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蘭陵王:從傾世美男,到戰場殺神,他獠牙面具之下,是時代的悲鳴

宋仁宗寶元初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建立西夏,然後揮師東進,橫掃西北,北宋邊境守軍在李元昊面前不堪一擊。後來,有一位叫狄青的將領終於幫宋仁宗挽回顏面,狄青先後和西夏打了25場大仗,連續攻陷對方城鎮,鮮有敗績。狄青在戰場上作戰勇猛,指揮有方,另外,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頭戴面具。《宋史·狄青》傳雲:

臨敵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狄青是北宋中期少有的軍事名將,而且他戴面具的作風,也較為特殊。其實,約在500年前,歷史上也有一位戴面具的名將,此人的能力並不輸給狄青,而且,他摘掉面具後,絕對比狄青帥得多,因為他是“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他的名字叫高長恭,當然,他還有一個更響亮的稱呼——蘭陵王

在重文輕武的北宋,狄青因被猜忌鬱鬱而終。但是,和狄青相比,高長恭的結局更慘,高長恭為北齊立下不世之功,卻在33歲那年,被毒酒鴆殺,他的面具之下,不再是美男子,而是一個時代的悲鳴。

一、傾世美男的尷尬

高長恭,又名高孝瓘,字長恭,他是北齊皇族子弟。在歷史上,他和潘安、宋玉、衛玠合稱為“古代四大美男子”,同時,高長恭也是“四大美男”中唯一一位武將。

說起高長恭,就不得不提他的爺爺高歡,以及他所處的朝代北齊。由於一些讀者對這段歷史不是很熟悉,筆者簡單介紹一下歷史背景。

自西晉末年,中國便進入了近300年的亂世,群雄迭起,這期間,出現了兩個“齊”朝,南齊(屬南朝)的開創者是蕭道成,而北齊(屬北朝)的奠基者,實際上是高歡,也就是蘭陵王高長恭的爺爺。

五胡亂華時期,鮮卑拓跋氏建立了北魏,這是北朝的第一個王朝。

北魏中後期,權臣高歡逐漸掌控了朝堂。關於高歡,有人說他是梟雄,有人說他是人傑,總之,高歡此人心機深沉,擅長謀斷,而且,他唯才是舉,治軍嚴明,將士們都甘願為高歡去赴死。北魏孝武帝為了擺脫高歡的控制,聯合關隴集團的宇文泰打算除掉高歡,不料,行動失敗,宇文泰攜孝武帝逃到長安,後來殺掉孝武帝,另立文帝,建立西魏。而高歡則另立孝靜帝,遷都鄴城,建立東魏

也就是說,在高歡和宇文泰的一場內鬥後,北魏分裂成了西魏和東魏。高歡在東魏的地位,和曹魏時期的司馬懿很像。只是,高歡控制的是東魏,而司馬懿控制的是曹魏。司馬懿兒子眾多,最出名的是司馬師和司馬昭,高歡也有很多兒子,最出名的是長子高澄和次子高洋。而高澄,就是高長恭的父親。

高歡十分重視長子高澄,打算讓高澄繼承自己的衣缽,公元547年,高歡去世,高澄繼任大丞相,享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權力。只是在高澄即將篡位之時,老天給他開了一個玩笑,他竟然被家裡的一個廚子刺殺了。

如同當年司馬師去世,其弟司馬昭接班一樣,高澄意外去世,他的二弟高洋成功接替哥哥,掌控了朝政大權。後來高洋成功篡位,廢除東魏孝靜帝,建立了北齊

在後人看來,高歡是北齊的奠基人,高洋是北齊的第一位皇帝,夾在他們中間的高澄(追贈文襄帝)似乎不太重要。其實,高澄當權期間,他懲治貪腐、整頓吏治,吞併兩淮,頗有作為。另外,高澄有6個兒子,除了小兒子高紹信無所成就以外,其他5個兒子都是文武雙全,歷史留名。

《北齊書》雲:

蘭陵武王長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

也就是說,蘭陵王高長恭,就是高澄的第四子。

按理說,高長恭身為高澄之子,皇族血脈,又是個大帥哥,活得應該很瀟灑。但事實上,高長恭並非如此。

上文說過,高澄有6個兒子,關於這6個兒子的生母,《北齊書》這麼記載的:

敬元皇后生河間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廣寧王孝珩,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陳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漁陽王紹信。

注意,高澄6個兒子,其他五個的生母都記載的非常清楚,只有蘭陵王高長恭“不得母氏姓”。注意,不但後世史學家不知道高長恭的生母是誰,而且在當時,皇族內部也不知道高長恭的生母是何人?

這間接說明,高長恭身份的尷尬。換句話說,他可能是個野孩子。

在注重血統的年代,高長恭這樣的身世,成了他的不幸。

父親高澄去世時,高長恭年僅8歲,他的叔叔高洋是一個貪戀權力,縱慾嗜殺的昏君,同時,由於高洋的位置是接替哥哥高澄的,所以他對高澄的幾個兒子心有防備。在很長一段時間,高長恭不但身份尷尬,而且身為皇族成員,竟然無爵無職,成了一個吃乾飯的閒人。

很多人都知道蘭陵王的傳奇,但很少有人分析過,蘭陵王的少年時代,其實非常尷尬。

二、戰場殺神的崛起

公元557年,當時高長恭已經16歲,高洋無意間聽人說起高長恭,才想起來他還有這麼一個侄子,於是突生憐憫之心,封高長恭為通直散騎侍郎,官職雖然不大,但好歹也能參政。第二年,高洋覺得侄子沒有爵位太尷尬,又封高長恭為樂城縣公。

北齊皇族從立國開始,就充滿了猜忌和屠戮。作為一個只圖享樂的昏君,高洋最害怕的就是別人拿走他的皇位。所以,高洋在位期間,除了沉迷酒色外,他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屠殺親族。

舉個例子,有個術士曾給高洋一句預言,說“亡高者,穿黑衣”。高洋思前想後,不明白什麼意思。有一次,聽到兩位大臣說“世間最黑的東西莫過於漆”,高洋恍然大悟,“漆”不就是“七”嘛,於是,高洋便把自己的七弟高渙全家給殺光了。

高洋此舉,導致宗室之內人心惶惶,高洋則更加肆無忌憚,他34歲那年,因縱慾飲酒過度,暴斃而亡,他的兒子高殷繼位。

高殷他看到自己的堂兄弟高長恭還屈居於縣公爵位,於是非常慷慨,封高長恭為蘭陵郡王,當時高長恭已經20歲。從此,“蘭陵王”三個字,則成了高長恭的代名詞。

高殷登基的第二年,他的六叔高演(高歡第六子)發動宮變,廢了17歲的高殷,成功篡位。

作為北齊的第三位皇帝,高演雖然篡位成功,但他卻僅僅在位一年,因一次打獵墜馬,重傷而亡,年僅27歲。他的九弟高湛(高歡第九子)繼承皇位。

三年間,皇位經過三次更迭,高氏皇族內部也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清洗,對於其他宗室成員來說,這簡直是災難,但對於高長恭來說,這成了他的機會。因為之前高長恭並未得到任何派系的青睞,一次次的政變之後,他反而得到了高湛的重用。他被高湛封為使持節都督幷州諸軍事幷州刺史,成為封疆大吏。

就在高湛登基的第三年,北周和突厥聯合,舉兵攻打北齊。北周主帥乃是大將軍楊忠,楊忠大家或許不熟悉,但他有個兒子很出名,就是後來的隋文帝楊堅

當時,楊忠帶領北周和突厥大軍直逼併州,高長恭身為幷州刺史,帶兵奮起反擊,因高長恭長的面如白玉,到了戰場上人們都笑話他,他無奈之下,決定戴著面具上戰場,後來,他又在面具上下功夫,把面具上畫上赤面獠牙,因此,他到戰場後,敵軍彷彿看到了“魔鬼”。

雖然高長恭勇猛,擊敗了部分匈奴兵,但北周實力強大,戰爭一直持續到第二年,敵軍連下20城,開始攻打洛陽,高澄發緊急詔書命周邊將領率軍救援洛陽,當時北周兵強馬壯,像蝗蟲一樣圍攻洛陽,北齊周邊的將領都不敢貿然進攻。

蘭陵王高長恭見事態緊急,而同僚們卻都畏手畏腳,高長恭身先士卒,率領500騎兵殺入城下,《北齊書》雲:

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

高長恭戴著“魔鬼”面具, 像利箭一樣把圍城的北周軍射出一個豁口,北周大軍突然覺得背後有人帶兵殺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馬,突然亂了陣腳,竟然被高長恭殺得大敗,且戰且退。

正在混戰之際,城樓上的北齊軍看見一位將領頭戴面具殺到城下,不知是敵是友,竟然也不出手相救。高長恭無奈,只得把面具扔掉,樓上將領一看,原來是“傾世美男”蘭陵王,於是趕緊命眾人持弓弩配合殺敵,裡應外合之下,解了洛陽之圍。

《北齊書》:

城上人弗識,長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

此戰之後,蘭陵王高長恭以500人馬打敗敵軍,名揚天下,北齊將士再也無人敢小覷這個“面如白玉”的皇族子弟。此後,有人創作了著名的《蘭陵王破陣曲》,就是根據此戰而來。

一代名將、蘭陵王高長恭至此開始崛起。

三、功高震主的命運

因解了洛陽之圍,蘭陵王高長恭在皇室中的地位飆升,畢竟高長恭是高湛親手提拔的,看到高長恭由此成就,高湛也十分欣慰,當年年底,高湛任命高長恭為尚書令,此時的高長恭,已經進入了朝廷的中樞。

公元568年,高湛因沉迷於酒色,身體虧空而死,年僅32歲。高湛的次子高緯登基,史稱齊後主。高緯不僅繼承了皇位,還繼承了他父親和伯父的“優良傳統”,他喜歡酒色,更喜歡誅殺兄弟和叔伯。高緯的生活非常奢靡,他每日讓官員進獻金銀珠寶,早晨對這些珠寶愛不釋手,晚上卻棄之如敝履。他在宮中挑選500名美女,把每位美女都封為郡官,讓這些宮女輪流服侍。

對於他的堂兄高長恭,高緯起初是信任的,畢竟是他爹留給他的肱股,因此,蘭陵王高長恭在高緯執政初期,逐漸位極人臣。

高緯登基的第二年,北周名將宇文憲(宇文泰之子)率軍攻打北齊,北齊丞相斛律光接連戰敗,關鍵時刻,蘭陵王高長恭出手,打敗了宇文憲,收復失地。當年五月,高長恭又打敗了北周宇文護,第二年,高長恭被任命為大司馬,全面掌管北區軍務。這期間,因為各項戰功,高長恭被封為鉅鹿郡公、高陽郡公等爵位,宗室之中,高長恭的地位一時無兩。

蘭陵王高長恭是幸運的,同時,他也是不幸的,因為他所在的北齊皇室,早就習慣了內鬥和屠戮。高處不勝寒,高長恭知道自己所在的家族有屠殺功臣的傳統,因此他想激流勇退。

最初,高長恭打算透過貪汙、受賄的方式來“自汙”,他希望這樣能讓高緯對他放下戒心。不料,他越是這樣,高緯反而越不放心,還多次斥責他行為不端。

在一段時間內,高長恭陷入了迷茫,他後來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親信尉相,求尉相能給他指一條生路,尉相告訴他:

“王前既有勳,今復告捷,威聲太重,宜屬疾在家,勿預事。”

意思是說,蘭陵王功高震主,威望太高,最好的辦法是生病在家,不理朝政,逐漸淡出朝堂。

高長恭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但是,高緯也不傻,他若裝病,高緯一旦派太醫來調查,到時候更加難以收拾,於是,高長恭希望自己能夠生一場大病。

可是,高長恭在軍陣中歷練多年,早就身強力壯,他等了大半年,甚至去淋了幾場雨,竟然連個小病都沒有。

直到有一天,他臉上長了一個“疽”,高長恭大喜,感慨自己終於有病了!

縱觀歷史,盼自己病趕緊好的,比比皆是,但是,盼自己生病的大人物,好像不多,高長恭此時的思想,看似有些畸形,但卻非常真切。可是,天意弄人,這個“疽”只是讓他的臉有一點腫,但一直不發出來,也就是說,症狀不明顯,還不到臥病在床的地步。《北齊書》記載:

嘆曰:“我去年面腫,今何不發!”

事實證明,生病這個事,需要隨緣。高長恭真心求病,但病不從天降,他毫無辦法。

正在高長恭一心求病的時候,北周的大軍又來搞事情了。高緯放眼朝堂,也只有高長恭能擋住北周的鐵蹄,於是,高緯命高長恭為帥,抵禦北周。高長恭威名在外,他所到之處,將士們軍心大振,北齊因此連續取得勝利。

得勝歸來,高緯親自迎接高長恭,兄弟二人走在路上,高緯問高長恭:“堂哥,兩軍陣前,刀槍無眼,你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不怕死嗎?”

高長恭這時,說了一句不走心的話,他說:

“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高長恭的意思是說,陛下,咱倆同氣連枝,為了自己家的事,我也顧不得了這麼多了。

換句話說,高長恭是在說:北齊朝廷的事,就是他自己的家事。

高緯聽完後,臉色大變,這句話,直接加重了高緯對高長恭的猜忌,也直接將高長恭送入墳墓。

四、蘭陵王的獠牙面具之下

高緯回到宮中,把高長恭的話反覆琢磨一番,越琢磨越不放心,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的伯父和父親屠殺功臣的原因。公元573年五月,也就是高緯登基的第四年,高緯命使者送了一壺酒到高長恭的府上。

高長恭看到金色的酒壺,頓時明白了它的含義,高長恭對自己的王妃鄭氏感嘆道:

“我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

意思是說,我對北齊忠心耿耿,現在陛下卻要賜我毒酒,我想不通!

事後,高長恭一聲長嘆,端起毒酒一飲而盡,酒入愁腸,名將隕落。

當日,蘭陵王高長恭死於家中,年僅33歲。

《詩經·小雅》曰: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意思是,兄弟倆在牆內打架,但到了牆外,還是要共同禦敵的,因為畢竟是兄弟。可是,到了蘭陵王這裡,就變成了“狡兔未死,走狗先烹”。

蘭陵王高長恭去世4年後,北齊終於滅於北周之手。

對於蘭陵王的死,《北史》曾給予評價:

縱咸陽賜劍,殲覆有徵,若使蘭陵獲全,未可量也。而終見誅翦,以至土崩,可為太息者矣。

意思是說,北齊賜死蘭陵王,和秦昭襄王當年賜死白起類似,如果蘭陵王高長恭能夠善終,他的成績將不可限量。

在筆者看來,蘭陵王死後,他的獠牙面具之下,已經不再俊美的容顏,而是一個時代的悲鳴。

縱觀北齊歷代帝王,沒有一位不屠殺宗室者;

縱觀北齊歷代帝王,沒有一位壽命超過35歲者;

縱觀北齊歷代帝王,沒有一位盛世明君。

所以,蘭陵王固然英勇,他橫掃北周,他打仗幾乎沒有敗績,但他的家族,他的朝代,註定不能容納他,他的輝煌,註定是短暫的,他的存在,註定是時代的悲劇。

1962年,毛主席曾評價蘭陵王:

南北朝蘭陵王是高歡的孫子,叫高孝瓘,也是年輕人,很能打仗,很勇敢。

事實證明,歷史從來不缺年輕人,不缺能打仗的人,更不缺勇敢的人,只是,缺少一個能容納他的時代!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皇上“洗龍溝”為什麼宮女們不但不迴避,反而還要爭著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