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參戰方為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俄羅斯帝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西斯二世,三國皇帝均是御駕親征,所以又稱“三皇之戰”,是一場不朽的經典之戰。

第二次反法聯盟被拿破崙打垮後,法國成了歐洲霸主,義大利的一部分、西班牙、荷蘭、瑞士都在其控制之下。但和平僅僅維持了幾年,拿破崙就按捺不住了,沒有仗打他就覺得無聊。他決定渡海征服英國,征服了英倫三島也就同時能將其廣闊的海外殖民地納入自己的版圖中。拿破崙開始了大規模的造船計劃,夜日繼日地建造橫渡英吉利海峽所需要的各類船隻,並集結了20萬大軍,屯軍與英國遙遙相對的法國西北岸的布倫海港。

英國人嚇壞了,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組織起第三次反法聯盟,以破壞拿破崙的渡海登陸計劃。英國向俄、奧、瑞典這三國提出,英國不僅出兵,而且還會給各國提供助金,使各國能動員其有生力量。這三國平常對法國是敢怒不敢言,現在英國主動出頭,又是出人又是出錢,於是一拍即合,第三次反法聯盟組織了起來。俄國名將庫圖佐夫率10萬俄軍,奧地利老將麥克率奧軍15萬,另還有10萬俄瑞聯軍一起同時向法國邊境集結。

拿破崙得知訊息後,必須得在敵軍彙集之前趕到戰場發起進攻。他率集結在布倫的17萬大軍進行強行軍,僅20余天便趕到了目的地萊茵河畔,接連擊敗已先到的奧軍,並將奧軍主帥麥克及三萬士兵俘虜。

此戰役剛一結束,俄國名將庫圖佐夫帶著4500名的先頭部隊也來了,與潰逃的奧軍匯合在一起向後撤軍。拿破崙親率7.3萬人緊追要吃掉這股敵軍,他追擊的速度快得超乎想象。這種快是指拿破崙總能因地制宜的在追擊過程中對敵軍形成極具威脅的進攻,敵人只能拼命逃跑,不然就會被消滅。

但是大將繆拉在奉拿破崙命令切斷敵軍後路的過程中犯了嚴重失誤,致使預定目標沒有達成。庫圖佐夫沉著冷靜,在撤退過程中伏擊了法軍前衛一個師,幾乎將其全殲。而後順利支入維也納城。

拿破崙兵臨維也納城下。奧地利皇帝弗蘭西斯帶領著皇室成員棄城向北逃跑。與此同時,俄國沙皇亞歷山大親自率領的一支俄軍到了奧洛穆茨,奧皇及庫圖佐夫聞訊迅速向沙皇靠攏,一同進入該城。俄奧聯軍此時總數為8.6萬人,拿破崙是7.3萬人,法軍火炮的數量也不如聯軍。

拿破崙行軍到捷克境內的布林諾城時,在以東13英里處,有一個名叫奧斯特里茨的小村,約4000奧軍騎兵擋住了法軍前鋒的去路。拿破崙下令在布林諾就地紮營,組織防禦。

關於下一步作戰行動問題,聯軍內部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爭論。以聯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為首的一些將領,主張繼續後退,與已答應參戰的普魯士軍隊合兵一處再做決戰。而沙皇及聯軍參謀長和一些將領們,則認為拿破崙進行長途奔襲部隊疲憊不堪,而自己兵力優勢明顯,如果再繼續東躲西藏,那就太不像話了,應該對法軍轉入進攻。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拿破崙也擔心聯軍繼續後撤,他使出計謀,派使者前去要求進行談判。這在聯軍總司令部引起了一片歡呼,大家都認為,根據拿破崙的一貫為人,不到萬不得已時是絕不會這樣低聲下氣求人的。沙皇派人面見拿破崙談判,拿破崙繼續示弱,此人回去後把狀況一彙報,於是庫圖佐夫的意見徹底被否決,決定向法軍進攻。

1805年12月1日,聯軍分五路縱隊到達戰場後,迅速先佔領了普拉岑高地。聯軍從這個高地上可以俯瞰下面的法軍,觀察法軍的部署情況。高地以南結冰的湖水可以保護部隊的側翼,高地以西也是一條河,歌德巴赫河。

12月2日凌晨,東方剛剛發白,德奧聯軍分成六個縱隊向法軍陣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大會戰開始了。聯軍攻擊的主力在普拉岑高地以南,聯軍的衝擊非常猛烈,兩個小時後就攻佔了法軍的兩個陣地,再這樣下去就會貫穿法軍的整個防禦。為了保住陣線不被突破,拿破崙命令配置在該段第二線的第三軍迅速投入戰鬥,從西南方向突擊敵人的左側後方。由於法軍新銳力量突然實施猛烈的攻擊,聯軍被迫向後撤。

對於聯軍來說,南翼的進攻遭受一點挫折,部隊暫時撤了回來,完全是無關大局的情況。聯軍總司令庫圖佐夫對此是理解的。當時,庫圖佐夫儘管事實上已被剝奪了指揮權,但他仍帶領一個軍的兵力,穩坐在普拉岑高地,靜觀戰局的進一步發展,等到了關鍵時刻再把這支部隊拉上去。可是沙皇卻按耐不住了。他看到聯軍主力的攻擊受挫,進攻部隊開始出現後退現象,沒有徵詢庫圖佐夫的意見,便命令普拉岑高地上的這個軍前去增援南翼,以保障南翼聯軍的右翼和側後的安全。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西斯二世

拿破崙遠遠地看見聯軍從高地上撒了下來,他明白自己一直等待的戰機終於出現了。此時是上午九時,他立即命令兩個步兵軍、騎兵預備隊以及擲彈兵師向高地發起進攻。此時高地上只有俄軍帝國近衛軍和聯軍的兩個師,法軍向山頂進攻,聯軍與之展開激烈戰鬥,但沒能抵擋住法軍的進攻。沙皇亞歷山大和奧皇弗蘭西斯不得不在近衛軍的掩護下,放棄有利據點逃跑下山了。法軍佔領高地後,拿破崙又派出預備隊和自己的禁衛軍也過來掩護這個地區。

亞歷山大這時才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策,他在庫圖佐夫的協助下,下令將所有預備隊調上來,決心要奪回這一高地。雙方的騎兵進行了非常猛烈的衝殺。在反覆爭奪中,聯軍一度重新登上了高地,幸虧法國禁衛軍的輕騎兵及時趕到,又被迫退了下來。爾後,俄軍再次投入騎兵,進行更猛烈的反撲。正在千鈞一髮之際,法軍近衛軍的重騎兵趕到,從俄軍側翼衝殺過來。中午11時左右,俄軍終於再也無力對高地進行反撲了。

法軍的炮兵在該高地展開後,架起了所有的大炮,然後法軍全線轉入進攻。位於南面的聯軍主力完全暴露在高地上的法軍火力之下。

到了下午兩點半,俄奧聯軍已被法軍完全分割成三個分散的陣營,聯軍開始拼命地撤退。整個聯軍的潰散勢不可擋。就連弗蘭西斯和亞歷山大的隨從人員,也都顧不得皇帝的安危而把兩位至尊丟在路上,各自逃命去了。奧皇和俄皇眼見全軍潰敗,也慌忙逃竄。黃昏時分,亞歷山大像得了瘧疾一樣全身發抖,他已經不能控制自已,哭了起來。幾千聯軍士兵試圖從結冰的湖面上逃跑,法軍對準冰面不斷炮轟,幾千士兵全部葬身湖底。激戰之中,聯軍總司令庫圖佐夫腿上受了傷,一瘸一拐地逃跑,差一點當了法軍的俘虜。

到了夜幕降臨時分,聯軍終於退到了安全地帶,一切都結束了,廣闊的平原上佈滿了聯軍的屍體。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史稱“三皇會戰”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以法軍的輝煌勝利告終。俄奧聯軍死傷近3萬,損失大炮155門。

12月4日,拿破崙與奧皇弗蘭西斯在距奧斯特里茨3公里的一座磨坊裡舉行了會晤,奧皇提出休戰,拿破崙當即同意。12月26號,法俄奧三國簽訂了《普萊斯堡條約》,結束了第三次反法聯盟。此條約使奧地利(神聖羅馬帝國)喪失了義大利和德國的大部分領土,弗蘭西斯本人僅僅保留奧地利皇帝的頭銜。這樣,歷經844年的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壽終正寢。神聖羅馬帝國皇權標誌三件套“皇冠,金蘋果,權杖”等皇帝的信物現保存於奧地利。

奧斯特里茨戰役之後,法國掌握了歐洲大陸的控制權,成為歐洲霸主,開啟了拿破崙從此達6年之久的極盛時期。

拿破崙為了紀念這次了不起的勝利,讓人設計和建造了一個雄偉的建築,它就是法國現在舉世著名的“凱旋門”,又被稱為“雄獅凱旋門”,奧斯特里茨戰役和拿破崙另外領導法軍將士所取得的九十五次勝利被銘刻其上。它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同時也是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巴黎四大代表建築之一。

恩格斯曾說:“奧斯特里茨被公正地認為是拿破崙最偉大的勝利之一,它最為有力地證明了拿破崙的無與倫比的軍事天才。”

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宋育仁曾經“瘋狂”的想法:打到日本本土。可惜被慈禧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