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南歐巴爾幹半島上,曾經存在著一個區域性大國——南斯拉夫,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人口2300萬。在小國林立的歐洲,南斯拉夫算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雲突變,該國相繼分解為六個國家: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波黑、黑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原本一體的國家,紛紛“自立山頭”?

曾經強大的南斯拉夫

巴爾幹地區重要的戰略位置,使它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焦點

此地處於亞歐非三大板塊的要衝,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向南隔地中海和北非相望。從十九世紀起,沙俄便想通過此處得到前往地中海的通道,奧匈帝國則想南下亞得里亞海,英法也不甘落後,想在此獲得各自的利益。

十九世紀末在沙俄幫助下,塞爾維亞擺脫了已處於衰退期奧斯曼帝國的統治。獨立後的塞爾維亞,向南兼併了科索沃和馬其頓,但當時處於北方的伏伊伏丁那仍是奧匈帝國的地盤。

巴爾幹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戰後,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的統治崩潰。屬於戰勝國陣營的塞爾維亞,趁機同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斯拉夫區域合併為南斯拉夫王國,這也是後來南斯拉夫的前身。

二戰時納粹德國曾在此扶植了兩個傀儡政權,直到戰後,抵抗力量領導人鐵托元帥憑藉崇高的威望,重新將各個部分組成統一的南斯拉夫。

由此可以看出,南斯拉夫形成於近代,各組成部分並未經過充分的融合,隔閡依然存在,這也是日後分家的主因。

左側為鐵托

雖然同屬斯拉夫族系,但在宗教、文化習俗上,各區域存在較大不同

由於在歷史上,南斯拉夫長期被境外各勢力統治,造成了各地區的差異。比如受到沙俄影響的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植根於東正教,被奧匈帝國統治過的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信奉天主教,原奧斯曼帝國的管轄區波黑等地則有大批伊斯蘭信眾。

南斯拉夫多為山地,各民族分別聚居於獨立的地緣結構,維持著各自的信仰和習俗。

這種特殊的構成情況,造成南斯拉夫內部仍然是“各家過自己的日子”的狀況,並非是鐵板一塊。

因為鐵托是克羅埃西亞人,思想上更傾向於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這些天主教地區,對各族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主體民族賽爾維亞也因此受到打壓,甚至在此時期有人口占比下降的趨勢,這也加深了民族間的矛盾。國內各地區經濟發展差距過大,富裕的斯洛維尼亞可比肩發達國家,科索沃、馬其頓等地卻是歐洲最貧困的地區,兩極分化較為嚴重。

外部勢力的滲透起到了催化作用

鐵托執政時期,正是美蘇兩大陣營角力的“冷戰”期。處於兩大陣營之間的前南,因為奉行“不結盟”政策,成為了爭先拉攏的物件。誰都想將其“拉入夥”,又因對方的威懾,哪邊都不敢“先動手”,該時期也成為南斯拉夫發展的“黃金年代”。

1980年,維繫各民族關係的“總協調人”鐵托離世,積蓄已久的矛盾越發激化。

隨著前蘇九十年代初的解體,兩極平衡的舊秩序不復存在。前南作為“緩衝區”的意義不再,但其“偏紅色”的意識形態成為西方新的目標。自此,南境內各民族力量的爭鬥中,始終存在西方的影子。

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黑等國相繼宣佈獨立,也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戰火連綿,巴爾幹地區又重新成為了“火藥桶”。隨著科索沃被剝離,黑山另起爐灶。賽爾維亞重回原點,成了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小國。

現在的塞爾維亞又成內陸國

南斯拉夫的遭遇,也帶來了一個重要啟示:民族內部或是民族之間最重要的紐帶,並非是狹隘的血脈關係,而是思想文化、觀念上高度的同一性。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從武則天對太廟調整窺探武周政局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