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張說又一次當上宰相的時候,唐朝的邊疆上常年駐紮著60萬大軍。

按道理講唐朝的邊疆有幾萬裡,這點人馬並不算多。可是,等到李隆基當皇帝之後,周圍的少數民族基本都在仁義禮智鐵拳的感化下,低下了高傲的頭顱,這60萬大軍就顯得有點多餘了。

武則天時期鬧分家的後突厥在李顯當皇帝的時候,就被大將張仁願搞得日落西山了。等到李隆基當皇帝之後,後突厥又出現了內亂,李隆基趁火打劫,又派人去揍了他們一通。從此,後突厥一心一意要當大唐的女婿,基本沒有了折騰的能力。

西突厥那邊,自從蘇定方、裴行儉前後兩次叛變之後,至今也沒有搞出過什麼大動靜。

武則天時期一直打到河北的契丹,這時候雖然還比較猛,李隆基登基之後,他們又打敗了薛仁貴的兒子薛訥,但基本都是在東北地區瞎折騰,一會投降唐朝,一會反叛,一直也沒有鬧出什麼大的動靜。

當年打敗大唐很多次的吐蕃,這時候已經完全處於了下風了。唐朝對付吐蕃的大將,基本都能在揍它的時候刷點業績,例如薛訥剛剛在契丹吃了大敗仗,反手就給10萬吐蕃大軍了幾個耳光,算是給他爹薛仁貴雪了恥。

河西、隴右節度使郭知運,駐守邊疆的8年期間,基本每年都要主動出擊,給吐蕃人民送一次仁義禮智的鐵拳。他的繼任者王君毚(chán),也是個喜歡進攻的猛將,繼續發揮以戰養的精神,時不時的到鄰居家砸個鍋,砸個碗,搶點牛羊啥的。

這些戰爭規模都不太大,也沒有特別精彩的地方,所以這裡就不詳細寫了。

總之,李世民的時候,在大唐邊疆折騰的有東突厥、西突厥、吐谷渾、薛延陀、高句麗。李治的時候,在大唐邊疆折騰的有高句麗、西突厥、吐蕃。武則天的時候,在大唐邊疆折騰的有吐蕃、後突厥、契丹。

等到李隆基執政前期,能折騰出較大水花的,只剩下了東北的契丹,唐朝的邊疆終於迎來了自李唐開國以來,最安定的一段美好時光。

張說作為駐守邊疆多年的大儒將,他很清晰地認識到,未來一段時間,和平與發展將成為大東亞的主流,再養60萬戍邊士兵,不但不會開疆拓土,還會成為國家的負擔。

所以,他剛當上宰相,就力勸李隆基將60萬邊防軍裁撤20萬,讓這些人回家務農。

李隆基很猶豫,稱帝10幾年以來,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裁軍。另外,裁軍之後,突厥、吐蕃萬一東山再起,突然進攻邊境怎麼辦?所以,李隆基斷然拒絕了張說的請求。

可沒想到,張說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裁軍。他繼續擺事實、講道理,將自己在邊疆的所見所聞統統彙報給了李隆基。

例如戍邊計程車兵太多,但大家無事可幹,將領們便讓這些士兵當自己的家僕,用國家的柴,燒自己的灶。

再例如,邊疆軍隊太多,這些人便會擁兵自重,恐怕到最後會尾大不調。反正裁軍是正道,人多沒好處,你要想創造偉業就得聽我的……

張說勸得口乾舌燥,嗓子冒煙,李隆基還在猶豫。

張說無奈之下,心頭一橫終於甩出了一個王炸:“臣願意以全家一百口人的性命做擔保,裁軍之後,必然不會招來寇賊。”

李隆基終於震驚了,原來眼前這個人剛才所說的每一句話,後面都是一條沉甸甸的人命。作為當朝的首席宰相,為了國家的利益已押上全家人的性命,自己還能再說什麼呢。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裁軍運動隨即在大唐的邊疆展開了。

無數個人的命運,因此得以改變,無數個家庭,因此得以重圓。邊疆的戰事,也正如張說所說,並沒有因此而增多。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張說一句話便解救了20萬人於水火,真乃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可是,就在眾人準備為他的功勞而喝彩的時候,張說突然又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建議:擴軍。

這邊剛剛裁完軍,還沒有隔幾天又要擴軍。即便是神經病,恐怕也幹不出這種事。

但是張說卻有他自己的理由。裁的是邊防軍,擴的是中央軍。有人可能要問了,那為啥不讓邊防軍直接轉化成中央軍呢?

原因也不復雜,因為大唐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東西縱橫一萬多里。

古代不像現在,坐上火車幾天之內就能走遍全國。把邊防軍變成中央軍,士兵們一個來回就得好幾個月時間,既浪費人力物力,還有可能耽誤農時。所以,中央軍只能從關中附近招募。

那麼為啥要招募中央軍呢?

因為府兵制在運行了110年之後,已經由當初的先進制度變成了人民的負擔,士兵大量逃逸,中央已無兵可用。

道理很簡單,府兵制的基礎是均田制,國家先給每個成年男人分100畝土地,男人們才能在老婆孩子熱炕頭之後,還有資本和時間給國家免費服兵役,兩者相輔相成,使得大唐成為了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帝國。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唐的總人口越來越多,從1000多萬變成了5000多萬,男人們手中的土地從每人100畝變成了三四十畝,這些土地養活一個家庭都很困難,更別提給國家免費服兵役了。

再加上唐朝的戰爭不斷,男人們服兵役的時間越來越長,能搶到的東西卻越來越少。所以,逃兵役的人越來越多,等到張說當宰相的時候,府兵制已經達到了缺員現象嚴重,調防無兵可調的地步。

這一次李隆基沒有猶豫,作為曾經羽林軍的老大,他知道中央軍的情況,他也相信張說的能力以及為人。

事實證明,這一次張說依然正確,中央軍在短短的10天之內,就招募了13萬人,大大加強了中央的實力。唐朝已經不合時宜的府兵制也由此開始瓦解。

連續兩次軍事改革的成功,讓李隆基對張說的能力刮目相看,對他的信任也急劇飆升。所以,李隆基開始把越來越多的重任放到張說的身上。

張說擔任宰相的第二年,李隆基學習當年的李世民,在京城設立了一個書院——麗正書院(集賢殿書院)。張說就被任命為了該書院的最大領導——知院事。

張說坐上這個位置,可不是因為官大才當領導,外行指揮內行。而是他在當宰相之前,就已經是引領文壇三十年的扛把子了。他寫的碑誌銘,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稱之為“世所不逮”,“不逮”就是“比不上”的意思(為文屬思精壯,長於碑誌,世所不逮)。

另外,他寫的唐詩藝術水平也非常之高,例如下面這首《鄴都引》,就激情奔湧,慷慨悲壯。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毗相馳逐。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試上銅臺歌舞處,惟有秋風愁殺人。

有這種牛人在,集賢院很快就迎來了最輝煌的時期。張說一共蒐集了天下藏書89000卷,讓集賢院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李世民搞得弘文館有20萬卷)。

另外,張說又廣募天下文人名士100多人於其中,讓他們著書立說、編修史書,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寫出“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賀知章。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一件大事,那麼他就是成功的。如果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很多件大事,那麼他就是極其幸運的。

張說不僅幹成了很多大事,而且還都是自己喜歡的、文武雙全的大事,有此人生,真可謂是幸甚至哉。而更讓人羨慕的是,張說的幸運至此還沒有結束。

724年,李隆基回頭看了一下,這十幾年來自已的文治武功,人才選了,吏治整了,兵制改了,邊境安寧了,大唐上上下下達到了史無前例全盛時刻。

勞累了十幾年的李隆基,終於放鬆了警惕,準備稍微的休息一下,犒勞一下自己。張說敏銳地觀察到了李隆基的心思,便積極主動地獻上了一件大事——封禪。

自從秦始皇到泰山寫上到此一遊以後,泰山封禪就被賦予了“王者受命、天下太平”的意義。所以,每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不,應該是每一個皇帝,都想到泰山封個禪。

漢武帝與漢光武帝兩位大牛到泰山封禪之後,更是為這個典禮鍍上了幾層大鑽,能上泰山的,都是千古一遇,大有作為的明君。

李隆基自認為不比漢武帝、漢光武帝遜色,起碼不比爺爺李治遜色,所以張說提出封禪之後,自然不會推辭。於是,他便讓張說作為封禪大典的執事官,全權負責此事。

在未來的兩年裡,張說充分發揮了拍馬屁的才能,又是制定封禪禮儀程式,又是安排地方,該修路的修路,該刷牆的刷牆,忙得不亦樂乎。

725年10月,封禪如期舉行。李隆基帶領著文武百官,外邦客使,東封泰山,一路上旌旗招展、鑼鼓喧天,聲勢之浩大無與倫比。

到達泰山之後,李隆基親自撰書《紀泰山銘》,刻於岱頂大觀峰,張說作為群臣之首,則撰寫了一篇極有文采的雄文《封祀壇頌》勒石紀德。

其中寫道:既而禮官不戒而備,軍政不謀而輯,天姥練日,雨師灑道,六甲按隊,八陣警蹕……原野為之震動,草木為之風生。臣說作頌,告於神明……維天為大,惟皇則之。率我萬國,受天之祺,子孫百代,人神共保綏之云爾而已矣。

此文一出,群臣無不驚歎,哪怕是一向不喜歡張說的大臣,也不得不為其文采而折服。

但是,俗話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一個人一旦達到了頂點,也就迎來了終點。張說在泰山封禪之後,立刻就遭到了群臣的口誅筆伐。

跟隨皇帝封禪是每一個官員夢寐以求的願望,例如司馬遷他爹沒有能跟隨漢武帝封禪泰山就遺恨終生:“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

因為跟著皇帝封禪有很多好處,一方面可以公款吃喝,免費旅遊,一方面這是以後吹牛的資本,陪同的人員回來之後,肯定會大吹特吹,例如路上見到了啥奇聞異事,上泰山後見到了啥神仙鬼怪,沒有去過的人,一句話也插不上,就顯得特別尷尬。

更重要的是陪同皇帝封禪,和給皇帝抬棺一樣,都有福利大派送的節目,當官的可能因此升官或受賞,沒當官的可能會因此走上仕途。

所以,安排誰跟著皇帝去封禪,就成了一件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搞不好就會得罪一大批人。

事情到了張說這裡,他卻搞了個一刀切——凡是自己的親信,統統可以去,不是自己的親信,統統靠邊站。

這個舉動簡直就是在糞坑裡丟了一個炸彈,迅速引起了民憤(憤)。張說的親信張九齡趕緊勸他,不能這麼幹,得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勞的舊臣排在後面,不然引起眾怒就麻煩了。

可是面對張九齡的苦口婆心,張說卻並沒有在意,他仍然一意孤行,不僅讓自己的人跟著李隆基到泰山溜達了一圈,回來之後,他又不顧大家的非議,把這群人全都破格授予了五品高官。

得,這次就不是糞坑裡丟炸彈了,而是打著燈籠上廁所——找死啊。

戶部侍郎宇文融,御史中丞李林甫(就是未來的那個奸相)等人,聯名上書李隆基彈劾張說專權獨斷、徇私舞弊、收受賄賂,另外,還勾結術士佔問吉凶。

李隆基也知道張說這一次做得實在太過分了,於是,便派了一群官員聯合調查。眾所周知,張說的品行本來就不咋滴,這一調查事情就更大了,李林甫等人不僅沒有冤枉他,還少彈劾了他的很多罪狀。

李隆基任命過那麼多宰相,還從來沒有人像張說這樣五毒俱全的。貪汙並不可怕,但是大臣勾結術士佔問吉凶這種事,放到任何時代都是大罪。當年擁有免死鐵券的劉文靜,只是召集巫師,驅除妖孽,還被李淵給斬了,現在你明目張膽佔問吉凶,皇帝怎麼可能允許。

所以,李隆基史無前例的大怒不已,殺心也隨之冉冉升起。

張說的哥哥張光聽說之後,頓時驚慌失措。同樣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他,很快就意識到,弟弟這一次恐怕已在劫難逃,誰要替他說話,恐怕都是受到牽連。

但是作為哥哥,他不能也不忍心眼睜睜地看著弟弟家破人亡。所以,為了營救弟弟和整個家族,張光開始了漫長而痛苦的求人之路。

他把京城的權貴全部列了出來,帶著金銀珠寶和卑微的笑容,挨家挨戶地四處求情。在他看來,張說三次為相,提拔過的人,幫助過的人不在少數,肯定會有人站出來替張說求情。可是幾天過去了,他跑斷了雙腿,等待他的卻只有世態炎涼,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替他說話。

也許這就是人性吧,飛黃騰達之際,在深山老林,掄木棒打不散無義的賓朋。窮困落難之時,在十字街頭耍十把鋼鉤,鉤不著親人骨肉。

極度無助的張光,在絕望之餘只好決定誰也不求了,要求就求自己。於是,有一天上朝的時候,他在官服裡偷偷地藏了一把刀子。

當李隆基在朝堂之上,講得口若懸河,吐沫直飛的時候,他迅速地拔出了刀子,向著自己的耳朵砍了過去。

李隆基和文武百官看著地上的耳朵,以及汩汩直冒的鮮血,頓時被嚇傻了。心想羽林軍都是吃白飯的嘛,竟然讓人帶刀上朝,回頭一定要剁了今天執勤的保安。

就在大家叫聲一片的時候,張光一邊忍住疼痛,一邊跪倒在地,大聲喊著張說的冤屈(也不知道有啥冤的)。

李隆基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張光不是要殺自己,趕緊讓人給張光止了血,並將他拉出來朝堂。經過張光這麼一鬧,李隆基的心頓時又軟了很多,於是,他就讓大太監高力士去探望一下張說。

作為千古賢宦第一人,當年高力士不計前嫌替姚崇說好話。如今張說並沒有得罪過他,他自然也要替張說求情了。

回來之後,他一邊嘆息,一邊對李隆基說道:“張說頭髮散亂,滿臉汙垢,坐在稻草墊子上,用瓦盆吃飯,驚慌恐懼地等候處分……張說當年願意以全家性命作保裁軍,對國家有功,著實是個功臣啊。”

李隆基聽罷,這才消解了怒氣,只是罷去了張說的中書令之職,仍然讓他擔任尚書右丞(正四品下),在集賢院專修國史。另外,每當遇到軍國大事,李隆基仍然會派人去詢問他的意見。

四年之後,張說終於因病在家裡去世,享年64歲,追贈太師,賜諡文貞(和姚崇、宋璟一樣)。

縱觀張說一生,是讓人覺得很擰巴的一生。

他少年有成,年紀輕輕便在全國性的策論考試中名列第一。

他為人高尚,面對張易之兄弟的威逼利誘,他寧可下獄被流放,也要堅持正義,力挺了忠臣魏元忠。

他忠君愛國,面對太平公主的飛揚跋扈,他冒著又一次被貶的危險,力勸李旦讓李隆基監國。太平公主即將發動兵變的關鍵時刻,他又殺伐果斷,勸說李隆基先下手為強。

他文武雙全,引領文壇30年,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編輯史料。第一次領軍打仗,便能橫掃北境,屢戰屢勝。

可惜,他在大功的同時,卻保留著大錯。他喜歡排擠同僚,他喜歡貪汙受賄,他喜歡專權獨斷。

說他是一代賢臣,有很多人是不太願意的,例如李隆基將他的諡號賜為文貞的時候,群臣是反對的,因為無論怎麼看,他都要比姚崇、宋璟低一個檔次。在李隆基一味地堅持下,群臣才不再反對。

所以,張說應該是一個有爭議的人,我覺得他不應該叫賢相,而應該叫能相,能出突出,與賢有仇。不過瑕不掩瑜,有此一生,也已足矣!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蒙古趣史 203. 第二次沙州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