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約至今4000年前亦或者4500年前,華夏出現了五穀之一的小麥。傳聞之中小麥似乎是從絲綢之路上傳來的,有也可能是是通過蒙古草原,亦或者沿海而傳來,到現如今史學之說眾說平平。好吧不管怎麼樣小麥作為我國從古至今的五穀之一,它的重要性不需多言。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饅頭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和麵粉(小麥),如今饅頭作為我國的主食之一,可以說每個人都吃過,那你們知道它的由來嗎?我們一起去研究和了解一下。

一、饅頭的前身是“餅”

事實上,我在查詢資料的是時候看到有人說在小麥剛傳入我國之時,那時候的烹飪方法還是就一種好像就是煮粥吃,當然對於是否就這一種吃法我也沒有找到具體的資料,也就是道聽途說,不過我不是特別認同,而且我還是找到了一篇文章

麵粉的出現也成就了其中一種食物,對於這種食物我們去檢視資料的時候發現在我國古時候似乎只有一種稱呼,那就是"餅",對於餅我所能找到的最早記載是在戰國墨子和魯陽文君所說的一段對話中。

原文:見人之作餅,則還然竊之,

翻譯:但是他看見人家做餅,就急忙去偷竊

-----選自墨子耕柱

而對於“餅“的簡紹,東漢劉熙在《釋名》一書中解釋說過:

原文:“蒸餅,餅並也,溲麵使合併也。”

翻譯:“以面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

----東漢劉熙《釋名》

大家可以看到“蒸餅”二字,而且查閱資料後還有這樣的一段記載,“蕭子顯在《齊書》中記載,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即"入酵面中,令鬆鬆然也"。那其實這蒸餅就是和饅頭差不多了。可為什麼還會有“饅頭”的 稱呼呢?我們慢慢來研究。

二、饅頭叫法的由來

據傳饅頭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三國演義》中講述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於是命人殺羊宰豬,包成麵糰,投於水中以示供奉。後來民間習慣此風俗。這大概是“饅頭”的起源。“饅”通“蠻”,“饅頭”即意為“蠻頭”。

----選自百度百科

好吧這好像就是在講神話故事,但其實在仔細地尋找資料中我在發現“ 宋代·高承的《事物紀原·酒醴飲食·饅頭》”中記載中說到

“稗官小說雲:諸葛武侯之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一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向之,為出兵也。’ 武侯 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麵,象人頭,以祠。神亦向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

----宋代·高承的《事物紀原·酒醴飲食·饅頭》

還“清朝的《談徵》”也有類似的文章。所以好像饅頭這個叫法真的是諸葛亮發明的。

三、總結

其實對於饅頭本身而言,我覺得它很早就出現在了,亦或者在小麥剛到我國不久後,先人就靠他們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為我們這些後人留下了這一寶貴的知識和可以繼承了幾千年的華夏主食,不過那時候應該是叫“餅”,到了三國時期忠武侯諸葛亮在先人的智慧下提出了將麵粉做成“蠻頭”當祭品,後來慢慢的“蠻”變成了“饅”也成為了我們所說的饅頭。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元宵湯圓本是一事,民間傳說中是因為袁世凱才有了兩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