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平元年的五月甲子,開封府久旱無雨,田地乾涸,民不聊生。
在朝堂內外的殷殷期盼中,宋真宗來到開封府大相國寺求雨,“幸大相國寺祈雨,升殿而雨。”
真宗祈雨後不久,就下雨了。
這件事令全國上下歡欣鼓舞。
呵!這就是天子的龍威啊!
鹹平四年的二月,開封府再次發生旱災,老百姓再次懇請宋真宗出山求雨。於是,宋真宗先後在大相國寺和上清宮舉行了盛大的求雨儀式,“帝方臨軒決事,沾服不御蓋。”
從記載可以看出,真宗求雨十分虔誠。上天也沒辜負他,第二天,就下雨了。
大中祥符二年的二月,開封府又發生旱災,宋真宗於是“幸大相國寺、上清宮、景德開寶寺祈雨。”
儀式結束後的第三天,下雨了。
大中祥符八年的正月,開封府又發生了旱災,宋真宗起初並沒有親自出馬,而是“分遣侍臣禱雨於玉清昭應宮、廟社諸神祠。”
祈雨儀式後,從朝堂到民間,都翹首以盼地等待著大雨的到來,然而直等了二十多天都沒見到一滴雨落下。
宋真宗陷入了沉思,於是親自出馬舉行祈雨儀式,“親謁玉清昭應宮,幸開寶寺、上清宮祈雨。”
神奇的是,他祈完雨後,第七日果然下了一場大雨。
宋真宗高興壞了,“作甘澤應祈歌賜近臣。”
在宋代歷史上,宋真宗是一位比較“神奇”的皇帝。
用今天的視角來看,他的神奇之處在於他無與倫比的“迷信”。
比如發生蝗災時,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調遣人力物力滅蝗,而是趕緊去作法請天神下來滅蝗。
當然,“請天神滅蝗”的結果便是蝗蟲更加猖獗,他不得不憂傷地扭轉思路,打起精神,把希望從天神身上轉移到人間來。
其實,歷朝歷代的皇帝多多少少都有些迷信,他們的區別只在於迷信程度的深淺。
宋真宗沉迷道教,擅長祥瑞製造,鬧了不少笑話。
所以史料中,關於他求雨靈驗的事情,某種程度上也帶了幾分神秘而虛浮的氣息,總讓人覺得不那麼信服。
但除了宋真宗外,宋代還有許多皇帝求雨都很靈驗。
宋太祖趙匡胤開寶三年的春夏之際,開封府發生大旱,趙匡胤於是“幸建隆觀、相國開寶寺禱雨。”
四天後,開封府就下了大雨。
宋太祖太平興國六年,開封府大旱,太宗趙光義,“幸太平興國寺禱雨”。求雨儀式結束七天後,開封府下了大雨。
《續資治通鑑長編》明確把這次降雨的功勞記在了宋太宗趙光義的名下:“己未,德音降死罪囚,流以下釋之,禱而雨故也。”
宋仁宗天聖五年,開封府發生大旱,宋仁宗於六月份舉行了求雨儀式,“玉清昭應宮及開寶寺祈雨。”
三天後,大雨就來了。
慶曆三年,開封發生大旱,“自春夏不雨,歲時失望。”
宋仁宗十分憂心,為表誠心,他每天在“禁中食蔬,精禱、引咎”,但沒有下雨。
於是,在這年的五月份庚辰,宋仁宗親自前往相國寺、會靈觀舉行祈雨儀式,“幸相國寺、會靈觀祈雨。”
祈雨儀式結束後的第八天,天降甘霖,群臣都高興壞了,紛紛稱賀,京師陷入一片歡欣之中。
慶曆七年的三月辛丑,開封府發生旱災。宋仁宗是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他對於國朝三番兩次的災異現象十分難過,於是下了詔罪己詔。
下完罪己詔後,又“幸西太一宮祈雨,所過神祠皆遣中使致禱。”
可能由於太過虔誠,這次祈雨儀式結束後,很快就下了雨。
宋仁宗十分高興,為此特意舉行了謝雨儀式,“謝雨於西太一宮。”
嘉祐七年的三月,宋仁宗“祈雨於西太一宮”,祈雨儀式結束後的第五天便下雨了。
在宋代歷史上,皇帝求雨靈驗的例子比比皆是。
透過分析可知,一般都是京師開封出現嚴重的旱災時,他們才會親自出來祈雨。
而祈雨結束後,官員便會適時地開啟一番稱讚,以此來表明,是皇帝的誠意和賢德感動了上天,這才使得上天降雨。
比如,宋真宗曾在熙寧六年的三月舉行了一次求雨儀式,降雨後,王安石便將這場降雨歸於宋神宗的至誠:“民每欲雨,陛下輒一祈未嘗不輒應,此陛下至誠感天之效。”
用見天的觀念來看,“祈雨”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迷信行為。
但為啥宋代皇帝求雨會屢屢應驗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應驗的祈雨,重點宣傳!從留存的史料來看,宋代皇帝求雨也不是每次都應驗,只不過是史書更喜歡記載和宣揚這些應驗的案例。
比如,宋太宗趙光義淳化二年的春天,開封府發生大旱,宋太宗進行了一場求雨儀式,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儀式結束後很久都沒能下雨。
沒辦法,太宗只好給宰相呂蒙正等人下詔:“聯將自焚,以答天譴。”
這裡的“自焚”以答天譴,顯然是氣話了。太宗自然不會真的去自焚,他這麼說的主要原因是表達一種態度,讓朝臣知曉他的誠懇和憂心。
比如,皇帝在祈雨儀式前,一般會減膳、避正殿等各種措施來表達誠意,不過就是一種儀態而已。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故意做出的“姿態”對降雨本身沒有什麼實際的幫助,但卻仍然有一些特別的意義。
正如一些專家認為的那樣:“現在被認為是迷信的觀念,在那個特定的年代無疑是佔有主導地位的思想。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災害祈禱、上書言事、減膳避殿、大赦天下等與之相關的一切理論被認為是從導致災害發生的根源上杜絕災害的發生,從而達到弭災目的的最佳措施,其意義甚至超過了具體災害的賑災。”
精神鼓舞,在某些時候,真的無比重要。
古代的當權者深諳此道,所以才會孜孜不倦地“表演”著這些誠意。
祈雨前先向諮詢一下大宋“氣象臺”北宋統治者對天文學是相當重視的,宋代皇帝三令五申,禁止民間、官員以及士兵等群體私自修習陰陽、天文之書,任何人都不得妄說陰陽卜筮鬼神。
所以,當出現天文異象時,解釋權只有朝廷的天文官,旁人誰置喙一句,都是犯法的。
同時,對於天文機構的相關從業人員,宋朝廷管理也十分嚴格。嚴禁他們洩漏天文機密,禁止這些天文工作人員離開中央到地方任職,以防洩露天象資訊。
可想而知,皇帝祈雨前,是一定會諮詢這些天文工作人員的。
這樣,皇帝透過天文工作者對天象的預測來選定祈雨日期,“求雨”成功的機率就大得多了。
希言說
宋代的司天監,每天都會將氣象資訊上報給皇帝。
而且,這種氣象資訊只有包括皇帝在內的極少數人知道。
為啥要這麼保密?
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強統治者“天人感應”的神秘性。
這個原因在今天看來多少有些“幼稚”,但在古代,卻是統治者增強自身權威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