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黃帝,在《史記》次元裡的成為一個起點,他以武力在亂世擊敗了他的對手,包括炎帝和蚩尤這樣的強大對手,征服了一個世界。

黃帝似乎也因此成為這個次元裡歷代君王們最期待成為的樣子。他幾乎可以被視作一個完美君王的範本,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後。

當他死後,他所征服——或者說創造的世界依舊在執行,按照一些現在也說不明白的執行模式。

他曾經擁有的權力交接給他的後代,但是《史記》並沒有記錄黃帝對後世和他的接班人有指導性的安排,就像很多君王都會有臨終指示一樣。這給他以後的統治者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治理場景。所以,在這個《史記》次元最初的那段時間,是不是意味著司馬遷記錄的不過是一個家族內部的、一次一次的政治實驗。

不管領導權如何流轉,你都會發現,最終總能從血緣關係追溯到黃帝身上。司馬遷這麼記述,保證了在這個次元裡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大家都是炎黃子孫。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是正當的。

003

按照在這一統一血統關係裡權力接力棒交接的邏輯,在《五帝本紀》到底是在記錄的權力交接方式到底算是正常的呢?還是反常的呢?哪一種規則是應該遵循的呢?還是另外還有其他的模式,司馬遷沒有說呢?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黃帝死後,從他手中接下權力接力棒的並非他的二十五個兒子之一,而是他的孫子。

是中間這一代人出了意外,還是有什麼其他原因呢?

這種結果是黃帝本人的選擇,還是透過其他的方式完成的呢?

總之,這中間一代人的人缺席讓人覺得有些意外。

儘管這確實的一代留下了一些姓氏和名字,但他們的存在細若遊絲,僅僅作為一個脆弱的連線,好讓後來的人沿著血緣的線索一直向上追溯,最終可以透過他們,在黃帝那裡找到自己的血緣之根。

“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黃帝的孫子顓頊做了黃帝的繼承人,接下了他的權力接力棒。他的叔伯們淹沒在《史記》次元裡,命運如何並不重要。《五帝本紀》也似乎是在說,那個時代的每一次權力交接都是做了最有利的選擇。

我們或者一直都傾向於司馬遷記錄黃帝、顓頊、帝嚳以及後來堯、舜、禹,是因為他們工作做的很好,而且在《五帝本紀》中,司馬遷對他們都有正面的評價,字裡行間裡似乎還帶著讚揚,他們都是上古時代聖明的君主,具有後世無可比擬的高尚品格。

“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這是說顓頊帝的。從這段記錄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顓頊把控全域性的能力,而且可以看到一點,就是他繼續了黃帝時代沒有完成的戰鬥,四處征伐。等於在說,到他這一代,最終圈定了華夏民族的疆域四界。司馬遷甚至不惜給了更為誇張的說法:凡是日月照到的地方,都被他平定了,而且沒有不歸附於他的。

這是不是可以說,在顓頊時代,黃帝部族通過幾代人的征伐,實力達到了巔峰呢?

這似乎是證明了,顓頊是繼承黃帝事業的一個正確人選。之後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從顓頊到帝嚳,再到帝堯,似乎保證了把黃帝的事業交到了更為合適的人手上。

如果換一種看法,事實不是這樣呢?他們的權力交接只是被記錄下來,而且記錄的就是一種反常狀態呢?

顓頊是反常的,他在他爺爺之後跳過一代人取得帝位。他之後,帝嚳作為他的侄子,成為他之後的權力繼承者。堯後來是從他哥哥帝摯的接下權力的交接棒,後來又一反常態地將權力交給了舜,舜有權力的接力棒交給禹。直到啟繼承他父親的權力,好像一切才算是合理而且正常的。

“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

顓頊死後,下一棒的接力者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侄子帝嚳。這在中國人理解的權力交接方式上是反常的。除非顓頊沒有兒子。

但是,顓頊有個兒子叫窮蟬。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兒子呢?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這一系列的權力交接並不平靜呢?

司馬遷還在記錄帝嚳繼位的事情上,特意提了這一點。顓頊死後,他的侄子“帝嚳立”,《史記》在這節骨眼上提了一句:

“帝顓頊生子曰窮蟬。”

這一句出現得非常突兀,而且插在了帝嚳繼位這一事實的前面,像一場本來和諧的儀式中突然闖進一個不速之客。

在這場權力交接的“儀式”中,窮蟬有什麼表現呢?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司馬遷沒記錄他做過什麼,能力如何。可以理解為他是在一場古老的權力爭奪戰中失敗的人物嗎?

司馬遷的記錄有時簡約但客觀,他陳述一個事實:顓頊死。帝嚳立。既沒說顓頊傳,也沒說帝嚳搶。

司馬遷像是有意用一個字一句話留下一個線索,這只是一個例子。因為到了舜這一代,作為窮蟬的後代,這一支才又翻了盤。

在後面敘述舜的故事的時候,有一句話承接著這段往事:

“自從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

這句話隱含著一個意思,雖然窮蟬的父親顓頊貴為天子,但他卻一落千丈,成了庶人。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馬上”與“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