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水滸傳》中,武松、雷橫的都頭;魯智深、楊志的提轄;還有宋江的押司、小李廣花容的知寨,叫得都十分響亮。這些宋代的官職對應到今天算是什麼級別官呢?
讀過水滸小說的人大都知道,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曾有過官職的地位都很低,大多數屬於沒有品級的小公務人員。書中被列出的一些官稱,在史料中可以查到相應的解釋。
網路圖片
武松、雷橫所司職得“都頭”,在唐朝時部帥稱都頭,宋代縮小了“都”編制,降為指揮使之下的下級軍官。州縣的捕快頭目也稱都頭。級別相當於今天部隊的連職。還有說都頭相當於今天的刑警大隊隊長,武松、雷橫或相當於現在的鎮級派出所所長。
魯智深、楊志擔任的“提轄”,解釋有所不同。有說就是現今的排級幹部,還有說古代的提轄相當於現在的正處級幹部。史料介紹,宋朝知州當時是五品,提轄比知州級別要低,應當是六品至七品,不會小於從七品,相當於當今的正處級正團級。《水滸傳》為元、明時的小說,而宋代的史料中並無“提轄”之名,《宋史.職官志》中提到地方上的知府知州常兼要“提轄兵馬”,提轄一名很可能即由此簡稱而得來。提轄為宋時一州或一路所置武職中提轄兵甲者的簡稱。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編制在30人上下,應相當於現在的正規部隊排長或武警中隊長。
宋江的“押司”級別會更低,押司是衙門裡的書吏,也就是書寫文書的人員。對應到今天,宋江充其量也就是個縣裡面的辦公室副主任。“知寨 ”為宋朝時的巡檢官員,而非正式的官職名,具體分文知寨和武知寨。文知寨為正武知寨為副,武知寨是帶兵的。水滸小說中的小李廣花榮原是清風寨副知寨,類似現今部隊中的營、連級軍官。至於小說中晁蓋當的東溪村“保正”,大體相當於今天的村長。
《水滸傳》不是一部歷史紀實,而是一部虛構的演義小說。書中的少部分人物和故事,歷史上的確有過,但大部分卻是通過虛構的文學創造,於史實對不上號。根據史料記載,書中的兩個著名人物武松、宋江歷史上真有其人。
真實的武松,可以在歷史資料中查到記載,但和小說中所描寫的武松完全不同。《臨安縣誌》、《杭州府志》等史籍都記載了北宋時杭州知府中的提轄武松勇於為民除惡的俠義壯舉。並說:杭州知府高權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遂邀請入府,讓他充當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知府高權的心腹。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被逐出衙門。
網路圖片
之後繼任的新知府是當朝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jūn),是個壞官。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蔡鋆為“蔡虎”。武松對這個惡官恨之入骨,決心拼上性命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之前,看到蔡鋆前呼後擁而來之際,飛步衝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松,武松終因寡不敵眾被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
這段真實的記載,猜測《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肯定知曉。他將其中的幾個細節充分渲染,便成了小說中的武松,也成了山東好漢的代名詞。。至於武松的最後結局,小說中寫到他在徵方臘之後成了清忠祖師,得享天年,實在是一種迎合老百姓心願的美好的藝術處理。
另一位人物宋江,史料記載他的生卒年份是公元1073年至1124年。宋江,字公明,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他既是歷史上確有的宋代農民起義領袖,又是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第一號人物。
通過《宋史》的記載可知,宋江起義的時間在宋徽宗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月,宋江聚集36個人,在京東東路所管轄的黃河以北地區起義,殺富濟貧,反抗北宋王朝的殘酷統治,引起統治者的恐慌。
起義發生不久,宋徽宗趙佶便詔令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提刑督捕之。但由於宋朝軍隊久不征戰,缺乏訓練,戰鬥力極差;又由於宋江“其才過人”,屬下的36個人都是強悍猛勇之士,個個英雄,所以,這次征剿不僅沒有消滅宋江起義軍,反而使其威名遠揚。
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宋江等人事實上並沒有像《水滸傳》中所描繪的那樣,入據八百里水泊梁山建立穩固的根據地,而是“橫行齊魏”,馬不停蹄,在官軍的圍追堵截中,千里轉戰于山東、河北一帶。宋江率義軍攻打河朔、京東東路,轉戰於青、齊至濮州間,攻陷十餘郡城池,懲治了一批貪官汙吏,令統治者聞風色變,“官軍莫敢攖其鋒”。
宣和三年(1121年)宋徽宗調遣北宋名將張叔夜圍剿宋江義軍。這年二月,宋江率軍轉戰至海州(今江蘇境內)。
張叔夜到達海州後,起義軍正準備攻城。宋江和起義軍副將吳加亮等人,仔細分析了海州濱海的特點和城防情況,決定從海上突破,於是直取海濱,俘獲了大型船隻10餘艘及不少財寶。然而這一切,都被張叔夜所派的偵探窺視到了。
張叔夜迅速招募敢死隊1千餘人,在近城設伏;然後,再派出小股士卒趕往海濱誘戰,同時將精兵埋伏在海邊。雙方開戰後,伏兵蜂擁而上,並舉火燒燬了宋江的船隻。宋江雖然率部勇猛拼殺,給官軍以重創,但見船隻著火、退路已斷,不免亂了陣腳。這時,張叔夜又乘勢發動全面進攻,俘虜了宋江副將吳加亮。
宋江在重兵包圍之下,痛感大勢已去,不得已率部接受朝廷招安,成為宋朝官軍中的一部分。後來宋江部是否去江南出徵方臘農民起義軍,史學界有爭論,至今尚無定論。但多數史學家認為,宋江部出征方臘可能性較大。
宋江死後,隨著宋人話本、特別是《水滸傳》的廣泛流傳,宋江和梁山好漢贏得了後人的尊敬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