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流傳最廣,最深入人心的歷史故事中,“楊家將”算是其中一個。“楊六郎鎮守三關”“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等等,那都是和遼國爭奪“燕雲十六州”。這個“燕雲十六州”與中原王朝的分界線,大概就在如今的雄安新區附近,也就是河北省的中部。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幽雲十六州”,“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燕雲十六州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地緣戰略價值巨大。
這十六個州,自從離開中原王朝,幾百年風風雨雨,日子顛沛流離。
失去燕雲十六州這個北部屏障,直接導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數民族的鐵蹄下,對宋朝的衰變乃至滅亡有著重大影響。
這十六個州的命運多舛,都是石敬瑭一手造成的。這個石敬瑭是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週五代當中的晉的皇帝。
五代十國時期很亂,不容易弄清楚的原因,就是像走馬燈一樣更換朝代。
這個亂世,其實是從“安史之亂”開始的。
唐玄宗末年,安祿山起兵反唐,這場戰爭引起了唐朝內部的大動亂,史稱“安史之亂”。雖然,戰亂最終得以平息,但叛軍殘餘部隊依然活躍在河北地區,形成藩鎮割據勢力。唐王朝在經歷戰亂之後,已無能力徹底剿除這些頑固勢力,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嚴重削弱了唐朝的力量,使昔日統一的盛唐王朝變得四分五裂。
同時,藩鎮割據勢力因為無法集中力量向唐中央政權進攻,只能在唐朝原有的體制框架內謀求各自的最大利益。河北地區分為范陽(又稱幽州或盧龍),承德、魏博三鎮,實際上已經脫離了唐朝的控制。
河北三鎮之一的幽州地區,戰亂頻繁,社會處於長期的動盪之中,節度使反覆更換,內部爭奪異常激烈。“自唐廣德元年(763年)李懷仙為幽州盧龍軍節度使開始,至後梁乾化三年(913年)李存勖攻佔幽州為止,在一百五十年內先後更換了二十八個統治者。”你瞧瞧,平均五年就換一個,比走馬燈還快。
762年,唐代宗命安史之亂的叛軍降將李懷仙為幽州節度使。幾年之後,李懷仙又被其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所殺,唐朝無力管制,只能被迫承認他們對幽州的控制權。三朱先後繼任幽州節度使之職,對唐朝只是表面上臣服。朱滔死後,劉濟繼任幽州節度使,不久之後,其子劉總弒父殺兄,篡奪了節度使之位。819年,劉總自請入朝,張弘靖繼任幽州節度使,但張弘靖的統治引起了幽州士卒不滿,士卒們又擁立朱克融為節度使。之後,幽州數次易主,唐王朝直到滅亡也無力阻止這一亂象。
“山後”(或稱“山北”)地區位於太行山北段偏西一側,此處地勢險要,關隘眾多,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同時,該地區長期以來是胡漢雜居的前沿地帶,民風彪悍,是各軍閥勢力擴充優質兵力的兵源地。在受到唐末軍閥混戰的影響之後,至五代初期,這些地方已經成為各個政權勢力競相爭奪的熱門地帶。
五代初期,在北方迅速崛起的契丹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而山後地區的混亂局面為契丹進一步滲透到中原地區提供了絕好的契機。一方面,各路軍閥的混戰,使中原地區無法集中力量有效地抵抗遊牧勢力的入侵,契丹趁此時機,屢次南下中原寇略;另一方面,中原地區的一些將領因為各種原因而求助於契丹,將契丹勢力拉入到這一亂局中。天佑十四年(917年),以“新州圍練使”總領“山後八軍”的李存矩強娶其部下盧文進之幼女為妻,盧文進怒而叛之,殺李存矩後亡入契丹,契丹收留了他。
契丹的勢力越來越強,多次南下,但以失敗告終,沒有獲得實質性的收穫,但“自此頗有窺中國之志。”而十六州的核心幽州是契丹“窺中國”的首選之地。阿保機病死,耶律德光新立,雖然,之前向中原索要幽州之事,以阿保機的暴斃而暫告一段落,但契丹並沒有打消攻下幽州地區的念頭。
907年,唐朝滅亡,朱溫篡唐建立後梁,911年,幽州節度使劉守光不顧眾將臣的反對,登基稱帝,國號大燕,改元應天。燕建立後,即不斷受到後梁李存勖(沙陀人)的攻擊。
923年,李存勖建立後唐。並滅掉後梁,到後唐末帝李從珂繼位時,大將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後來末帝開始對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謀自保。石敬瑭以多病為理由,上表請求朝廷調他往其它藩鎮,藉此試探朝廷對他的態度。
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為天平軍節度使,並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懷疑末帝對他起疑心,便舉兵叛變。後唐派兵討伐,石敬瑭被圍,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軍南下,擊敗唐軍。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冊封為大晉皇帝,認契丹主為父,自稱兒皇帝,然後向後唐都城洛陽進軍,後唐末帝在閏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後唐遂亡。沙陀人石敬瑭滅後唐後,建立後晉,當上了兒皇帝,這個兒皇帝很“孝順”,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從此,燕雲十六州落入了契丹之手,契丹人進入覬覦已久的幽州。直到元朝統一中原,燕雲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統治。
其實,“燕雲十六州”有一次迴歸的機會。這期間,947年,契丹得到了“燕雲十六州”十年之後,在華北平原的北部,站穩了腳,一天天強大起來,於是南下中原,攻佔了華北平原南部的汴京,契丹人的胃口越來越大,耶律德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遼,年號為大同。
顯德六年(959年),“燕雲十六州”丟失後的第十二年,後周世宗柴榮率軍攻遼,水陸並進,一個多月內收復瀛、莫、寧(天津靜海縣南)三州,以及益津關(河北霸縣)、瓦橋關(涿縣南)、淤口關三關。五月,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時,柴榮病了,因柴榮病重,後周班師回朝,六月十九日,柴榮卒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年僅39歲,英年早逝,史家稱讚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假如柴榮再多活十年,“燕雲十六州”收回,然後也沒有趙匡胤什麼事了,歷史必定改寫。重要的歷史人物,壽命長短,決定了歷史走向。
接下來,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北宋折騰了一百多年,“燕雲十六州”依舊在遼金手裡,苟活於臨安的南宋,更是窩窩囊囊,指不上了。
燕雲十六州在非漢族的統治者統治了455年(公元913-公元1368年)之後,公元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達、常遇春攻克大都,燕雲十六州得以重新併入漢人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