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不久在網上流傳了一個相聲段子,裡面提到了古人對於死亡的說法,比如皇帝死了叫做駕崩,諸侯死了叫做薨,還舉出了古典小說《紅樓夢》裡的一個橋段:賈母去世有丫鬟跑出來大喊“老太太薨了”等等。

圖片:仇家去世劇照

一、古人對於“死亡”講究多

1、根源所在

其實不管古今中外,人類對於死亡這件事一直都是不敢面對的,或者是避之不及,就中國來說,在古代的時候包括“死”、“亡”、“喪”等字眼,上到宮廷皇室,下到黎民百姓都是極其避諱的。

但是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因此在傳統倫理文化的影響下,古人也總結出了對待死亡的態度以及死亡的價值。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就是對死亡價值的一種考量標準,“業果輪迴,週而復始”是對於死亡的解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對待死亡的態度。

不得不說,死亡這件很自然的事情,在古人眼中卻賦予了太多超然的意義,這也是人們對於不同的人死亡有不同稱呼的根本所在。

圖片:皇帝死亡劇照

2、繁雜的稱呼

在中國古代,死亡的稱呼有很多種,大體分為:身份等級、年齡階段、死亡原因和職業角色四大類。首先來看不同身份等級下的不同叫法。

從周朝禮制逐漸完善,並且在中原普及開後,一般情況下天子去世稱之為“崩”,後來慢慢演變成我們經常聽到的“駕崩”;比天子低一級的諸侯們去世,稱之為“薨”,到了明清時期的王爺們也是這種稱呼。

士大夫也就是門閥豪族們去世稱之為“卒”,有功名在身的一般官員去世後稱為“逝”,民間士人去世稱“不祿”,最底層的窮苦勞動人民去世才叫做“死”。

這種起源於周禮的一套封建等級稱呼,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才結束使用,雖然期間也有所改變,比如皇帝死後叫做“登遐”、“晏駕”等,但總的來說變化不大,世人也較為認可。

圖片:天子去世劇照

其次我們看按照年齡段分如何稱呼,未能成年加冠死亡叫做“殤”,很年幼的時候死亡叫做“夭”,在民間變化就比較多了,比如年輕女性死亡稱為“香消玉損”,老年人死亡不一樣的稱呼最多,這個根據地區不同,風俗不同等等不一,比如“長逝”、“百年”、“作古”、“登仙”、“壽終正寢”等等。

再來看一下按照死亡原因如何稱呼,如果遭遇災禍死亡稱“蒙難”,為某人某事捨命死亡稱“殉”,突然死亡不知原因稱“暴斃”、“猝死”,如果死在外地他鄉稱“客死”。

最後就是某些職業的特殊稱呼,比如和尚死亡稱為“圓寂”、“坐化”,在佛教內部得道高僧死亡也會稱之為“涅槃”等,道家的道士們死亡稱“得道”、“羽化”、“登仙”或者“昇仙”等等。

由此可見,就死亡這件事來說,在古人眼中並不簡單,甚至講究極多,這也是燦爛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圖片:和尚死亡稱為“圓寂”劇照

二、仇人去世該怎麼說

1、中國民間的說法

有上面這些對死亡的稱呼,我們其實可以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講究較多的大都是社會的中上級階層,他們劃分得更細緻,要求也更嚴格,反觀民間就要自由的多。

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不僭越禮制越級使用基本沒人管,那麼如果是自己的仇家死了該怎麼說呢?其實不管什麼時代,對於自己的仇家想必都不會客氣,也沒必要那麼講究,甚至還要嘲諷詛咒一番,咱們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的風俗不一樣,給出的稱呼自然也不一樣。

總結一下,在中國民間當仇家死後一般常用的有“活該”、“下地獄”、“死得好”等等這些口頭語,也有“上西天”、“見閻王”等這些源自於神話傳說的稱呼,這種稱呼最早是特指壞人群體,後來慢慢演變成了一種廣泛使用的貶義詞。

在方言中說法就更多了,比如“翹辮子”、“死翹翹”、“掛掉”、“撲街”等等,都有很大的地方文化差異性,這裡就不再多說了,總之,中國民間對待仇家的死亡說法並不統一,也較為自由。

圖片:仇人死去劇照

2、近現代通用說法

進入近現代後,尤其是國際關係中,如果仇視的雙方中有一方去世,應該如何說呢?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1971年,當年9月11日前蘇聯的領導人赫魯曉夫病逝,這在當時絕對算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美國在表達上就不一樣,1959年杜勒斯去世後,美國國內的大多數媒體給出的標題都是“杜勒斯病死”,這種說法一直延續到上世紀末,比如“狄金病死”、“陳誠病死”等等。

在19世紀到20世紀這段時間內,世界各國對於某人死亡的表述還是很直接的,尤其是對於和自己關係不是太友好的人物,更是談不上什麼客氣和避諱。

不過在進入21世紀後,由於全球一體化程序的速度加快,世界各國一般也較為注意自己的形象,因此在國際事務上一般都採用“逝世”,來形容較為正面的人物,而反面人物,如拉登之流,都會根據他生前犯下的罪惡,加上一定的貶義詞語去表達,這也是現代國際關係中的一種約定俗成。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文人逸事之一: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