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德國的統一

19世紀中期的德國,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1815年建立的“德意志聯邦”,包括了力量較強的奧地利、普魯士以及其他小國共34個國家和4個自由城市,這個聯邦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只不過徒具形式而已。但分裂不利於貨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統一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1862年,德國統一過程中的重要人是奧托·馮·俾斯麥(1815-1808)出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普魯士軍事改革

19世紀初,普魯士軍隊極為落後,部隊實行僱傭兵制、部隊紀律靠野蠻的體罰來維持,一批進步的普魯士軍官意欲改革現存的軍事制度,1807年,普魯士軍隊成立了軍事改革委員會進行軍隊改革。他們首先對徵兵制度進行了改革,實行普遍徵兵制,所有公民都有責任在軍隊中服役。次年,軍事改革委員會又釋出了《軍事懲罰條例》和《軍官懲罰條例》,禁止對士兵實行殘酷的體罰。軍事改革委員會還對軍官制度進行了改革,規定不能以個人出身限制軍官的發展,所有人都必須經過考試才能提升為軍官。為提高軍官的水平,還專門設立軍事學校對現役軍人進行訓練,操練改為真槍實彈,並進行各兵種的綜合演練。這些措施極大提高了普魯士軍隊的戰鬥力,使普魯士成為歐洲的軍事強國

普奧戰爭

普奧戰爭是德國統一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俾斯麥發動的第二次王朝戰爭。第一次戰爭是1864年的對丹麥的戰爭。丹麥戰爭結束後,普魯士和奧地利於1865年8月簽訂了《加施泰因條約》,規定石勒蘇益格由普魯士統治,荷爾施泰因由奧地利佔領。因此,奪取荷爾施泰因成為伸斯麥的又一個重要統一目標。1866年6月14日,普魯士利用“丹麥戰爭”善後問題的糾紛,發動對奧戰爭。戰爭持續七週,故又稱“七星期戰爭”。戰爭開始後,義大利加入普魯士一方作戰,巴伐利亞、漢諾威則加入奧地利一方作戰。在南線義大利戰場,義大利軍隊先後在陸上的庫斯托查戰役、在海上的裡薩戰役中戰敗,但在北線戰場,普魯士軍隊一直佔據主動,在1866年7月3日的薩多瓦戰役中,普軍擊潰奧軍主力,贏得決定性勝利,奧地利被迫議和。8月23日,普奧雙方簽訂《布拉格和約》,戰爭結束。依據和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及漢諾威等都劃歸普魯士,巴伐利亞等南部四邦獨立,義大利收復威尼斯。至此,俾斯麥統一了整個德國北部。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是1870年~1871年間法國和普魯士之間發生的戰爭,是德國統一三部曲中的第三部。通過這次戰爭,普魯士完成了統一,並徹底擊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1870年夏,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利用拿破崙三世急於轉移國內人民視線,挽救法蘭西第二帝國危機的心理,誘使拿破崙三世首先發動戰爭。結果,拿破崙三世中了俾斯麥的圈套,於1870年7月19日正式向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爆發。在戰爭中,由於普魯士在軍事、外交上都作了詳細的計劃和準備,因而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法國剛好相反,拿破崙三世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在普法雙方力量對比中,法國明顯處於劣勢。戰爭開始後,普軍長驅直入,所向披靡,法軍則不堪一擊,一觸即潰。1870年9月初,普法雙方在色當展開激戰,法國軍隊全部被俘。色當戰役後,普軍向巴黎進逼。在大敵壓境、危急存亡之際,法國爆發了9月4日革命,宣佈廢除帝制,成立共和國。至此,法蘭西第二帝國垮臺。通過這次戰爭,普魯士統一了德國,南德四邦加入了北德意志聯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國王登上德意志帝國皇帝的寶座。同時,普法戰爭使法國國力大為削弱,德法矛盾從此不可調和。普法戰爭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國際關係產生了重大影響。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英國300年都沒同化蘇格蘭,為何蘇聯僅50年就處理好東普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