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商代眾多帝王中,武丁是非常特別的一人。他出身於高貴的帝王之家,卻不願成為一朵溫室裡的花朵。從年輕時代始,他就放棄了宮室裡奢華的生活,長期生活在民間。據說這是父親小乙有意安排的,顯然是想讓武丁多瞭解社會實情,為未來的接班做好準備。

盤庚在位二十八年後去世,把王位傳給弟弟小辛。小辛並不是一個很出色的帝王,在他統治期間,殷商中央政權的影響力有所下降。在古代各王朝,君主的能力與國勢的強弱有著密切的聯絡。小辛去世後,又傳位給弟弟小乙,武丁就是小乙的兒子。小乙去世後,武丁繼位,成為商帝國曆史上的第二十二位帝王。居九五之尊,並沒有讓武丁開心,相反,他卻陷入深深的憂慮之中。這種憂慮源於他內心深處所懷抱的雄心壯志,他想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千頭萬緒,卻不知從哪裡入手。儘管盤庚遷都為商帝國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這只是開端罷了。雖然諸侯又陸續來朝,卻並不見得真心擁護。前面說過,商湯開國是憑藉諸侯的力量,因此中央政權對諸侯的統治,只是名義上罷了,只要哪個帝王闇弱,諸侯就不願意來朝見。更大的問題是,周邊蠻族的威脅在不斷加劇,武丁必須好好思考國家的未來。

武丁曾經在老師甘盤那裡學習歷代先王的統治術,後來他做過一次漫長的旅行,遁跡於荒野,“舊勞於外,爰暨小人”,就是說長期勞苦於外,認識了許多底層民眾,瞭解民間疾苦。他的行程十分遠,從荒野到黃河,又遊歷舊都亳城。後來他回顧這次旅行時,認為自己沒能取得預期的進步,這裡他所說的進步,可能是思想上的突飛猛進。但我們必須說,正是有了這段經歷,才開拓了武丁的眼界,並讓他有寬廣的胸懷,而這正是偉大人物所不可或缺的。

武丁以守喪為由,閉門謝客,在三年守喪期間,多數時間是一人獨處,一句話也沒說過,把國家政事都交給冢宰(宰相)處理,這就是“武丁三年不語”的故事。

話說武丁三年守喪三年不說話,這樣把大臣急壞了,便紛紛勸諫道:“天子統治天下萬邦,百官遵守法令。天子所說的話就是法令,您要是不吭聲,臣下就無以從命了。”

武丁還是不開口,只是用文字的方式回覆說:“我想做天下四方的表率,可是唯恐德行與地位不相配,所以不說話。我懷著恭敬之心,默默地思考治理國家的方法。我做了個夢,夢到一位良臣來輔佐我,他將代替我發言。”

武丁畫了一幅人像,讓臣子們去把這個人找出來,臣子們都不理解,但這既然是國王的命令,還是好好找吧,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一個和畫像相似的人,把他帶回了皇宮中

話說這個人就是傅說,孟子曾經寫過:“傅說舉於版築之間。”版築是泥水匠的兩樣工具,版就是牆版,築就是杵。古代築土牆,先用兩片版相夾,往裡面填泥,再用杵搗實,傅說就是幹這活兒的,屬於社會底層平民。孟子對武丁從民間提拔賢人有著高度的評價,他肯定不相信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僅僅是因為一個夢而破格任用傅說。

是否真有神啟,我們當然不知道,所以寧可不討論這一點。結合武丁早年遊歷四方的經歷,或許可以認為,武丁從茫茫人海中把泥水匠傅說選拔上來,並非是真的夢到什麼神人,而是他早年遊學時,就可能認識傅說,至少曾聽過他的賢名。我們發現武丁大帝喜歡玩深沉,先是三年不語,再是夢中求賢,真是把各位大臣搞得雲裡霧裡,誰也看不清帝王心裡究竟在想什麼。

別人看不透,武丁追求的就是這個效果。作為一個帝王,為什麼要讓別人看穿看破呢?只有搞些深沉的玩意兒,才能令人神秘莫測。不要忘了,武丁年輕時就跟專業老師學過帝王之術,帝王之術是什麼玩意兒,我們從後世申不害、商鞅、韓非子等人的著作中可領略一二。譬如申不害曾這樣說:“君設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權;君操其柄,臣事其常。”一位君王,應該要“設本”、“治要”、“操柄”,操柄就是操生殺之權柄。史學家錢穆把申不害理論歸納為:“所以教其上者,則在使其下無以窺我之所喜悅,以為深而不可測。夫而後使群下得以各竭所誠,而在上者乃因材而器使,見功而定賞焉。”這就是駕馭群臣之術。其實說到帝王術,申、商、韓都只是武丁大帝的學生,最厲害的人,不是把理論說出來的人,而是默不作聲實踐的人。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宋朝的特務機關有多厲害:連宰相趙普都畏懼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