半,在不搞分封的地方實施郡縣制,由此形成了郡國並行的制度。
早期劉邦為了拉攏功臣,曾分封韓信等異姓王,而後又剷除異姓王的勢力。劉邦登基後透過白馬之盟約定非異姓不得稱王。因此王國主要是同姓王(呂后時期的呂氏王則因呂后下臺而樹倒猢猻散,故不算在內)。
貳· 文景削藩
隨著國家的逐漸穩定和皇室勢力的擴大,王國與中央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併成為皇帝必須解決的問題,這一場博弈終於拉開序幕。
文帝曾採納賈誼的建議,“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對王國採取簡單的分化,實際上表達了皇帝渴望削藩的訴求。
景帝時採納晁錯的建議進行削藩,卻引發了吳國等的武裝反對,史稱七國之亂。在這場中央與地方兵戎相見的干戈中,景帝取得勝利,並藉機削弱了這些國家。但這些都不足以完全解決西漢的王國坐大問題,削藩的重任交給了繼位的漢武帝。
叄· 漢武帝的推恩令
國家經過文景兩代的治理,到武帝時已經空前繁榮昌盛,削藩成為皇帝個人和國家的雙重需要。如何完成削藩大業,又能避免出現七國叛亂的尷尬局面,使在不影響國家穩定和繁榮的前提下進行削藩,成為一道難題。而最終,劉徹還是給這個幾乎虎口奪食的難題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元狩二年,主父偃“令諸侯王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的建議得到漢武帝的採納並推行,史稱推恩令。推恩令要求諸王們分封自己的子弟,這樣就使除了嫡長子外,諸王的支系們也得到了分封。分封后的列侯國與縣相當,按制隸屬於郡。《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中說得很清楚: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這樣一來,王國坐大問題在彈指間被化解,永遠失去了與中央對峙的實力。
千古陽謀
推恩令實施後,命令由諸王嫡長子繼承王位,而庶子盡皆封侯,並且新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而歸於郡,從屬於中央。王國被越分越小,成為眾多侯國。整個國家形成了漢郡八九十的局面,中央的範圍達到80%-90%,而且郡縣“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扼塞地利”,郡總是穿插進諸侯國土之間,郡的土地與諸侯國的土地犬牙交錯,使諸侯國不能連成片,並且郡縣總是佔據或扼守著有利地形(如上圖)。地方的實力迅速縮減,再也失去和中央對抗的實力。究其能成功實施的原因,莫過於三點:中央實力的強大提供支援(形成高壓)、文景時期的削藩基礎(震懾)以及推恩令本身的巨大力量(陽謀)。推恩令本身最大的魅力,在於借刀殺人,以其人治其身,刀為諸王之刀,諸王子為刀也。推恩令中,得到實惠的是廣大的庶族子弟。在原有的分封體制下,庶子和幼子是無法得到太多的封賞的,推恩令實施後,他們突然得到封爵的機會,這樣的香餑餑恐怕沒人會不要吧?因此,使推恩令得到貫徹便成為他們的心願,為了達成自己的心願,他們必然不惜為此奔走,這是屬於來自封王們內部的壓力,當王國自家裡已經出現分化,家長必然如坐針氈。其次便是來自中央的壓力。當京城的聖旨到達時,諸王面臨奉不奉詔的考量,若不奉詔,將背上抗旨的罪名,便是得罪了天下輿論,皇帝就可以興師討伐。前朝七國之敗便是諸王的前車之鑑,何況如今更加強大的劉徹!西漢實行了一系列措施限制諸王,如擔任諸王官員便不可以擔任朝廷的官員,在雙方的選擇上,天下士才眼見王國必然敗亡紛紛選擇加入朝廷的隊伍,拉攏了人心所向。因此在雙重壓力的壓迫下,諸王不得不實行推恩,而由於子弟眾多,必然會出現分配不均的問題,這樣等於又給諸王們出了一道難題,畢竟分封不妥不僅得罪朝廷,還得罪兒子。推恩令抓住了人性的弱點,利用貴族子弟們貪戀爵位的弱點間接分化了諸王的內部陣營,這就好比是一個分蛋糕的問題。在其中,反對推恩的主要是嫡長子,但他始終只有一個,而支援推恩的庶子幼子卻多如牛毛,朝廷一下子就團結了絕大多數,他們從原來的一無所有變成位列侯爵,會更加感激朝廷的恩德,朝廷佔據民心,豈有不勝之理?這就是給諸王們設下圈套,並且明擺著告訴你這是陰謀但你沒法選擇!
推恩令的成功實踐證明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兩對基本矛盾的較量: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皇帝集權與臣下權重的矛盾。而這次博弈以中央和皇帝的完全勝利為告終,在此後兩千年的中國歷史中,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成為中國的發展趨勢併成為非常重要的國情,當地方權重而中央式微的時候,明顯是違背這一歷史潮流和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