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我方犧牲四人,對方死亡二十人。正好符合歷史上的“一漢當五胡”。這是巧合嗎?

01

中印邊界發生武力衝突。我軍重傷一人,犧牲四人。“外軍”傷亡幾十人,其中死亡二十人。巧了,這個傷亡比例,正好符合歷史上“一漢當五胡”的說法。不過,說巧合也不是巧合,有不少一致之處。

“一漢當五胡”這句話出自《漢書》,在漢成帝和名將陳湯的對話中,陳湯說:“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當然,陳湯指的是當時西域的胡兵。不過,“一漢當五胡”這個規律,在大部分歷史時期都適用。

這可能不符合很多人的印象。很多人的印象中,胡兵,或者說遊牧民族計程車兵,戰鬥力更強。胡服騎射嘛。中原的漢兵,往往給人並不善戰的印象。

其實,歷史上遊牧民族南下和中原士兵交戰,一向敗多勝少。要知道,兩三千年的“遊牧-農耕”作戰史中,遊牧民族南下出擊的次數,數不勝數,少則兩三年,多則五六年,必來一次。其中取勝的,只有寥寥可數的那麼幾次。大部分情況,都是他們被農耕人群擊退,甚至被驅趕得遠遠逃走。

一般人心目中的“遊牧民族”更善戰的印象,主要來自個體層面。在個體層面,遊牧人群確實更強悍、更能打。原因在於:遊牧民族,主要消費畜產品。宰殺牲畜,是他們的日常操作。所以他們慣於殺戮血腥。

而農耕民族尤其是古代的農夫,吃肉不多。即使吃肉,宰殺等活計,也是由專業的屠夫去做,一般人自己不幹。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殺戮和血腥。因此,在個體的廝殺層面上,牧人確實強於農人。

但戰爭是集體行動,集體行動並不是個體行動的簡單疊加。一幫大老粗,在戰場上,並不一定打得過一群書生。甚至打不過的可能性更大。

02

為什麼一群大老粗打不過一群書生呢?孫武練兵的故事中,就有答案。

春秋時。吳王闔閭請孫武來練兵。吳王讓孫武先在宮中演示一下練兵方法,找了一批宮女讓孫武訓練。這些宮女嘻嘻哈哈地不認真。孫武反覆強調紀律,仍然無效。孫武就下令斬殺宮女的隊長。吳王大驚,趕緊求情,但孫武堅持斬殺。

可憐的隊長人頭落地以後,其他宮女都老實了,再也不敢嘻嘻哈哈。訓練的成果飛速進步,佇列整齊,進退有序。

春秋時,吳國算是比較偏僻的國家。孫武練兵的故事,可以看作是中原地區先進的軍事制度向周邊擴散的一個縮影。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所謂中原先進的軍事制度,主要指的就是紀律嚴格、一切行動聽指揮。這也正是“一漢當五胡”的主要原因所在。

遊牧民族,雖然在個體上更加強悍,也能吃苦耐勞,但由於遊牧社會結構簡單,在組織和管理上比較粗放。因此,遊牧軍隊的紀律性往往很差,這是他們戰鬥力的主要短板。

軍隊講究紀律嚴格,這人人都知道,但紀律性對戰鬥力有那麼大影響嗎?深入分析這其中的規律,對人與人的協作,會有更深的理解。

03

現在的軍隊,戰鬥力要比普通民眾強很多,甚至可以達到以一當百當千的地步。一支幾千人的軍隊,在敵軍不設防的民間,基本上可以為所欲為,無人能擋。老百姓根本不可能和軍隊對抗。

你可能以為,這主要是因為軍隊的武器裝備很厲害。民間縱使有一些輕武器,也不可能對抗坦克大炮戰鬥機。其實,軍隊戰鬥力遠遠強於百姓,在冷兵器時代就已經是這樣了。

按說,冷兵器時代,民間和軍隊的武器差距並不大,鋤頭柴刀大鐵叉,和正規軍的刀槍盾牌,殺傷力上當然有差距,但也沒有那麼大。可是,即使是在冷兵器時代,一支全副武裝的軍隊,在民間基本上也可以為所欲為。不要說普通百姓,就是造反的農民軍,如果訓練不足,也很難對抗正規官軍。

而所謂訓練,主要練的就是令行禁止,一切行動聽指揮。

這其中的道理,其實也不難理解。如果是兩個人打架,雙方較量的只是武藝和膽量。但是當兩群人面對面較量時,更重要的,是各自群體內部的協調性和統一性。

想象一下,你現在是一名戰場上計程車兵。你和戰友們集結在一起,準備向敵人陣地發起衝鋒。衝鋒號響了,你從戰壕中一躍而出,端著槍衝向敵人的陣地……

你最擔心的是什麼?

當然,首先是不要被敵方的火力擊中。可這種擔心,在個體的較量中也同樣存在。群體作戰另有一種特有的擔心,甚至可以說是噩夢。

這個噩夢就是:當你大步衝向敵陣時,偶然回頭一看,驚訝地發現,其他人都沒跟上來,戰友們仍舊躲在戰壕中,只有你一個人傻乎乎地衝上來了……

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縱使這名士兵武藝超群槍法出眾,一個人能打倒三四名壯漢,他多半也會立刻停止衝鋒,找個地方躲起來,或者乾脆掉頭往回跑。

也就是說,一支軍隊如果不能做到堅定不移、雷打不動的行動一致、互相支援,在戰場上就很容易潰散。這種軍隊中計程車兵,都“多長了一個心眼兒”,時刻注意其他士兵的動態。一旦發現苗頭不對,就趕緊“扯呼”,拔腿逃命要緊。這就是潰散了。

04

冷兵器時代戰場上的主要傷亡,都是在一方潰散後發生的。雙方面對面的砍殺,傷亡不會有很大差異——大家都是人,體力上差不多。但如果一方潰散了,另一方就可以在無數個區域性形成幾個人打一個,那就可以大砍大殺了。規律是,無論你武藝有多高,四個人打你一個,你除了跑,就只有捱打了。武俠小說裡說的一個人打好多人,那是誇張。

冷兵器時代,確保本方軍隊不潰散,是重中之重。只要本方軍隊的隊形保持完整,即使撤退,也不會有太大損失。而一旦出現潰散,就一發而不可收拾,甚至可能全軍覆沒了。

所以,古代軍隊非常強調陣形,在民間文學中還將此誇張為所謂神奇的“陣法”,陣中有各種妖風黑霧,敵軍一進去就必死無疑。其實,陣法沒那麼神,保持陣形的主要作用就在於,讓陣中所有計程車兵都放心,絕不會出現“他一個人衝上去,其他人卻沒跟上來”的噩夢成真。嚴格紀律的作用正在於,打消士兵們的這個擔心。只要能做到這一點,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就很強。

這也正是中原軍隊相對於遊牧軍隊時的最大優勢。由於平時訓練嚴格,加之農耕社會本來就習慣於秩序和服從,中原軍隊從很早就有了紀律嚴格、陣型嚴謹、共進退的能力——孫武練兵說明,春秋時的中原軍隊已經達到了這種水平。

反觀遊牧軍隊,雖然人喊馬嘶,來如影去如風,看上去很厲害,但兩隻大軍擺開架勢面對面交戰,遊牧軍隊基本上都打不過。他們內部根本沒有那麼嚴密嚴格的組織。

比如,騎兵最大的戰鬥力來自於集團衝鋒。一大群衝過來的騎兵,是步兵最害怕的。但遊牧民族根本沒有這種戰法,這種戰法需要極其嚴格的紀律。

遊牧騎兵只有各自為戰、快來快去的騷擾式打法,打一下就跑,意在用這種反覆的騷擾式衝擊,動搖中原軍隊的陣形。只有打散了中原軍隊的陣形,也就是造成“潰散”,他們才有機會取勝。

而訓練嚴格的中原軍隊,陣形保持力很強,即使有傷亡,也能保持陣形不亂。而只要步兵陣形不亂,遊牧騎兵就沒什麼機會,時間一長,他們反而會潰散。

有意思的是,在這次中印邊境軍事衝突中,再現了這個情景——可能和雙方同樣是使用冷兵器有關。我方軍隊雖然人數不如對方多,但陣形嚴密,進退有序,步調一致,幾十人幾百人分工明確、彼此支援互相配合,像一個人那樣投入戰鬥。

反觀“外軍”,則是亂哄哄一大堆擠擠挨挨而來,開始動手時,各自為戰,觀望猶豫加動搖。這時的“外軍”士兵,每個人最大的注意力,不是在交戰上,而是在判斷“是不是該拔腿跑了?”一旦發覺勢頭不對,就爭相逃命,誰也顧不上誰了。實際上,“外軍”的大部分死亡,並非被我軍直接打死,而是落入冰冷的河水中淹死凍死。如果他們有起碼的互相支援和配合,這些人完全有機會被救。

類似場景,在古代遊牧-中原的交戰史上,想必曾經無數次出現,只不過沒有被記錄下來而已。當然,到了中原王朝的末期,軍隊訓練不足,腐敗不堪,當然也就不再能“一切行動聽指揮”了,這時,就算武器裝備還在,軍隊的戰鬥力也不行了。

05

從遊牧一方的角度來說,如果他們是以簡單的部落聯盟,或者臨時拼湊軍隊的方式南下打仗,頂多也就是能劫掠走一些財物。由於軍隊戰鬥力低下,不可能對中原政權有大的威脅。中原大軍一到,他們就只有趕緊撤退。

那麼,什麼時候遊牧軍隊能對中原政權有大的威脅呢?那就是遊牧社會高度漢化以後。漢化,意味著他們也學會了中原軍隊的訓練和管理,也能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也能步調一致、互相支援地作戰。當這種情況出現時,中原王朝就有大麻煩了。

這就是中原丟失“燕雲十六州”之所以致命的原因所在。

燕雲十六州,主要是指今天的河北、山西北部一帶。中原王朝丟失這些地方,失去了這些地方的稅收和人民,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之處在於,這些地方居住著大量漢人。遊牧民族佔據了這些地方,就擁有了“漢化基地”,可以大大提升他們的漢化水平,其中就包括提升軍隊的管理和訓練水平。

佔據了燕雲十六州的少數民族政權,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另一個漢人政權,比如宋時的遼和金。一個既擁有遊牧民族的強悍個體、豐富的軍馬資源,又掌握了中原先進的軍隊組織技術的政權,南方政權就難以招架了,最好的局面也就是長期對峙。

總結來說就是,兩個個體較量時,體力、意志力更重要。而當兩個群體較量時,各自內部的整合和協調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問題到此並沒有分析完。是什麼因素決定了群體的整合和協調水平?或者說,怎樣才能提高群體內部的整合和協調水平?

關於這個,下一篇文章再接著說吧。

(未完待續)

作者其他熱文: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激盪四百年:西秦盛極而衰滅於後秦,涼州無大佬南涼稱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