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德國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第一階段作戰結束,在18天的進攻中,德軍取得了驕人戰績,並對儘快解決蘇聯問題充滿了信心。按照原計劃,中央集團軍群在突破後,利用其兩翼2個裝甲軍叢集,分別進攻列寧格勒和基輔。
然而,作為決策者,德國元首對這兩個地方十分感興趣,將領們卻一心想進攻莫斯科,因此在計劃中,加上了“必要的時候,協同北方集團軍群夾擊列寧格勒,如果進展順利,則不分兵立即突向莫斯科”。顯然,他們玩了一個文字遊戲。
那麼,德國元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德國元首的“個人理想”,其在早年寫的《我的奮鬥》一書中,就已經將蘇聯視為德國的“生存空間”,而這些在德軍橫掃西歐前,並不被容克集團的將領們看好。在他們看來,這位德國總理不是瘋了就是異想天開。
但隨著德軍在西歐勢如破竹,不僅戰勝了昔日的凡爾賽戰勝國,而且這位“瘋子”的威望越來越高,幾乎所有的日耳曼人將其視為拯救德國的偉人。當其決定進攻蘇聯時,德軍內部已沒有太多的反對聲,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實現元首的理想。
德國元首之所以更看重進攻列寧格勒。一方面,該地是布林什維克的聖地,作為意識形態上的對手,攻下列寧格勒就意味著西方勢力的重大勝利,不僅拉近與英、美兩國的關係,提高德國地位,而且增加與兩國的談判資本,或者迫其投降。
另一方面,列寧格勒還是威脅德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海軍重要基地,一旦攻佔,既掐斷了英、美等國海上援助的通道,加速蘇聯的滅亡,又可以“以戰養戰”,繳獲蘇聯波羅的海艦隊全部裝備及完善的造船工業體系,增強德國海軍的實力。
同時,進攻基輔更多的還是該地區豐富的經濟資源,以及透過這裡奪取高加索地區的石油,為維持長期戰爭提供了重要的“能量”。在德國元首看來,無論是列寧格勒的政治影響力,還是基輔的補給能力,其戰略價值遠超蘇聯首府莫斯科。
所以,在中央集團軍群兵臨斯摩稜斯克,劍指莫斯科時,他又想到了其“分兵計劃”,提出從中路大軍中分出2支強大的機動兵團,配合南、北集團軍群進攻列寧格勒和基輔,並強調“關鍵不在於突擊對手的首都,而在於打擊其有生力量”。
但僅過2天,“分兵”的想法就被擱置了,這是為什麼呢?1941年7月,作為“巴巴羅薩計劃”的決策者,德國元首一度想從突入蘇聯腹地最遠的中央集團軍群中,“分兵”進攻列寧格勒和基輔,既達到其政治目的,又加速蘇聯的滅亡。然而,僅過2天,這個想法就被他擱置了,重要的原因有三:
首先,從地圖上看要實現“分兵”的意圖,就必須從斯摩稜斯克方向分別推進700多公里和1150公里,儘管是機動性高的裝甲集團軍群,但進行這麼遠距離的機動作戰,德軍寶貴的坦克有相當一部分將損耗在行軍途中,多少有些不划算。
其次,本就對其“分兵”戰術不感興趣的德軍將領們,認為直攻莫斯科更符合“閃擊戰”的戰術原則。既可以在該地區大量殲滅蘇軍主力,為日後作戰提供便利,也透過抓獲蘇聯領導人或逼其遷都,嚴重打擊蘇軍計程車氣,軍事意義遠大於其他。
更重要的一點,德國元首和他的將軍們都堅信,無論是作戰效果還是士氣,勢不可擋的德軍已經穩操勝券,蘇軍主力已經基本被殲滅。眼看著各路大軍勝利在望,與其冒險式地捨近求遠、勞民傷財,不如按原定計劃各自為戰、穩紮穩打。
經過短暫的休整,德軍按照原計劃在幾千公里的戰線上再次發起了進攻。讓其失望的是,一路敗退的蘇軍越來越頑強。原來,在蘇聯統帥的“鐵腕手段”下,開始實施焦土政策、啟動戰時體制、畏戰者受到嚴懲等等,德軍的攻勢漸漸弱了下來。
其實,不管德軍分兵與否,都不會有什麼實際效果。不僅“不宣而戰”的優勢已不再有,而且蘇軍堅守的決心和耐性高於其預判,更重要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遠高於德國,隨著戰爭的繼續,這方面的優勢愈發凸顯,直至最後勝利。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