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聽老人說過山東黃縣的丁氏家族。丁氏莊園離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很近,甚至可以說近在咫尺,但我幾十年來都沒有進去過。
日前,終於有機會進入老宅。
站在莊園前,想起很多:這裡有家族興衰史、有中國金融業演變史、有官商學一體成長史、有山東人闖關東史。。。。
山東龍口志載:“山東言富者,德望推丁氏焉。”“丁百萬”是整個丁氏家族稱謂,清朝乾隆年間流傳開。丁氏十一世丁元沂是首個被稱為“丁百萬”者。當地流傳說法有三:一指“百萬富翁”;二說全國有一百多當鋪,萬餘夥計;三說丁家山東省108縣每縣一鋪,每鋪萬元流動資金,故稱“百萬”。
丁家當年家產白銀五千四百餘萬兩,相當清政府一年財政收入,“富可敵國”不為過。1894年為支援黃縣辦團練,丁家一次資白銀七萬六千兩;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逃,後返京,丁家為她出錢……
黃縣丁氏,明初由山東諸城縣藏馬天台(現考證為膠南大村鎮)遷至黃縣。 丁氏發跡傳述與珠寶有關,流行說法是,有江南盜賊偷皇家珠寶,入黃縣大牢待斬。丁家行善,為無人照顧死囚一日三餐送飯。日久,盜賊告知在城南五里橋下有一包裹,可做其飯資,同時,請求丁家為其收屍。丁家取包裹一看是珍貴珠寶。丁家履約為其赴濟南收屍並殮葬。丁家靠這批珠寶開了當鋪和錢莊,繼而發跡。
電視連續劇《闖關東》,作者高滿堂描寫過一過程,只是盜人是革命黨人,被俄軍抓獲,朱開山拿到革命黨人銀兩後,透過疏通衙門就出革命黨人。這些故事應是高滿堂在丁氏莊園聽到的,他寫《闖關東》時在丁氏莊園採過風。
丁家做生意講“誠信”,薪火相傳,丁家人一路住自家店鋪就到京城。丁家當鋪掛“龍票”,相當於現在“國營執照”,無人敢欺詐、搶奪,典當行業幾成壟斷。
丁家繁榮興盛原因是官、商、儒三位一體:讀書是做官的根本或基礎,做官是經商和讀書的保障,經商則是致富源泉。丁氏27人中舉人、進士,五品官以上達149人。丁氏嚴格秉承“以學入仕,以仕養商,以商養學”理念,使這個家族長盛不衰。丁家英才輩出。清代國子監祭酒丁培鎰,官至上書房行走,做過恭親王、孚郡王的老師。第十五世後裔丁佛言,為清末民初書法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1917年,出任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一職。
丁氏莊園自雍正開建,擴建嘉慶,建成已是道光。3000餘間房佔據大半個黃縣城(直到辛亥革命前黃縣還有城牆)。建築群屬木構架結構,有“牆倒而屋不塌”之說。 丁氏家族輝煌二百餘年終黯然失色,八大支系中七大支系故宅蕩然無存,現存“西悅來”支系的部分宅第55棟243間,不足當年規模十分之一。這些宅第是因為當時用做部隊營房和學校而倖存至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莫言參軍第一站就住在丁氏莊園。
站在僅存的老宅前,我陷入沉思:從家族興衰想到社會的興替。即使是富可敵國的一個家族,也擺脫不了歷史嘲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什麼神仙皇帝;從來就沒有什麼千秋功業,只有歷史大潮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