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人類最初的部落聯盟,還是後來的皇帝。作為眾人中的唯一,在服裝和帽飾上都要有一些與眾不同。
其中,冕旒就是最古老的禮冠之一。相傳,冕制起於皇帝,至周代逐漸完備。冕冠的頂部有一塊長形的冕板,叫“延”。通常情況下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在的前後簷,垂有若干串珠玉,這些串珠就是“旒”。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冕前後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帝王們視事觀物,不可太通明,既要能看清大體,又要能容納一些細小的瑕疵。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實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實施郡縣制”等功績。他又是一個極其嚴苛的皇帝,不僅要在稱號上與以往的帝王不同,稱“皇帝”,而且還要眼睛裡不揉沙子,凡事要看得清、辨得明,於是就廢除掉冕旒,採用楚冠的形制,改戴通天冠。這一實行,就是一千多年,直到清朝入關,才被廢除。
這不是我亂說的,《杜佑·通典·禮志》中記載:“秦制通天冠,其狀遺失。”漢代蔡邕在《獨斷》中也說:“通天冠,天子所常服,漢受之秦,禮天文。”當時的通天冠長什麼樣子呢?《後漢書·輿服制》記載:“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乘輿所常服。”
在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中,對通天冠有一塊專門的介紹。用得一張圖片是“《送子天王圖》中戴通天冠者”,配的文字是“唐代皇帝著朝服時,一般戴通天冠,是等級最高的冠帽。流勇韓幹代時又叫高山冠,‘前有高山’,即前部有高起的金博山,上面飾有蟬紋,後來這部分變成‘圭’形,並且逐漸縮小。唐代有時在其中加飾珠翠,更加富麗堂皇。宋明通天冠基本造型與唐代一脈相承。”
又配有6張圖片給我們介紹了從東漢到明代通天冠的演變歷程。我在翻看自己的歷史照片時,發現了一張曾在開封清明上河園裡拍到的一頂宋時的通天冠。可以肯定地講,這一頂是仿製品,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它捲雲般的形狀,戴在頭上後,再用銀簪和冠纓固定,眾多琪珠點綴,高貴典雅,盡顯帝王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