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東晉士族的衰落標誌著封建社會的徹底終結,那麼接下來,中國的社會是個什麼性質呢?從秦朝開始,郡縣制成為主流。郡、縣、州、府這些似乎只是上層治理機構的變化,那麼在基層呢?民之上開始直接面對代表皇權(國家)的官僚機構(由於鄉村宗族的特殊性質,你可以直接把他們看作是民)。這個轉變過程自戰國末年直到南北朝末期“授田制”普遍實行才算基本完成。西方是什麼時候發生類似的事情呢?農奴的主人們從商業和工業投資中嚐到了甜頭,開始看不上那些泥腿子們,向資本家轉型的時候,也就是“羊吃人”的時代。
在變成自由人即自由勞動力的過程中,與西方農奴被赤裸裸的從土地上趕出去不同的是:華夏的農民則在皇權的干預下部分地繼承了土地的所有權(可能是因為前地主大多在兼併戰爭中被打倒甚至消滅了,皇帝開恩,把土地發給個人,典型的是唐代授田),形成了大量保有部分生產資本的以家庭家族為單位的個體經濟。
這種個體經濟算是什麼性質呢?毛澤東曾經創造性地提出“農村無產階級”這個概念,非常適用。只不過當時限制條件太過苛刻,按我看來不止貧下中農,包括富農和自己仍舊參加勞動的中小地主都應該納入進來。因為,無論哪個國家,那個社會階段,純粹的“無產”,完全靠勞動換取每天生活物資的人基本上都不可能長期存在。有所結餘必然換取資本以保障未來,入不敷出時也會另想他轍。畢竟,生存才是第一需要。恩格斯對無產者的描述裡有一句關鍵的話,那就是“無產者處在競爭之中”。無論是與奴隸還是農奴相比,“處在競爭之中的勞動者”才是無產者、無產階級的主要特徵!
按照這個定義,在那之後,中國在社會結構上就與西方近代的資本主義社會沒有太大差別了。如果套用概念,稱之為資本社會並無不妥。只不過,因為工業沒能同步發展起來,中國的社會資本還是以土地為主,大體上存在有土地(資本家)和沒土地(無產階級)兩種人。這裡無產階級的概念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似乎不同,但社會主義力量從農村興起(包圍城市),在農村發展(合作社),正說明了這一判斷的合理性。否則很難說清為什麼用來指導工人階級的理論如此地契合中國的國情。反過來看,蘇俄則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模式(從彼得大帝的改革開始)來實現的社會主義,相對生硬,基礎不穩,經不起波折。
其實,把這種社會稱為“集權社會”更加合適,因為它最主要的特徵是國家機器接管了方方面面的事務,而把一個個自由(至少是經濟上的)的個人(家庭)納入了統一的管理,全面參與到資本的競爭中來。皇帝表面上是天下共主,天下人都是皇家奴隸。但實際上皇權只是集權國家的代表而已。在生產方式上,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村自然經濟與資本主義的個體企業等生產組織沒有本質區別,差別是因為工業未能興起,所有生產行業相對集中在用土地來增值的過程中。所以,中原王朝的土地兼併問題,與資本主義世界的資本壟斷,也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很多人誤把集權當極權來反對。其實,國家的集權才是個人解放和自由實現的基本前提,否則社會結構將面臨崩潰,更談不上健康發展了。反觀奴隸制與封建制則屬於真正的“極權社會”,因為統治者的權利沒有邊界。不可否認,“極權”的狀況,在中國的皇朝歷史上一直有殘餘存續。尤其當農業生產無法承載太多失去土地的人口,還一度出現逆向發展為半封建半奴隸的“部曲”“家丁”等與皇權格格不入的東西。
進入全面資本競爭的社會之後,發展過程中就是冰冷的經濟規律在起作用。建立在工業化和殖民掠奪之上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很快建立起還說得過去的社會福利制度,用較短時間度過了那段悲慘歲月。而東方同樣的社會結構,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則對此有心無力(歷朝歷代都在做這方面的嘗試,宋時因為商業發達,做得相對最好)。農業生產的效率支撐不起這種維護社會基本穩定的合理補償機制。而且由於西方資本一開始的殘酷行徑,對社會福利需要的迫切性也不同。這並非西方的資產階級有什麼人文精神,而是如果沒有基本的社會保障,一無所有的自由勞動力沒有絲毫抗風險能力,將很快大量喪失,進一步導致總體的經濟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