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言

在中國古代一直存在著蠻夷之爭,在中原大亂的時候,許多少數民族都南下進攻中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兩晉時期的五胡亂華,少數民族的拓跋氏進入中原建立王朝,但是國家到最後還是歸於一統,隋朝皇帝有奉中原正朔,將少數民族打退,建立名正言順的中原王朝,受到萬民青睞。

但是無論怎樣與少數民族相交,皇族還是避免不了和親的命運,無論是強大如漢唐,也有南宮公主、文成公主前去和親,而和親雖然能夠增加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但是也是對於女性地位的藐視。

而在歷朝歷代之中,除了明朝之外,只有宋朝是堅決不和親,如果說明朝是因為自身國力強盛,身邊沒有強國環視,那麼宋朝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不和親呢?

強烈的民族偏見

宋朝自從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改革官制之後,在外領兵的將領與手下計程車兵也並不熟悉,於是也就造成了軍事實力相較於西夏、遼等國家較弱,於是也就產生了政治上的不對等。

由於自古以來傳統的夷夏觀影響,漢族人打心眼裡看不上蠻夷之人,因此對於契丹、女真等部的人都有一些藐視,認為他們尚未開化,不能與中原文化相抗衡,而宋朝人對於那些少數民族的蔑視已經深入骨髓,許多文人都在詩詞之中透露出這樣的想法,就連司馬光在編纂《資治通鑑》的時候也將這樣的想法寫入書中。

強烈的民族偏見是大宋拒絕與遼和西夏和親的原因之一。宋朝自認為是天朝上國,是禮儀之邦,與異族和親是十分羞恥的事情,並且還將和親之事與倫理道德掛鉤,得出了和親辱國的結論,在加上與遼國談判的時候遼就要求與宋朝的公主和親,這讓宋朝君臣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極大的打擊,於是要求不和親也說的過去。

強大的經濟實力

在宋太祖趙匡胤時期,宋朝其實已經暫時安定下來了,但是由於周邊的遼、西夏等國對於宋朝虎視眈眈,於是趙匡胤也曾發兵滅遼,但是無功而返。

宋太宗趙光義時期,也曾對遼國進行大面積的軍事行動,但是也沒有成功,只在宋真宗時期與遼國進行戰爭,雖然戰勝,但是還是簽署了澶淵之盟,宋朝每年要向遼國給予歲貢,而這份盟約卻換來了宋遼之間四十年太平無事,兩國之間互市,邊境百姓和樂安康。

而宋朝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軍事實力雖然不敵,但是經濟實力超群。由於宋朝自建立之後為防止出現唐末時期的藩鎮割據現象,於是實行“強幹弱枝”、“守內虛外”的治國衛邊策略,這就直接導致了宋朝邊防力量相對較弱,使宋朝在面對少數民族進攻時力不從心。

但是,宋代時期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任何一個時代都難以企及的,南方地區的農業手工業等飛速發展,航海造船業也出現新的高潮,而宋朝強大的經濟實力就是宋人拒絕和親的頂樑柱,更何況一場戰爭所需要錢財數量是巨大的。

而歲幣、納貢僅僅是一小部分,更何況少數民族要想公主下嫁和親,僅僅是因為想從宋朝這裡多拿一些錢財而已,這對於宋朝來所簡直是九牛一毛,於是也就不用懼怕少數民族和親。

程朱理學影響

在兩宋時期,程朱理學開始興起,使傳統的夷夏之防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而且由於宋太祖大肆打壓武將,所以導致文臣地位相對比較高,人們的思想也相對比較開放,再加上五代十國所產生動亂的影響,人們的思想受到各個民族思想的大碰撞。

自從西漢“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文化的思想逐漸擴大,哪怕後來兩晉時期佛教傳入以及本土道教的發展,也難以阻礙儒家文化的步伐,於是在兩宋時期,漢人的民族觀念更加強烈,於是程朱理學開始興起,因此也就造就了宋人重人格、崇尚氣節的時代意識。

因此,兩宋時期有不少士大夫將和親與道德倫理相對立,認為這樣有失體面,因此宋朝在於其他外族國家議和時寧願多給金帛財物,也不願意公主和親,在宋朝君臣心中,割地雖然喪權辱國,但是和親更有失體面,而宋就是這樣一個看中臉面的朝代。

士大夫的文人情懷

宋朝是文官的天堂,由於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武將奪權,於是積極任用文臣為知州,武將不參與管理,而且在中央還將軍權徹底做到三權分立。

而將軍只有透過皇帝的命令、兵部的調令以及戶部的支援下,才能調動兵馬,要不然將軍不能調動一兵一卒,正是由於武將式微,所以才導致文官士大夫崛起。

自唐朝以來,科舉制就形成定製,但是又分為明經和進士兩個科目,到了宋朝,直接取消明經科,只考進士,而作為讀書人即使出身低微,也能透過科舉考試獲得一官半職,甚至成為封疆大吏,獲得較高的政治地位。

而文人一向以解救天下蒼生為己任,在面對蠻夷侵擾、為保證一時安樂而將女子送入蠻荒之地,靠女子來換取和平,這也是他們的自尊所絕對不允許的。

在兩宋時期,和親的話題基本上沒有停止過,但是文人士大夫都持堅決的反對意見。同時也是由於文人掌握著朝中絕大部分權力,於是皇帝也不能對他們的言論進行擱置。

輿論的影響

在宋朝已經出現了小報的的輿論傳播方式,小報出現於北宋末年,盛行於南宋,是宋朝內憂外患的產物,宋朝小報的出現讓人們有了更多的渠道瞭解時事,進而表達自己的意見。

由於受到傳統理學的影響,在瞭解到朝廷對遼國、金國、西夏等國的和親態度之後,國內一片譁然,對於和親更是反對,民間反對之聲高起,宋朝作為一個開明的政府,他們深知老百姓的意見十分重要,於是哪怕有和親的想法也要擱置下來。

少數民族沒有和親的慾望

其實宋朝不和親最重要的一點是遼、西夏等國並沒有必須和親的慾望,自從公元960年北宋朝廷建立,到1279年南宋滅亡,宋朝享國三百餘年,在這段時間內,宋朝邊疆不斷受到其他少數民族國家的侵擾,而在多次交戰的過程中,宋朝總是落敗。

作為戰敗方的宋朝總是不可避免的做出一些賠償,正是由於宋朝內部堅決的不和親政策,以及少數民族國家對於和親態度並不強硬,於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也就都不是問題,於是宋朝也就不需要和親。

換句話說,一旦遼宋之間作戰,遼國戰勝,以勝利者的強硬姿態要求公主和親,否則就將蕩平大宋,那麼宋朝還能堅持不和親嗎?

總結

宋朝堅持不和親,不得不說是對民族氣節的一種表現,但是由於宋朝內部環境複雜,國內經常出現農民起義,而且對外強敵環伺,沒有和親,也就相當於沒有話事人,一旦兩國開戰,難保其他國家不會過來分一杯羹,而遼與西夏相互結親,兩國休慼相關,也能榮辱與共,對於這一點,宋朝就要落下風了。

參考文獻

《宋史》

《資治通鑑》

《中國通史》

7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在曹操和劉備去世之後,孫權為何沒有趁機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