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明朝時期,朱元璋為了統一自己的權利地位。建立了錦衣衛東廠等各個檢察機構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朱元璋從一個普通百姓到最後坐上九五至尊之位,付出了常人無法忍受的努力,最終這份努力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從此開闢了朱姓的天下

中國的歷史延綿已久,上到堯舜禹的世襲制,後來又經歷過西周的分封制,最後落到了秦始皇手中,得到大一統的天下。秦始皇成了開國第1位皇帝。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分封制變成了郡縣制,皇帝開始進一步地鞏固自己的權利政策,每一任朝廷都會將自己的權利牢牢地握在手中。

這也是古代,為何有那麼多功高蓋主的人最後慘死獄中。一直以來的漢朝隋朝,唐朝,宋朝,包括有第一任外族人統治的元朝,都將自己的經濟地位放在了第1位。

一、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

明朝在歷史上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歷史上的明朝是漢文化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乞丐草寇之身,最後奠定了明朝的基礎。

很多人都說劉邦開闢的漢朝文化意義悠遠流長,但明朝則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元朝末期,整個國土面積內到處都充滿了硝煙,朱元璋也在這片硝煙中出生,最後在這片硝煙中奠定了自己的基礎。

一個國家的昌盛靠的無非是一個強大而有主見的君主,其次便是無人匹敵的軍隊和團結一心的百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朱元璋繼位後,建立了統一的王朝集中制度。也就是後來的錦衣衛和東廠。

早期時候朱元璋的錦衣衛出神入化,常常隱匿於世間。當時的百姓就算心有餘悸卻敢怒不敢言,因為可能在你說出大話的同時,隔壁小攤販有可能便是陛下的錦衣衛。

錦衣衛東廠西廠的建立確實集中了整體的完全制度,但也發生過宦官當道。而錦衣衛東廠西廠等司對當時的國家經濟也有很深遠的影響。明朝時期,由於元朝時期的過度透支讓整個國家的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宦官當道,官官相護,各有貪汙

明朝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實行了無數的政策,雖然奢侈之風禁錮在了一個範圍內,卻抵擋不住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由於過於嚴厲的朝廷制度,軍民開始不一體,產生了各種間隔,也影響了統治者統一。

二、明朝與蒙古烽火狼煙

朱元璋開創了明朝,也奠定了明朝整體的經濟局勢發展。元朝時期中國的國土面積達到了歷史之大,然而到了明朝,他們所做的也只是想要將本屬於漢族的國土拿回來。

元朝起源於蒙古族,統治者也是蒙古族人,而朱元璋在繼位後同蒙古之間也並沒有結上很深仇大恨,蒙古族缺鹽少鐵,有精兵悍馬,然而草原生活惡劣在明朝,朱元璋將原本的蒙古族人趕回蒙古後,就下令禁止邊關鹽鐵生意,不準走私內陸的鹽鐵到蒙古去

1.200多年戰爭消耗

朱元璋開創明朝之後200多年之間,明朝和蒙古族之間戰爭從未平息過。兩方一直你追我趕,敵進我退。

1367年,朱元璋率兵北伐至中原地區,蒙古族盤踞中原多年,直至與朱元璋軍隊撞上蒙古族急流勇退,朱元璋你追我趕,當時的蒙古族被剛剛一統天下的朱元璋軍隊打得四分五裂,這一時期的明軍是無可匹敵,所向披靡的。

然而朱元璋死後。朱棣繼位。明朝明顯沒有了朱元璋時期的那種勁頭,反而開始將蒙古族攆回本部落之後築起長城,守衛北方。那時候的蒙古族被稱為瓦剌人,因為蒙古族曾在中原地區待過長達幾十年的時間,所以即便兩方征戰沙場,在國都之內依舊有不少瓦剌部落存留於市井之中

北方草原到了冬季遇上天災,經常是食不果腹,蒙古族人一次次遷徙驅趕著牛羊,只是為了能填飽肚子,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野性才有了當時的元朝。然而每到天災人禍的時候,瓦剌人都會侵犯中原,只為了搶奪糧食,衣物。

2.修築長城互不侵犯

朱棣沒有朱元璋的勁頭,朱元璋本人非常痛恨蒙古族人,覺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就是因為蒙古族人才遭受了如此重創,可是到朱棣以及朱家在位之中,再也沒有了那種南征北戰的時機。朱棣仁宗繼位後,建起長城,每年冬季瓦剌人進犯時,便會在長城上駐守兵將為防止相鄰的百姓遭殃。

為了能減少戰爭,明朝對鹽鐵等軍需物品以及生活必備品看管非常嚴格,當時明朝與蒙古族中間有互通的馬市,然而這個互通南北的馬市卻極少開放,雖然明朝時期國內空虛,南方大部分地區由於當時元朝戰爭以及過分壓榨整體經濟形勢已經近乎癱瘓,但明朝統治者依舊不願同蒙古族有過多往來。

明朝時鄭和下西洋開闢了無數航海通道,其實航海路線最多的是元朝時期,那時候中國的海陸以及各國的交流非常多,明朝時期由於海關以及各個島上遍佈海賊總是搶奪官船,明朝統治者無數次進行剿捕,卻終無所獲,最終只能被逼關閉了通道

3.被逼無奈

時代的發展促進人類的進步,很多人覺得當時的政策導致了中國短時間落後於世界,然而就當時的國土情況而言,對外貿易減少可能才能保住當時的整體形勢

五千年的文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四大文明古國最後只留傳下中國不是沒有道理,雖然經濟形勢以及武器裝備落後於各國,可我們得到了很長時間的喘息,明朝的統治者想的應該也是這個,關起門來造車很容易封閉自己,但開啟國門,很容易就被侵犯,就以當時的經濟實力和武器裝備,草寇都剿不滅,面對外族入侵又談何容易

4.明朝推動了閉關鎖國

從明朝開始,中國就已經漸漸地走向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內部人員想自行流動而同其他國家的交流逐漸減少,以至於到清朝時期直接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經濟發展直線落後數百年

當然明朝時期雖然同蒙古族並沒有太多的互市,可蒙古終究在大陸佔領了幾十年的時間,所以也有無數的蒙古商販來到中原做生意。

漢族人很排斥瓦剌人,而瓦剌人依舊出現在我們大都的故土上進行無數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也正是因此才推動了蒙古族的發展。

三、無奈同蒙古再開互市

明朝後期,國庫空虛軍隊沒有可用之兵戶部也沒有可調之糧,無奈之下政治中心人物終於重新開通同蒙古的邊關互市,雖然每年雙方依舊會有戰爭發生,但互市不停。

互市的開通讓很大一部分蒙古族人冬天免受了風雪災害,也讓很大一部分中原人有了珍稀藥材。朝廷也有了可用的馬匹以及軍需藥材等。

可是這樣互利互惠的時間總是短暫的,1635年蒙古臣服於皇太極。熟悉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蒙古臣服於皇太極之後,皇太極從東北入關直逼明朝,最後剿滅明朝以及餘下叛將後建立中國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明朝與蒙古族之間互通馬市,雖然帶動了南北方經濟發展也讓朝廷有了無數養馬的地方,到底讓其他人有了可乘之機,滿族就是憑藉此等機會佔領了中國大半

論起來,互通馬市有利也有弊,促進文化交流使當時空虛已久的國庫得到春雨一般的滋潤,但也增長了外族人的氣焰,使他們更加狂妄自大,導致最終明朝被剿滅了。

結語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明朝同蒙古戰爭了二百餘年,期間各有勝負。這200多年期間,明朝都沒有將蒙古族一舉殲滅。最後卻被皇太極幾十年全部收復。可能這也是天隨人願吧,蒙古最後還是隨著皇太極將大明的天下奪了下來,明朝從歷史的長河中退下了。

朝代的更替有很多種原因,明朝當時迫不得已互市,可也正是因為互市的開通促進了無數外族人經濟的發展也讓他們學得了漢族的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在古代中原面積非常小,而這樣小部分的中原人卻佔據了大部分中國經濟文化發展的命脈,自然也會被各個外族覬覦。

歷史的發展總是驚人的相似,也許明朝與蒙古沒有互通馬市,也會遭此橫禍,畢竟天下大事,經久必合合久必分,明朝的統治者,雖然沒有宋朝統治者那樣溫和仁慈,但在歷史上也是很有名氣的,可能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名氣才致使了後來大批海賊倭寇的進犯。

參考文獻:

《明朝那些事兒》

《明史》

《元史》

《清史》

《明太祖實錄卷》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金字塔是近代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