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3年,韓魏兩國交惡,年輕氣盛的魏安釐王選擇聯合趙惠文王,發動了對韓國的大戰,魏趙聯軍包圍了韓國重鎮華陽城。
韓釐王一面調集國內大軍馳援華陽城,一面向秦國求援,把持朝政的秦國相國、穰侯魏冉得知事情緊急,連忙親自掛帥,又以白起的主將,率軍救援韓國,史稱“華陽之戰”。
在這場大戰之中,白起輕裝簡行,僅僅八日便出現在了華陽戰場魏趙聯軍身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魏趙聯軍發起猛攻,全殲了十五萬魏趙聯軍。經此一役後,三晉皆元氣大傷。
同年,韓釐王去世,其子太子然即位。
說起這位太子然,那可不是一位一般的人物,他的名字叫韓然,或許沒有多少同學聽說過,但是說起他的諡號,很多人就會作恍然大悟狀了。
這位太子然便就是歷史上“貽笑天下”的韓桓惠王,也就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導致韓國滅亡的罪魁禍首!
那麼,韓桓惠王,都幹了些什麼蠢事,為何得以“貽笑天下”?
韓桓惠王乾的第一件蠢事:移禍大邦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遣名將白起率軍大舉進攻韓國,攻佔了韓國大片土地,其中就有韓國溝通本土與上黨郡的樞紐——野王。
韓桓惠王見上黨郡已成秦國的囊中之物,便想要做個順水人情,直接把上黨郡送給秦國,換取秦國退兵。可是,就在韓桓惠王的詔令送到上黨郡之時,上黨郡郡守馮亭卻將上黨郡轉交給了趙國。
韓桓惠王起初勃然大怒,而後想到此時必能將禍水東引,使得秦國將趙國列為主要的打擊目標,自詡為“移禍大邦,脫我存亡之危也”,便默許了馮亭的舉動。
結果大家也能清楚,因為此事,同為天下一流強國的秦趙兩國之間的決戰提前爆發,趙國更是元氣大傷,險些亡國。可是韓國又落著什麼好處了呢?
“好處”就是,在長平之戰的後期,韓國身不由己地捲入了這場大戰之中,黃河以北的要塞悉數被秦國佔領,國內要道也基本被秦國控制!
韓桓惠王乾的第二件蠢事:肥周退秦
奉行“術治”、不思腳踏實地振興國家的韓桓惠王見“移禍大邦”這一策略沒成功,就想著要再來一次。韓桓惠王這一次的目標放在了享國近八百載的周王室身上:
公元前249年,韓桓惠王主動割讓兩座城池給周赧王,希望周赧王能夠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號召各國組成聯軍,重創甚至是滅亡秦國。湊巧的是,這個時候楚考烈王也透露出只要周赧王發起號召,楚國必定響應天子號召,出兵攻打秦國。
周赧王見此,便以天子身份向國內富戶借債,隨後勒令西周公率領周王畿之中為數不多的將士前往會盟,到了會盟地點,韓桓惠王和西周公傻了眼——哪知道各國皆心懷鬼胎,真真正正抵達會盟地點的除了西周公率領的幾千士卒之外,便就只有作為東道主的韓國。
結果秦國出兵滅掉了西周國,又順手把挑事的韓國“教育”了一頓——韓國損失了十二萬大軍,又丟掉了大片國土,從此再無實力抵禦秦國進攻!
韓桓惠王乾的第三件蠢事:治水疲秦
韓桓惠王見“肥周退秦”之策宣告破產,還是不甘心,遂又想出了“治水疲秦”之策。比起前兩件蠢事,嗯,這件蠢事韓國沒有直接丟國土,也沒有損失將士,直接影響幾乎沒有,不過就是間接影響有點大——為秦國造就了一個水旱無憂的關中平原。
公元前246年,韓桓惠王派遣治水大家鄭國前往秦國,遊說秦王政君臣,調集民力在國內大興水利,企圖耗費秦國國力,使秦國不能從容地徵發大軍進攻各國。秦王政君臣並不是目光短淺之輩,他們看到了大興水利是“萬世之功”,遂暫緩了對各國的進攻,全力修築水利工程。
結果基本符合韓桓惠王預期——秦國因修建水利工程耗費了大量的國力,而後又發生了內亂,秦王政剷除了嫪毐、呂不韋兩大集團,國力受損,一時之間無力大舉進攻各國。可是,因此前大興水利,作為秦國腹心之地的關中平原成為了水旱無憂的“天府之國”,對秦國恢復國力提供了極大地幫助。
經過數年的蟄伏,秦王政於公元前236年命大將王翦攻取了趙國重鎮閼與,拉開了秦滅六國之戰的序幕,六年之後,韓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