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很多人瞭解忽必烈是他以一己之力,創立了一個屬於蒙古族的文明輝煌,自古以來草原民族一直被中原人所排擠,被稱為蠻夷族人。然而在13世紀初期,忽必烈帶領精兵悍將打下了屬於他們的元朝天下——元朝的疆土,也成了歷史上最大的疆域,擁有最遼闊的土地。

曾經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東邊太陽昇起,西邊太陽便落下了

元朝是歷史上少有的盛世,經濟強大,國富兵強。歷史上除了秦始皇外,大概也就忽必烈深得人心。畢竟這樣的一個人物不僅可以做亂世梟雄,還可以做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

12世紀初期草原各部還在混戰中,也正是因為草原的各部混戰,才讓宋朝有可乘之機,能夠將南宋建立。一天小孩啼哭響出了草原,雖然他的出生沒有帶來多少風雨,可這個少年長大後,將整個草原攪動的天翻地覆。

統治者應該是文武雙全

忽必烈的出身,其實也就註定了他以後的成就,他自幼生於草原,長於草原,齊射之術更是不在話下。 那時候的社會,流行聯姻,忽必烈的母家是蒙古族一個強大的部落。從小,忽必烈和兄弟們就在穆家嚴厲的教導下成長,雖然被母親帶著吃苦受累,但也讓他們躲過了很多是非。

那時候的天下,還是成吉思汗的天下,忽必烈幼年時期便失去了父親,跟著母親哥哥一起在母親家族長大。

母親的母家是一個強大的家族,強大且有韻味,底蘊十足,所以在成吉思汗逝世後,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權力之爭。也間歇性地保護了這母子三人,之後又因緣際會,認識了一位遊園的通曉儒家的行僧。

1.儒家思想領導

行僧看中忽必烈好學,想將自己一身本事系相傳教。忽必烈的求學精神感動了這位遊雲行僧,他對忽必烈言傳身教,將自己多年所學,盡數相交。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次的奇遇,才讓忽必烈以後定奪天下時,有更多的才學得以施展。

此後雪樓記中記載行僧對忽必烈講得失,舉賢錯往,以尊主避民以為佛法之要,書之於此。

忽必烈問祈願佛法之中有安天下之法乎,興森建議求天下之大賢,則問以古今,治亂興亡之事”。僧人向忽必烈傳授的佛法“要以其實也是能者,兼具天下達者,四通八達”。忽必烈的一句“安天下之法”的要求,說到了僧人的心尖上,僧人建議他選賢舉能誰能安天下之亂。

宋朝末期,邊關時常交戰,遠在蒙古的忽必烈自然也深受其害。都說亂世出梟雄,忽必烈也算是這亂世中一個起來的梟雄。年少喪父隨母親居於人下,讓他有了隱忍大度,後來又認識了儒家大能遊學僧人,讓這個不甘於平淡的少年更多了幾分看透天下的局勢感。

2.達則兼濟天下

後來忽必烈求著僧人講了很多儒家學說,這是他最早接觸儒家併成了最早接觸儒家的一個蒙古人。

此後忽必烈開始推崇禮樂法度等等。也正是推崇儒家學說才有了重組治國的想法,他希望自己能像李世民一樣,達則兼濟天下。於是開府建衙,籠絡各方奇能異士,忽必烈好訪問前代帝王事蹟,聞唐文皇為秦王時,廣延四方文學之士,講論治道,忠治天下。忽必烈也希望自己能像唐秦王時一樣,廣邀四方文學之士,奠定天下,這也為他的以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當時忽必烈母家被封為大漢,正是被封為大汗,忽必烈才能一展拳腳,他的兄長蒙哥繼位大漢,也讓忽必烈有了一展拳腳的機會。蒙哥希望忽必烈輔佐自己,但忽必烈轉身離開大漠,避開了漠北的權利之爭。

而後蒙古滅金,這位大漢的親弟弟自然也有不少好處,忽必烈分封到了自己的土地,於是開始以儒家思想治理等地。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治理其中有過磕絆,但到底很有成效。蒙哥這邊開始忌憚起了自己的親弟弟,於是蒙哥解除了屬於忽必烈的兵權,甚至蒙哥南征,南宋也不讓忽必烈隨其征戰。縱然有這樣的猜忌,忽必烈也選擇隱忍,畢竟他曾經受到儒家思想教育頗多,可忽必烈志不在此,身邊門客便對忽必烈建議“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取蒙哥的信任”

這個計謀雖然有風險,但卻是良策,就這樣忽必烈與蒙哥之間的猜忌才結束,也換回了忽必烈親征南下的機會。

1.麾師南下

1258年,忽必烈起兵南下,一邊征戰,一邊收能人異士在麾下,直到蒙哥戰死的訊息傳來,忽必烈才即為大漢,一路披荊斬棘直接南下,拿下南宋,定都大都。國號稱元

他的成功主要兼用了各族的多元文化,這些文化對當時的元朝是一個統治性的,也正是因為這些思想文化的影響,使蒙古族也有了征服世界的衝動。而忽必烈為實現征服世界的抱負,向緬甸,日本,爪哇等國家發動軍事戰爭最後失敗而告終,但這一系列的對外戰爭也對當時的亞洲有著深遠的影響。

2.經濟文化交流

一方面戰爭給了中國內部和鄰邦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當時的元朝,國內民眾家破人亡,連年天災也導致了當時元朝國庫空虛,最後走向了滅亡,這對當時鄰國也有深遠的影響,鄰國民眾一方面要發展經濟,另一方面又要抵禦外敵,他們也同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忽必烈發動對日戰爭,前後經歷三次戰爭,最終都沒有將日本這個渺小的國家收入麾下。

究其原因也不過是忽必烈沒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人都說天時地利人和,忽必烈沒有佔了天時,每次發動對日戰爭到緊要關頭時,必然會有一場龍捲風,恰到好處地將忽必烈的大軍刮退。此後日本對臺風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認為這是神風,也正是因為這些神風讓他們免受敵人侵害。

忽必烈沒有拿到緊要的條件,於是開始向北輸出,一路走過俄羅斯亞歐大陸

3.各國文化交流

忽必烈的這些戰爭對鄰國造成很大的影響,卻也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但元朝的戰爭加強了中國內地和邊疆地區的一些聯絡,也讓中國和亞洲各國之間有了經濟文化的交流。

古時候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都屬於內部團體,中國有自己的經濟發展,從沒有像元朝時那樣混亂,混亂之中,又將各國的文明經濟透過戰爭帶到了其他各國,也帶動了中國周邊各國的經濟發展,使中華文化更加多元化。

一個國家的強大靠的是人民,一個民族的強大靠的是一個偉大的領袖,當時的南宋國富但民弱,只能提供歲幣夾縫求生,百姓貧富差距大,以至於南宋國土面積一再縮小。南宋皇帝愛民如子,朝廷更是紀律森嚴,太過崇尚儒家,重文輕武,國富兵強的時候自然邊關不敢來犯,一旦國土動搖自然群起而攻之,這就是北宋變南宋的過程。

恰好這也是南宋變元的過程,蒙古族一直在歷史上很有名氣,他們在歷史上被稱為突厥蠻夷,他們驍勇善戰,如果不是他們內部問題大概不用等到元朝

4.儒家文化傳到各國

以前的蒙古其實比現在的內蒙古更大一些,連上週邊的蒙古國統稱為蒙古。忽必烈在一統蒙古國之後揮師南下。打破了當時與宋朝的僵持局面,南宋徹底土崩瓦解後,忽必烈又帶著軍隊一路北上。

據不完全記載,忽必烈最鼎盛時期,國土面積達到過2000萬平方公里。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領土面積,然而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中國的文化傳承幾千年,一直流傳到現在,各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文化傳承相融交錯的時候,必不可免的會發生衝突。

戰爭給國家帶來災難的戰爭,也給國家帶來無限的希望。那段時期雖然苦不堪言,可得到了文化大交流的機會,忽必烈帶著中國儒家文化向世界各地傳道受業。直至將中華文化傳向歐洲大部和亞洲大部。

結語

馬可波羅曾在遊記中記載,中國當時也算日不落帝國,東邊太陽剛剛升起,西邊太陽已經落下。忽必烈帶領大軍。南征北戰,一路披荊斬棘,而整體經濟文化發展,也隨著戰爭帶來無限的希望。都說槍聲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一點沒錯,馬可波羅的遊記中記載,當時元朝修建運河,將運河完善休整,促進了整體南方和北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促進南北方經濟文化交流的同時,也帶著南北方的經濟文化,走向了俄羅斯大部和歐洲少部分地區。本土國內出產的瓷器布匹絲質,也隨著元朝戰爭的開啟,走向了各個國家,也讓他們見識到了真正的緙絲工藝以及無數精美的瓷器

戰爭帶來災難,但戰爭也帶來希望。元朝的戰場更多的是向外擴張,他帶動了人民富裕發展,也帶動了各國文化的交流,雖然最後元朝土崩瓦解,可絕不僅是領導者的問題,也是當時的社會本不容許無數經濟文化交流。

無論怎麼說,忽必烈對歷史的影響是巨大的,他開創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王朝、一個真正的盛世,雖然這段時間並沒有維持多久,當時的民眾也苦不堪言,可歷史上元朝的貢獻並不小於唐宋。

參考文獻:

《元史》

《元朝水路對經濟發展影響》

《馬可波羅遊記》

《宋史》

《雪樓記》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年羹堯駐守西北無人能踏進半步,為何雍正默許嶽鍾琪列罪處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