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東漢(公元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兩漢。

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西漢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於鄗城,後定都於雒陽,延續“漢”的國號,史稱東漢。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檯權力得到提升。漢明帝、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漢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以後,掃滅外戚,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之為永元之隆。

東漢中後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豪強勢力大肆兼併土地。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徵暴斂、賣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負,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董卓被殺死後,建安元年西歸(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東漢在文化、科技、軍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鄭玄將經學推向高峰並開創鄭學,科技上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軍事上迫使北匈奴西遷,佛教在此期間經白馬寺傳入中國。東漢豪強地主勢力擴張並形成門閥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內遷,北匈奴西遷後鮮卑人佔據漠北,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1)漢光武帝-劉秀

(前6—後57),東漢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漢高祖九世孫。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字文叔。西漢皇族。

早年與兄劉縯等率賓客起兵加入綠林起義軍。更始稱帝后,授為太漢光武帝常偏將軍。更始元年(23)與王鳳所率起義軍配合,取得昆陽之戰勝利,殲滅王莽軍主力。縯因爭權被殺後,乃隱忍偽裝,言笑如常,以此取得更始帝及諸大將信任。旋被派往河北,以恢復漢家制度為號召,取得當地部分官吏豪強的支援,鎮壓並收編銅馬等起義軍,勢力大增。被封為蕭王后,即拒絕更始召命。建武元年(25)在鄗(今河北柏鄉北)稱帝。

後鎮壓赤眉起義軍,削平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建都洛陽。即位之初,採取休養生息政策,減免賦稅、徭役,裁省吏員;多次下詔釋放及禁止殘害奴婢,使大批奴婢免為庶民,提倡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實行度田,檢核墾田和戶口,旋因遭到強烈反抗而失敗;又加強中央集權,削弱三公職權,全國政務皆透過尚書檯總攬於皇帝;妥善安置功臣,賜其高爵厚祿而不使干預政事,禁止外戚、宦官干政;裁併四百餘縣,取消內郡地方兵,裁撤郡都尉,削弱地方兵權,擴大中央直接統轄的軍隊。統治期間,社會生產發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得到加強,史稱“光武中興”。廟號世祖。

(2)漢明帝-劉莊

(28-75),東漢皇帝。公元57—75年在位。原名陽,字子麗。光武帝第四子。

建武十五年 (39)封東海公。十七年,進爵為王。十九年,立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即位。遵奉光武制度,整頓吏治,嚴明法令。禁止外戚封侯預政,皇子之封亦減舊制。提倡儒術,親臨辟雍,行養老禮,尊事三老五更,又為外戚樊、郭、陰、馬子弟立四姓小侯之學。數發兵進擊北匈奴,遣班超經營西域,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又派郎中蔡愔出使天竺求佛法。

性偏察,公卿數被譴責,近臣尚書以下至受捶撲。在位期間,省減租徭,修治汴河,民生比較安定。史載水平末,歲比豐稔,百姓殷富。後世史家將其與章帝統治時期並稱為“明章之治”。廟號顯宗。

(3)漢章帝-劉烜

(56-88),東漢皇帝。公元75—88年在位。明帝第五子。

永平三年 (60),立為皇太子。即位後一改明帝苛察,事從寬厚。少好儒術,建初四年(79),令諸儒於白虎觀討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白虎通》,又詔曹褒定漢禮,以為百五十篇。著胎養令,以獎勵人口生育。在位期間,社會民生尚稱安定,生產有所發展。後世史家將其與明帝統治時期並稱為“明章之治”。然外戚竇憲驕擅,帝待以寬容,遂開外戚專政之始。廟號肅宗。

(4)班彪

(3-54)東漢扶風安陵(今陝咸陽東北)人,字叔皮。

初在天水依囂,後至河西,為竇融從事,勸說竇融歸附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至三十年(37-54),歷任徐令、司徒掾、望都長。為當時名儒,尤專心於史學。以司馬遷《史記》記事止於漢武帝時,其後雖有褚少孫、揚雄等續作,然多鄙俗,不足以踵繼其書,遂博採史料,撰《史記後傳》六十五篇(一說百篇以上)。

今《漢書》中之《元帝紀》、《成帝紀》即其原作;《韋賢傳》、《翟方進傳》及《元后傳》之讚語均題“司徒掾班彪曰”,亦其原文。又撰文敘述歷代史書著作情況,並議其得失,尤詳於對司馬遷《史記》之評論。此外,尚著有《王命論》,論漢高祖得天下之原因,及《覽海賦》、《北征賦》、《冀州賦》、《悼離騷》等。子班固、班超,女班昭,皆有名。

(5)班固

(32-92)東漢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字孟堅。班彪子。

十六歲入洛陽太學,二十三歲父死後歸鄉里。以父所撰《史記後傳)敘事未詳,乃潛心繼續撰述力求精善。明帝永平五年(62),被人誣告私改作國史,下獄。其弟班超辯明其冤,出獄後被任為蘭臺令史,奉命撰述東漢開國以來史事,與陳宗、尹敏、孟異等共撰成《世祖本紀》。遷為郎,典校秘書,又自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等列傳、載記二十八篇。

明帝覆命他完成前所著書。他認為《史記》以漢朝“編於百王之末,廁於秦項之列”,不妥,決心撰寫起自漢高祖,終於王莽,共二百三十年事蹟的《漢書)。章帝時,以文才深得器重,遷官玄武司馬。建初四年(79),章帝召集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同異,命其記述其事,撰成《白虎通德論》(一名《白虎通義》)。和帝永元元年(89),隨竇憲出擊匈奴,為中護軍,參預謀議。次年,行中郎將事。永元四年,竇憲失勢自殺,他受牽連免官、被捕,死於獄中。

所撰《漢書》,資料豐富,組織精密,敘事得當,並開創斷代修史之法,後世奉為規範,遞相仿效。又以文學著名,著有《兩都賦》、《典引〉、《賓戲》、《應譏》等詩賦文章四十餘篇,後人編有《班固集》。明張溥又輯為《班蘭臺集》,編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清丁福保輯為《班孟堅集〉,編入《漢魏六朝名家集》。

(6)班超

(32-102)東漢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字仲升。班彪子。有大志,長於辯才。

水平五年(62),其兄班固為校書郎,隨至洛陽,傭書養母。旋投筆從戎。十六年,從竇固出擊匈奴,為假司馬。不久受命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平鄯善,殺匈奴使者,鄯善王廣納子為質,臣於漢。升為軍司馬,進至於闃、疏勒。十八年,焉耆攻殺西域都護陳睦,他與疏勒王忠堅守。章帝即位,被召還,至於闐時,為于闐王等挽留,復北上,率疏勒、康居、于闐、拘彌兵萬餘人,攻佔匈奴控制下的姑墨石城。

建初八年(83),升將兵長史。以後又平定莎車、疏勒叛亂,擊退月氏的入侵,並與烏孫取得聯絡。永元三年(91)受命為西域都護,駐龜茲它乾城。六年,率龜茲、鄯善等八國兵平焉耆,撤換尉犁、危須、山國等王,西域再次統一於漢朝。次年,封定遠侯。在西域活動達三十一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至西海(今波斯灣)而還。十四年八月,返回洛陽,拜射聲校尉。九月病卒。

(7)班昭

(約49-約120)東漢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一名姬,字惠班。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嫁同郡曹壽(字世叔)。

班固死時,所撰《漢書》的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稿,和帝命她參考東觀藏書,為之補作。又命馬續助寫《天文志》。《漢書》始出,以文義深奧,多難通曉,著名學者馬融曾從之受讀。常出入宮廷,皇后及諸貴人師事之,尊稱為“大家”。著有《東征賦》、《女誡》等。

(8)漢和帝-劉肇

(79-105),東漢皇帝。公元88-105年在位。章帝子。

即位時年十歲,竇太后臨朝,後兄竇憲等專政。永元四年(92),與宦官鄭眾定計捕殺竇氏及其黨羽後親政。屢派兵征伐匈奴、羌及西域諸國,併發布減免災區租、賦之詔。在位期間,西域都護班超曾派人西使大秦(羅馬帝國),至西海(波斯灣)被阻而還,為漢使所達最西之地。

(9)漢安帝-劉祜

(94-125),東漢皇帝。公元106-125年在位。章帝孫,清河孝王劉慶子。

即位時,年十三,鄧太后臨朝,後兄鄧騭執政。永初元年(107),以災異策免太尉徐防,三公以災異策免自此始。三年,令吏人入錢穀得比關內侯。在位期間,人民反抗鬥爭激烈。張伯路等起兵海上,攻擊沿海諸郡,襲殺守令;杜季貢等聯合羌人連年起義,屢敗漢兵。建光元年(121)鄧太后死後親政,與宦官李閏等合謀誅滅鄧騭宗族,自此寵信宦官。廟號恭宗。

(10)漢順帝-劉保

(115-144),東漢皇帝。公元125-144年在位。安帝子。永寧元年(120)立為太子。

延光三年 (124)廢為濟陰王。次年,安帝死,宦官江京等立北鄉侯劉懿為少帝,旋卒。宦官孫程等殺江京迎立其為帝。孫程等十九名宦官封侯。外戚梁商、梁冀相繼為大將軍,朝政操於宦官、外戚之手。

(11)漢桓帝-劉志

(132-167),東漢皇帝。公元146-167年在位。章帝曾孫。

初襲父爵為蠡吾侯。本初元年(146)被梁太后與兄大將軍冀迎立為帝,時年十五。在位期間,梁太后臨朝,梁冀專權,朝政昏亂,民不聊生。各族人民反抗鬥爭蜂起。延熹二年(159)與宦官單超等合謀誅滅梁氏,封單超等為縣侯,自後權歸宦官,政治更趨黑暗。大臣陳蕃、李膺等聯合太學生,反對宦官干政,被宦官誣指共為部黨。下詔逮捕黨人,禁錮終身,史稱“黨錮”。

(12)漢靈帝-劉宏

(157-189),東漢皇帝。公元167-189年在位。章帝玄孫。

初襲父爵為解瀆亭侯。永康元年(167)桓帝死,被竇太后及其父竇武迎立為帝,時年十二。在位期間,竇武與陳蕃謀誅宦官事敗,宦官繼續專政。黨禁再起,捕殺李膺、杜密等百餘人,又指豪傑及儒學有行義者為黨人,死、徙、廢、禁六、七百人。曾公開標價賣官鬻爵,並增天下田畝稅百錢,大修宮室。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中平元年(184)爆發全國規模的黃巾起義,東漢王朝趨於崩潰。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大俠用的大刀為何要裝鐵環?如果遇到有9環的大刀,儘量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