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來,人們還在追思、懷念西楚霸王項羽。歷史上眾多的英雄人物中,他永遠屬於最高的那一檔,在後世人們的心中無可替代。中國人常以成敗論英雄,唯獨項羽是敗亦能稱雄的人。劉邦戰勝項羽建立了偉大的漢朝,開啟了我們漢民族的融合,無疑功勞巨大,可在百姓的傳誦中他卻從來及不上項羽。劉邦有多成功,後人就對項羽有多懷念。
對打敗項羽的劉邦,中國人常把其貶為無賴小人,說他勝之不武;哪怕同時代的軍事天才韓信,成功逼死了項羽,後世眾人也很少稱讚他英雄了得。中華五千年發展歷程中,以武功殺伐而王霸天下的獨項羽一個,他的輝煌雖短暫如流星,卻留給後人無法複製、猶如恆星般的永久光芒。
《楚漢傳奇》劇照 何潤東飾演霸王舉鼎
我們愛慕項羽的神奇武功,他滿足了我們普通人獲得超能力的幻想。《史記》記載他起事前的學習經歷:“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我們看到這裡做個評定的話,一定也會認為項羽是個不能腳踏實地的不學無術之人,是個未來不堪大用的普通人。
《楚漢傳奇》劇照
但歷史卻給我們開了個玩笑,不熟兵法的項羽,卻戰無不勝;不學武藝的項羽,卻無人能敵。若不是上天給了項羽超能力,他怎麼能“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不甘平凡的我們肯定也曾幻想著能如項羽般得到上天眷顧,天賦異稟,成為戰場上縱橫吟嘯,古今無雙的勇武之人。
《楚漢傳奇》劇照
我們驚歎項羽的快速崛起,他實現了我們普通人登上人生巔峰的夢想:“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一朝得勢的項羽,活得更加自我,他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也不在乎別人怎麼對待他,不服就打服,打不服就滅掉。快意恩仇、恣意妄為、不受約束、不懼生死,一切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完全活出了我們所達不到的灑脫境界。
《楚漢傳奇》劇照
我們喜歡項羽的真性情,他那與生俱來的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感染著我們每個人,他是女人心中的偉男子,男人心中的大丈夫。《史記》中真實記載了他的故事,他的行為,他有著我們普通人相同的情感,有著我們年輕人相同的缺點,在他權勢越大越能掌控一切時越加明顯:
《楚漢傳奇》劇照
一、愛憎分明、率性而為。
《史記》中韓信、陳平等人對項羽的評價是相互矛盾的,寫過《圍城》的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彙總而言說到:“‘言語嘔嘔’與‘喑惡叱吒’,‘恭敬慈愛’與‘傈悍滑賊’,‘愛人禮士’與‘妒賢嫉能’,‘婦人之仁’與‘屠坑殘滅’,‘分食推飲’與‘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逢;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兩手分書,一喉異曲,則又莫不同條共貫,科以心學性理,犁然有當。”
很多意思相反的詞彙都用在了項羽身上,看似極不合理,卻很好地把項羽的性格和心理展現在大家面前。這些用詞的自相矛盾恰恰突出了項羽強烈的愛憎心,對敵人兇狠殘暴,對朋友和善友愛。在項羽短短數年王霸天下的征戰殺伐中,有很多對敵殘暴的記錄,《史記》明確記載的就有五次大屠殺、縱火大掠:
1、項羽第一次屠城坑殺是在潁川郡的襄城,“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
《楚漢傳奇》劇照
2、在襄陽坑殺事件兩個月後,項羽在城陽第二次屠城,“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
3、一年多後,項羽第三次大屠殺,活活坑殺秦軍降卒20餘萬:“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楚漢傳奇》劇照
4、其後僅隔數月,項羽入關“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去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這第四次大屠殺大劫掠大焚燒,開了後世暴亂焚燒都城的罪惡先例。
《楚漢傳奇》劇照
5、成為西楚霸王后,項羽征討齊王田榮,又有了第五次屠殺:“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阬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
一旦被項羽視為敵人,無疑將承受他非常殘暴的對待。但對當時普通百姓不加區分的傷害,對投降士兵毫無理由地任意坑殺,則是完全不可取的。
《楚漢傳奇》劇照
二、年輕氣盛、不服就幹。
看見秦始皇巡視威儀,他大膽不羈,勇敢說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壯語,而且說到做到;
《楚漢傳奇》劇照
承受楚懷王打壓,宋義制約,他沒有忍氣吞聲,而是英勇反抗,以一己之力殺死宋義,成為掌控所有楚軍的真正統帥;
《楚漢傳奇》劇照
秦軍挾消滅項梁之餘威,圍城鉅鹿,在諸侯畏首觀望之際,他沒有選擇退縮自保,而是敢於以少勝多,以破釜沉舟的決死之心贏得鉅鹿決戰,從此號令諸侯;
《楚漢傳奇》劇照
50多萬諸侯聯軍佔據彭城,他沒有將寡兵微的考量,而是進攻再進攻,豪氣凌雲地帶著3萬精兵打殘了聯軍,追得劉邦三次拋兒棄女;
《楚漢傳奇》劇照
三、沒有政治套路、不玩陰謀詭計。
毛主席說過,劉邦是政治家,而項羽不是,這一點從項羽平定天下後對眾多諸侯王的分封就可以看出來。項羽共封了19個王(包括他自己),一個帝(義帝楚懷王),他封王的標準既不是按功勞、也不是按才幹,封地的好壞也是親疏有別,沒有政治套路,也沒陰謀詭計,只有簡單的佈局,直來直去。他不封自己的項氏族人,也不封他的手下大將(龍且、鍾離昧等)。他不需要親朋好友為王來保衛他,也害怕給了他們權力會造成私慾膨脹,甚至反目成仇。
項羽封劉邦為漢王是情非得已,只是履行楚懷王先入關中為王的約定。其他的封王除了九江王英布和衡山王吳芮確實有些實力與知名度外,剩下的全是些實力平庸之人。齊國的實力派田榮,常山王張耳的過命兄弟陳餘、手擁上萬武裝的彭越等真正有實力有能力的人都沒有封王。
《楚漢傳奇》劇照
項羽對有才之人心懷忌憚,不敢大膽任用,授予權柄,其實基於很簡單的想法:秦朝已經覆滅了,天下都已止戈,再弄些能幹的文臣武將去做諸侯王,那豈不是又難以太平了嗎?面對一群庸碌無為的小王小將,項羽不需要陳平幫他搞陰謀詭計,不服就直接滅掉;如果用了韓信,誰又保他不成為第二個劉邦呢?
《楚漢傳奇》劇照
鴻門宴上不殺劉邦,項羽是礙於情理,惑於道義。另一方面,當時的劉邦已經50多歲了,這個年紀在那個年代已算是等死的老人了,項羽安排他到偏僻的巴蜀封地,就想著讓他好好養老就行了,他再有能力還能蹦個幾年?項羽封了章邯等三個秦朝降將為關中王來制約劉邦,卻不曾想到他們因為手下20萬秦軍降兵被自己坑殺,早就失去了關中的群眾支援,難以發揮作用。
《楚漢傳奇》劇照
看似一切都安排得很好了,西楚霸王項羽,威懾諸侯,號令天下,本以為可以從此太平了。可錯就錯在有了劉邦這個變數,這老小子不好好在封地養老等死,50多歲了依然折騰不休,完全出乎了所有諸侯王的意料,也打亂了項羽的安排。劉邦這一鬧騰,直把項羽平息群雄紛爭的努力,變成為他作了嫁衣,這不能不讓人為項羽悲嘆。
《楚漢傳奇》劇照
四、驕傲自大、兒女情長。
有人勸說項羽關中肥沃,地理優越,有山河為屏障,可以在此成立帝業,他卻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革命還沒完全成功,事業根基還不穩定,就想著要衣錦還鄉了,回家顯擺了。
《楚漢傳奇》劇照
陷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境地,項羽仍鐵骨錚錚,從不言敗,可面對虞姬的刻骨柔情,卻難捨生死別離,兒女情長。
《楚漢傳奇》劇照
西楚霸王項羽就是這樣情感豐富、個性鮮明,得意時不可一世,失意時也絕不低頭。他敢作敢為,從不掩藏自己的愛,也從不掩飾自己的恨,憑一己之力馳騁天下,開萬世未有之英雄壯舉。他活出了我們年輕人的風采,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里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楚漢傳奇》劇照
我們懷念他,是因為他本可以承受我們更多的期盼:既做亂世英雄,也成治世明主。我們憐惜他,是因為才30歲的他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去成長蛻變,他卻相信“天亡我”而慷慨赴死,放棄努力!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歌頌項羽的這首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堪稱項羽一生經歷的最好註腳,卻也傾述著我們無盡的遺憾。
年輕人的世界不該有失敗說,青年項羽只要願意努力堅持,一定有機會去贏;當烏江亭長勸項羽渡江再度重來時,他不該為無顏見江東父老而倔強地選擇自殺。
《楚漢傳奇》劇照
項羽的故事不會落幕,他那寧可無愧同死,也不肯慚愧獨生的英雄形象,將永遠留存在世人的追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