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小編認為,在大家的印象裡,劉備是一個只會哭只會跑的常敗將軍,其實他有打過奇仗,只不過三國演義為了烘托人物形象。顯示劉備的懦弱無能與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把這一次的功勞又安在了"臥龍先生"身上。這場戰役在三國演義裡被視為諸葛亮的出山之戰,正是這一場戰役讓他在軍中樹立了威信,得到了運籌帷幄的美名。這場戰役被稱為火燒博望坡,我們先來介紹一下當時的背景吧。

官渡之戰後桃園三兄弟走散後再次相聚,在汝南落腳,投靠了那裡的領袖劉闢、龔都。後來又跑去荊州投靠劉表。劉表十分賞識他,荊州此時十分危難,所以劉表派劉備駐守新野,防衛荊州。就在這時,曹操十分志得意滿。官渡戰役、倉亭戰役接連都打了勝仗。而劉備一直是他心頭的禍害,劉備打算趁曹操北伐的空當,攻佔許都。劉備於是發兵北伐,因為曹軍的防衛空虛,居然勢如破竹,接近許昌,嚴重威脅到了曹操。平定河北,決心南征,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惇主動請纓生擒劉備、活捉諸葛亮。曹操派遣于禁和李典輔助他進攻。

那時候諸葛亮剛剛出山,尚未在軍中樹立威信。然而因為劉備對諸葛亮信賴有加,使得大家都並不服氣,尤其是關羽和張飛十分倨傲,不肯受命,於是諸葛亮拿起劉備送給他的佩劍與印信來號令三軍。此時的諸葛亮已經胸有成竹,他讓常勝將軍趙子龍故意敗退。因為博望坡的地勢十分逼仄,又有安林和豫山左右環抱,因此多林木,易於火攻。

諸葛亮明白夏侯惇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將領,定然會中計深入博望坡。到時候縱火燒斷糧草,亂軍心再引入援軍擊潰敵軍。於是諸葛亮獻計讓趙子龍只帶領很少的兵馬,故意敗退,再燃燒自己軍營,裝作無力與之抗衡的虛假表象。讓關羽和張飛各帶領一千人馬,埋伏在博望坡旁邊的林子裡,接應偽裝潰敗的趙子龍。並讓關平、劉封用帶火的弓箭和油桶火攻敵軍。焚燒物資,擾亂軍心。

當趙子龍節節敗退並假裝潰逃的時候,果然夏侯惇十分得意,決定乘勝追擊。然而副將李典一向以他的冷靜沉著、心思縝密著稱。他意識到局勢的不對勁,因為這裡的道路過於狹隘,這裡的林木過於茂盛,如果劉備採取火攻那麼局勢便不可挽回。然而夏侯惇卻並不聽從副將的勸告,繼續追擊劉備軍,果然在博望坡受到了關羽和張飛的伏擊,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死傷十分慘重。"獨眼將軍"夏侯惇此時只能大喊一聲,中計了,心急如焚。所幸有頭腦冷靜的李典的援助,才狼狽地逃脫離險境。而劉備的兵馬並不多,追擊的勝算並不大,所以也選擇了退軍。

博望坡以火巧攻,堪稱奇策,以此派遣兵力少,又起到了擾亂軍心的效果。此後荊州得到了暫時的喘息之機。然而另一方面,這場戰事中,曹操又加強了對劉表的警惕,而劉備的兵馬不足也未能佔得上風繼續北伐。此後,曹操轉移主力北上討伐袁譚和袁尚兩兄弟。這本是一個絕妙的時機。然而窩囊的劉表並不聽從劉備苦口婆心的勸說北伐。最後劉表死後,荊州還是丟了,成為了曹操的囊中之物。而看似當初在博望坡小勝一場的的劉備卻還是可憐兮兮地守著新野這個彈丸之地,難有出頭之日。

博望坡之戰一向被視為孔明登場後的第一場證明自己實力的戰役。從此劉備再也不懷疑他的實力,關羽和張飛更是對他刮目相看,軍中將士更是對他敬重無比,聽候調遣再無質疑之聲。然而歷史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博望坡的計策並不是諸葛亮想出來的,然而後人為了美化他的形象,又歸功於他的出山之作。在正史上是劉備的謀劃,在時間上,諸葛孔明更是在五年以後才被請出山。可憐劉備坎坷又窩囊的一生難得想出來的一個奇策,到頭來居然又被安插在別人身上。

小編認為,人們的慣性思維影響,忽略了人有聰明的 時候也有不明智的時候,並不是明暗分明的。而小說家為了塑造人物也會扭曲事實,關鍵是我們要仔細甄別,可以體會小說的跌宕情節和趣味性,也可以選擇繼續深入研讀史實。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四年前一場考古發掘,意外揭開武則天與諸葛亮之間或有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