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有一個被神化了的人物——劉基,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劉伯溫”。他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被時人贊為“再世諸葛”;他因為輔佐朱元璋有大功,被比作西漢的開國功臣張良。劉基死後,在民間傳說中,他又化身成了通曉天機的“神人”,據說能夠“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

劉基被神化,是因為他超乎常人的智慧。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位“神運算元”卻也會面臨猶豫、不得已、失算……甚至還有人說他的死是因為太過聰明。

今天,我們就請劉基走下“神壇”,對他一探究竟。

“進”“退”之間

1359年,正是朱元璋的事業奠基之時。他派人到處尋覓人才為己所用。在浙江,使者尋覓到幾位高人,其中一位就是劉基。

劉基出身書香世家,從小非常聰明。他不僅博通經史、無書不讀,還掌握了一門“冷門”專業——天文學。這個特長讓他得了一個“能掐會算”的名聲,也在之後的仕途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時人認為他可以比肩諸葛孔明。

劉基這樣的善謀之士,正是朱元璋急需的人才。然而,使者幾次前去邀請劉基出山,卻都遭到婉拒。後來,朱元璋把這個差事交給了大臣孫炎。孫炎先後兩次寫信向劉基發出邀請。劉基沒有鬆口,但是回贈了他一口寶劍。孫炎推辭:“寶劍應當獻給天子,天子用它來斬殺不聽命令的人。這劍我不能收,還是還給您吧!”聰明如劉基,聽出了孫炎表面上的客氣,客氣之下的嚴厲(再不來,就對你不客氣了!)。於是,他“半推半就”的出山了。

才華滿腹的劉基為何不願意出山呢?

原來,劉基曾經也是滿懷抱負,在20歲出頭時就中了元朝的進士。他少年得志,又聰明能幹,很快就在任上做出了政績,還幫助元朝政府鎮壓了第一個起義的方國珍,大展了一把軍事才能。然而,因為過於廉潔正直,劉基顯得和元末的官場格格不入。同僚排擠和上司壓制讓他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官場的黑暗。既然改變不了現狀,那就辭職歸隱吧!在元朝做官時間不算長,但是劉基至少辭職了三次,想必也是傷透了心。

1360年,年近半百的劉基正式出山。或許,能掐會算的他在見到朱元璋的時候,應該就知道了這次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將攜手開啟一場偉業。

“功”“賞”之間

劉基的到來,讓朱元璋的事業如虎添翼。

到應天后不久,劉基便向朱元璋獻出了“時務十八策”。朱元璋細細讀後大喜過望,自此將劉基視為身邊最重要的謀士,並尊稱其為“老先生”。

草創未就,朱元璋急需一個“定天下之計”。為此,他經常單約劉基在內室密談。劉基通覽全域性後得出結論:先攻最大的威脅陳友諒,再戰張士誠,最後揮師向北,如此,王業可成。這和朱元璋的心意不謀而合,於是“戰略三步走”由此定下。

很快,在朱元璋對戰陳友諒的重要戰役——龍灣之戰中,劉基立下大功。1360年,陳友諒率領水師南下。朱元璋立刻召集幕僚商量禦敵之策。然而,眾人絞盡腦汁得出的結論卻是:放棄應天,走為上策。朱元璋又怒又急之時,劉基力排眾議主張留下抗敵,誓死保衛應天。他分析當前戰況:我方應當趁陳友諒兵驕之時引其深入,和他一決生死。之後,朱元璋採納了劉基的建議,施計將陳友諒騙到龍灣的埋伏之中,一舉將其擊潰,這場勝利讓朱元璋開始在戰場上取得主動。

1363年,在消滅了最重量級的對手陳友諒之後,朱元璋繼續按照當初劉基的謀劃步步取勝,最終完成了帝業。

朱元璋能夠取得成功,作為創業元老的劉基可以說厥功甚偉。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時,劉基被封為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

這是什麼水平?或許可以拿另一位文臣李善長的封賞來做一個參照。李善長被推為開國六公爵之首,爵位為南韓公,俸祿四千石。相比之下,李善長的職位遠高於劉基,俸祿是他的16倍還要多。

“是”“非”之間

劉基早期得到朱元璋的敬重,現在論功行賞,為何遭到“冷遇”?或許,我們可以從一些小事上找到答案。

劉基聰慧過人,性情也非常耿直。如果做不到“守拙”,很容易個性外漏,甚至造成一定的“攻擊性”,從而引發不必要的是非。

舉個例子,當初朱元璋依附於韓林兒政權。每年年初,朱元璋會專設御座,然後帶領大臣行禮以表示尊敬。此時,劉基卻獨獨不拜,他只承認朱元璋是天命所歸,認為“韓林兒只是一個牧童罷了,遵奉他做什麼?”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劉基的“耿直”,朱元璋也是領教過的。一次,朱元璋和劉基討論相位人選。朱元璋提出了三個候選人,卻都被劉基一一否定。首先是劉基的好友楊憲,劉基的理由是楊憲具備當丞相的才能,卻沒有做丞相的氣量。第二個汪廣洋,劉基說其氣量還不如楊憲。第三個胡惟庸,劉基指出此人不靠譜,若當了丞相搞不好還有出大事的風險。朱元璋聽後心中不悅,於是試探說:“他們都不行的話,想來只有你最合適吧!”劉基推辭道:“我太嫉惡如仇了,又不耐煩處理繁雜事務。如果勉強承擔這一重任,恐怕要辜負皇上委託。天下何患無才,只要留心物色就是了。”

還有,在建國之初,劉基堅持整肅綱紀,因為手段強硬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有左丞相李善長。1368年,朱元璋外出巡幸,劉基和李善長留守應天。中書省都事李彬犯了罪,劉基依法裁決。李善長前來說情,想讓劉基賣自己個面子,對李彬從輕發落。劉基不聽,最後處死了李彬,這就和李善長結下了樑子。李善長找到機會就在朱元璋面前彈劾劉基,劉基平日裡得罪過的人也紛紛“落井下石”。

三人成虎,聽到對劉基的彈劾聲越來越多,朱元璋漸漸對劉基起了疑心。在戰場上、朝政上都能應付自如的劉基,此時面對同僚的排擠和皇帝的疑心卻變得“無計可施”。

“生”“死”之間

當劉基敏銳地覺察到危機將至,他很快決定急流勇退。

在接受封賞後的第二年,劉基告老還鄉。歸隱後的劉基,自由自在又小心翼翼。朱元璋時不時會寫信給他,詢問一下天象。他都會認真詳細地回答,之後還會謹慎地把草稿燒掉。

劉基在山中隱居,平日裡喝喝酒、下下棋,絕口不提之前的戎馬生涯和建國之功。當地官員慕名前來,都被他拒之門外。當然也有躲閃不及的時候,有一位縣官喬裝成鄉下人前來拜訪,劉基欣然相會。交談中,劉基發現來者的身份是縣官,慌忙起身避開。

儘管劉基已經十分低調,但最終還是沒能躲開厄運。他被胡惟庸中傷,為了避免更大的禍患,劉基主動入朝謝罪。在得到朱元璋允許回鄉後,已經65歲的他很快因為重病死去,一說為胡惟庸下毒所致。

劉基已經故去600多年。數百年間,他漸漸地成了“智慧”的化身,民間也湧現出大量關於他的神話傳說。然而,當我們迴歸歷史,史書中的劉基呈現出來的卻是另一種面貌:他神機妙算,但也並非算無遺策;他能在戰場上指揮若定,但也並非戰無不勝;他參與了一場恢弘的開國之戰,但也承受了輝煌之後的黯然退場。

或許,比起全知全能的神人劉基,歷史中真實的他更能換來世人的一聲嗟嘆。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我歌頌,這片神奇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