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上,“北狩”的皇帝只發生在宋朝和明朝,但結局不同讓人感慨萬千!
宋朝的宋徽宗和宋欽宗,是在國力日益衰落情況下,被金兵俘虜,之後落得客死他鄉的悲慘命運。明朝的英宗率大軍親征被擄。經歷起伏跌宕,歷經磨難,奪門之變,重生再造,再登皇位。
土木之變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刺部落首領也先,遣使兩千餘人,借貢馬為由嚮明朝廷邀賞。當時把持朝政的大宦官王振,發現瓦刺虛報人數,因此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原定馬價的五分之四作為懲罰。瓦刺藉機製造事端,於同年七月也先親率大軍,嚮明大同周邊地區進行騷擾,明軍迎戰,一敗再敗,戰報傳到京師,英宗朱祁鎮在王振慫恿下,帶領當時名震天下的100多名文武重臣傾國而出,率領50萬精銳,向大同進發,八月初一到大同後,由於前方戰況是屢戰屢敗,軍心動搖,再加上當時大同地區天氣惡劣,連日大風急雨,八月初三(兩天之後)下令班師回京,途經土木堡,被瓦刺兩萬多騎兵追上,擊潰,英宗本人於土木堡被俘虜,五十萬大軍,死傷過半,這就是歷史上以少勝多著名的——土木之變。
宣德瓷器的有關線索
(一)戰爭物資的準備戰爭是殘酷的,必然有傷亡,特別是對受傷官兵及時救治,可儲存生命,所以需要大量救治藥品,當時藥品存放會以箱、瓶、罐等容器體現盛放成藥,軍營的炊飲也會攜帶大量瓷器等相關的生活用具。
(二)祭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祀傳統。在特定的時間和場合,皇帝透過祭祀來表達對天、地、日、月的敬意和對祖先的崇敬,以獲得祝福。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規定“祭祀容器必須只能使用瓷器”這一規定的得到了嚴格的遵守和繼承,用於祭祀瓷釉色彩以單色釉為主。
(三)宦官王振三朝宦官王振深受永宣影響,對瓷器有偏愛,土木之變過程中,他個人的私物達一千餘輛輜重其中必有一定量的瓷器。
(四)也先為物而戰土木堡之戰,明軍騾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盡為也先所得,《明史記事本末卷三十二》其中大量盛酒藥瓶罐和大量的生活和祭祀用瓷,全部被掠奪而去。英宗被俘後,寫一封書信告知被俘情況,要朝廷以金銀珠寶等物品去贖他,也先曾多次挾持英宗到大同城下要挾索要財物。也先攻北京城,把明皇陵洗劫一空,其中有部分瓷器。 英宗歸朝,被索要了大量塞外視為珍品的日用什物,其中有盛酒的瓷器、布匹、綢緞、茶葉、藥材等。
(五)、為什麼是宣德瓷?上下承接是必然,英宗是宣宗的兒子,子承父業,宣德時瓷器大量燒製,用於貿易和提高生活水平,特別是宣德八年皇帝下令在景德鎮燒製瓷器,僅龍鳳紋圖案達43.45萬件,其它紋飾圖案不在其列,可見燒製數量之多,規模之大。正統登基才九歲,掌管朝廷是他的母后,宣德燒瓷任務得以延續,所以我們很少見到有正統官窯的瓷器,到土木之變時所用瓷器還是前朝宣朝為主。 下附宣德期間明代地圖:
三、民間收藏家手裡的宣德瓷(瓶、罐為例)位於山西、河北、內蒙的部分資深民間收藏家,多年對土木之變的相關文獻研究挖掘,認定宣德瓷器在內蒙會有一定窖藏。因蒙古族生活是遊牧性質特點,居住不固定,搬遷時一些物品不易長途攜帶,走時窖藏起來,回來時再取出再用,但遊牧地區戰亂頻繁,可能有些人遷出後就回不來了,窖藏物品就沉睡地下。隨著上世紀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大規模交通城鄉建設。由此早期窖藏可能被發現流落民間進入私人手中,在古玩店或舊貨市場出現被有心收藏家發現並收藏。例如高明遠先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下鄉收瓷器,有幸收到一件宣德瓷,在2010年前後被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所珍藏,目前的內蒙,山西,河北部分私人收藏家手裡有部分宣德時期的瓶罐等多種宣德瓷器,經多方研究,他們認為是到代的,而且來源和土木之變歷史事件有關,現展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