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句話,叫:“胡無百年運”,意思是少數民族在中原的統治絕對不會超過一百年。
原因顯而易見,因為漢族人口眾多,少數民族很難征服他們,即使被征服,也是比較短暫的。
但是由滿族建立起的清朝卻整整統治了267年,比明朝對中國的統治只少了9年。
而且清朝統治時期,疆域空前擴大,加強了中央政權對西藏、新疆和蒙古的控制,一舉解決了困擾中國2000多年的北方邊患問題。
清朝統治時期,清朝的皇帝不光是漢人稱臣,也讓蒙古人擁護,藏人服從。
明朝統治時期,領土只有900多平方公里;清朝統治時期,領土面積達到1200多平方公里。
如果不是列強入侵,大清的國祚也許更久。而且這一切的前提是,滿清入關時,滿族人口不過一百多萬,而關內的漢人卻有上億人。
那麼,滿人是如何做到這點的?
由於文化的相對落後,少數民族很難對中原地區進行有效的統治。
漢人骨子裡的文化優越感,更增加了少數民族的統治難度。
滿人作為少數民族,不僅人數很少,而且文明程度落後。漢字在5000年前就已經問世,滿文直到1599年才誕生。
而且對於當時的漢族人來說,滿族是“蠻夷”,是征服者,他們對滿族人有血海深仇,充滿敵意。
這對滿清政權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
但是滿人以他們卓越的才華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成功穩固了自己的統治。比較經典的手段,有以下幾條:
在行政區劃上做文章清朝之前,全國行政區劃固定,這樣影響了中央政府的凝聚力,增強了各行政區劃的地域觀念,離心力大大增加,成為滋生分裂、割據勢力的土壤。
千百年來,各地軍閥割據一方,和中央抗衡,歷代中央政權為此吃夠苦頭。
於是清朝統治者對全國行政區域重新進行劃分,淡化人的地域觀念,減輕軍閥割據勢力對中央政權的威脅。
比如四川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而且成都平原天府之國,富饒無比。
因此一旦地方豪強有野心,很容易自立為王,就會讓中央政權束手無策。
所以長期以來,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之說。
但是這道題並非無解,解決方法是將漢中劃出去。
漢中是入川的要道,把漢中劃給陝西,四川問題就迎刃而解。
只要控制漢中地區,四川就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四川就再也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割據區。
其實是將秦嶺以南的漢中劃歸陝西,是元朝首創,大清只是從中受到啟發,將這種成功模式在全國複製。
比如徐州,明朝的時候曾經隸屬安徽鳳陽府。
清初,徐州先後為江南省和江蘇省所屬直隸州。
徐州是連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將這裡劃歸江蘇就削弱了安徽的傳統勢力。
總的來說,就是把歷史上不同民族、不同習俗和信仰,不同風土民情的地區糅合到一起,讓他們相互制約。
把徐州劃分到了江蘇,徐州和蘇南的文化習俗截然不同。
蘇南人有南方人的細膩、婉約和周密;徐州人則有北方人的粗獷、豪邁。
在此情況下,兩地很難在重大問題、尤其是在反叛問題上達成一致,對鞏固中央集權好處多多。
在定都問題上下功夫大清入主中原在定都問題上有幾個選項。
一是洛陽,中原腹地,10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二是南京,虎踞龍盤,四大古都之一,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三是北京,大元和大明都在此建都。
經過考量,清朝皇帝選擇了北京作為首都。
選擇北京是一個非常正確選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好處;
混虧了,如果發生了危難,轉身就跑,一溜煙緊回到東北老家。
北京為首都,向北可以輻射內蒙古人居住的沙漠地帶,影響草原文明。
向大西北可以對西域伊斯蘭文明產生較大影響;向西可以對青藏高原為主的藏傳佛教地區產生影響。
一旦上述地區出現動亂,大清軍隊能以最快速度到達,從容平叛。
用聯姻和宗教利用、麻痺蒙古人蒙古遊牧民族彪悍無比、桀驁不馴,曾經是宋朝 掘墓人,是朱明王朝的心腹大患。
為了利用蒙古各派勢力,努爾哈赤身體力行,積極推行跟蒙古頭領和貴族聯姻政策。
入關前聯姻的32年間,為84次,入關後的268年間,為502次。透過聯姻,將蒙古梟雄綁在自己的戰車上,死心塌地為自己賣命。
但是聯姻只針對蒙古上層人士,對於驍勇善戰的下層蒙古武士,清朝皇帝採取了宗教馴化政策。
清政府規定,蒙古人每戶至少要派一個男丁出去當喇嘛,其他人則來供養這個喇嘛。
經過幾十年馴化,他們野蠻彪悍的性格消磨殆盡,蒙古武士喪失了鬥志,從草原狼變成小綿羊,一看到打仗就手腳哆嗦。
由於大量蒙古人去出家,蒙古部落人口銳減,對大清統治不再構成威脅。
不僅如此,為了拉近自己和藏人和蒙古人之間的距離,清朝前期皇帝如順治、康熙、乾隆等大肆修建寺廟,把自己打造成一名虔誠的藏傳佛教徒,用宗教來維持中央王朝和西藏、蒙古上層的關係。
大棒和橄欖枝並用清軍入關後,尊重中華文化,漢人可以繼續使用自己的文字。
清朝統治者還尊孔重道,給予孔子“至聖先師”的稱號。
在拉攏漢人精英的同時,清朝統治者加強文化專制,控制人民思想和言論,揮舞屠刀大興文字獄。
凡是被認為對滿清不敬的,就會毫不留情、格殺勿論。
例如戴名世《南山集》案。桐城方孝標的著作中有一些對清朝的批評,戴名世在文集《南山集》中引用,結果戴名世處斬,方孝標已死,也被戮屍,此案牽連人數達數百人。
再比如駭人聽聞的查嗣庭試題案,考官查嗣庭只因出試題“維民所止”。被認為“維”、“止”二字是把“雍正”去了頭,是大逆不道行為。
儘管查嗣庭在獄中瘐死,仍戮屍梟首示眾。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清朝統治者高超的政治手腕,才能讓清朝以極少的滿足人口統治了龐大的中國,其中的苦心經營,倒也是封建王朝中的“典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