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978年,吳越國國主錢鏐將所部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五十五萬六百八十戶、十一萬五千一十六士卒,悉數獻給北宋,促成中華統一。一年後,宋太宗兩路出兵,一路拒止契丹救援,一路滅了北漢,北漢都城太原被夷為平地,人民生靈塗炭。

面對中原王朝,吳越和北漢為何作出了不同的選擇?其實,面對處於上升期的中原王朝,吳越和北漢自身實力都嚴重不足。當時吳越只有區區十三州八十六縣,北漢僅佔據山西中北部十二州,而北宋卻坐擁二百餘州上千餘縣。北漢不效仿吳越納土歸宋,原因在於北漢地處北宋與契丹之間,便於契丹出兵相救,北宋初年宋太祖兩伐北漢未果便因於此,而吳越地處江南,無法直接得到契丹的軍隊救援,只能歸附。

所以,收納偏安一隅小政權,實力原則是決定性的。這個實力不只是指中原王朝實力碾壓偏安政權,還必須具備拒止外部力量進行干涉的能力。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韓桓惠王:韓國滅亡的罪魁禍首,昏招百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