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頤和園有景福閣是近些年的事,它和益壽堂一樣,先前是被圍起來的,直到2014年才重現真容。它雖然未做徹底的修葺,油漆剝落,現出木紋,彩繪色彩不勻,甚至模糊不清,但是,建築的格局和氣勢,僅第一次瞥視即讓我萬分著迷,此後常常留連於此。
景福閣位於頤和園萬壽山東部山頂,前後各五楹,由曲廊貫通。
初,閣由乾隆修建,名“曇花閣”,做禮佛場所,故設計成一座六瓣蓮花形的三層樓閣。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曇花閣”被英法聯軍燒燬。這幫狗雜碎,那時屠龍刀斬了它。
光緒年間——1890年重建,因財力不足,只修了一層,與“閣”的稱呼名實不符,並改稱“景福閣”。
該閣前部,設寬大敞開式大廳,慈禧太后常在此賞月,接見外國使節。那個弱國無外交的時代,想想所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令人疼痛不矣。
1949年初,國共雙方商談北平和平解放事宜,各派代表成立聯合辦事處,在益壽堂召開成立大會。
1949年2月1日上午10時30分,聯合辦事處在景福閣內召開第二次會議,詳細商討國共雙方部隊換防、交接等具體事項。
景福閣今與夕,見證了一個大國的百年榮辱興衰,實令人感嘆。
如今,每天早晨頤和園一開園,就有三、四十位退休老人,或在閣上或在周圍,習武練功健身。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