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坐江山的皇帝都需要人來吹捧。不吹,故事不夠;不捧,名頭不響。比如天下倒秦時,劉邦也起來革命,但那麼多山頭,大小軍閥,他算老幾?他倒放得開,“意豁如也”“好為大言”,經常吹牛,但那只是在沛縣豐邑的地盤上。往大了說,他去過大梁城和咸陽。去大梁城時,他靠道上朋友的招待;去咸陽時,他則為亭長差事上的“公務”,雖見過世面,但也有限。
縣上的幹部蕭何就對他有個基本判斷——“少成事”,說到底,他只是個混縣城和小鎮街頭的好事者。這樣的人突然扯旗稱“沛公”,就憑他手下那點人馬,誰認?亂世動作,三分實力,七分裹挾。裹挾事大,沒人認,就沒戲。沒戲,你裹誰?挾誰?所以,劉邦雖不讀書,史家卻好論“高祖文章”這裡面有個門道。
項羽渡江,基本盤是八千江東子弟,越鬧越大,是因為霸王確實能打。劉邦從沛縣帶出三千人,當然也打,但細究則以講故事為主。也就是說,項羽只有一杆子,而劉邦有兩杆子。他的倒秦比項羽多一杆子。
劉邦方面講故事最好的兩人是他最親密的戰友和朋友,一個是呂后,一個是張良。
劉邦還在芒碭山裡打游擊那會兒,呂后就在沛縣城中講故事了。她說沒人能找到劉季藏匿的地方,但我一找一個準。為什麼呢?因為“季所居上常有云氣”,我每次都望著天上的雲走,“故從往常得季”。沛縣的好事者都信了,他們願意信天上“雲氣”的選擇。很多人立刻就在心裡把劉邦當成了適合追隨的大哥。同樣的效果,項羽得在戰場上哼哧哼哧砍多少刀啊!
可是起義倒秦,有時候也是很幽默的。
張良的故事,則是那句“沛公殆天授”。這句話真是絕了。張良不愧是漢軍情報戰線上的傑出領導人和統戰藝術界的大師,深刻掌握著當時群眾的心理啊。
不管你們怎麼說,我們就一句“殆天授”,居然講得劉邦不斷走向新的勝利,就連軍閥圈裡也漸漸流傳起沛公“大度”,帶個“皇帝樣兒”的故事來。那年鴻門談判後,項羽代表倒秦委員會主持大局,安排劉邦去偏僻的巴蜀漢中搞監視居住,多少人跟在隊伍後面走?所以說,項羽是輸在不會講故事上啊。
張良的故事講起來有高度,用起來豐儉由人。古今之變、天人之際,都有了,真正的漢軍“一家之言”,真是用到哪裡哪裡靈。試想,要是項羽方面悔不當初,也搞個“項王殆天授”,得多露怯?這就叫在政治上丟了大分,把自己搞得步步被動。所以,劉邦對手下都是罵罵咧咧,唯獨對張良總是客客氣氣。不是劉邦在張良面前裝貴族、演修養,他是真服氣。
【原載《領導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