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夏商西周時期,學在官府,官辦學校就已出現。如,《漢書•儒林傳》中有記載:“三代之道,鄉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其中的,校、庠、序,就是官辦學校的名稱,設在國都的學校稱 “國學”,國都以外的稱“鄉學”,從學段來看,又分為“小學(八歲入學,學習“六藝”。)” 和 “大學(十五歲入學,學習治國理政。)”。這一時期的學校,只有貴族子弟才有入學資格。

春秋戰國時期,宗法分封制崩潰,貴族政治瓦解,一些落魄的貴族後裔為了生存遊說於諸侯、聚徒講學(孔子便是其中之一),從而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學術開始下移。

秦始皇嚴禁私學,焚燬民間藏書,人們可學的知識只有國家的法律,能夠承擔教師職責的只有官吏,從而建立起“吏師制度”。吏師有專門的弟子和專門培養這些弟子的“學室”。而這些弟子被稱為學吏。學吏學成後,考試合格者將被任用為吏。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長安建立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並且,漢武帝還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從而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學系統。在太學和各地學校的教師均由儒家學者擔任,以儒家經典為教材,開啟了兩千多年的經學教育傳統。

西晉時在中央設立國子學與太學並立。南北朝時,或設其一,或兩者同設。隋文帝時以國子寺(最高教育管理機構,相當於教育部)總轄國子、太學、四門(初設於京師四門,“故名”,相當於國子學和太學的預備學校)等學。隋煬帝時改國子寺為國子監。唐宋時期也都是以國子監總轄國子、太學、四門等學。

而且,隋唐以後,國子監中還有日本、朝鮮、越南、暹羅 (泰國)等周邊國家的“留學生”。隋唐時,日本曾多次遣使來華訪問,隨行人員中有許多是來中國學習儒學、佛法以及各種制度的。他們中隨使者一起回國的稱為“還學生”,反之,留在中國繼續學習的則被稱為 “留學生”。這就是“留學生”一詞的來歷。

元代的中央官學包括三所——國子學、蒙古國子學和回回國子學,地方官學既有路府州縣學,又設有諸路醫學、蒙古字學、陰陽學等專門學校。元明清三代還將郡學、州學、縣學等地方學校統稱為 “儒學”,“儒學”前建有文廟,用來祭祀孔子。

明清時期,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先要參加選拔考試,這種選拔考試被稱為“童試”或“童生試”、“小考”等。童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個層次,縣試由知縣主持,合格者可以參加府試,府試由知府主持,錄取後再由中央派往各省的“欽命提督學政”主持院試(省級考試)。院試合格者稱“秀才”。只有成為秀才,才能參加科舉考試。秀才享有免役、免稅等特權,成績最好的秀才稱 “廩生”,每月由官府供給糧食。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最低等級的科舉考試是鄉試,在省城舉行,每三年舉行一次,由於在秋季舉行,故又稱“秋闈”。鄉試考中後稱“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舉行會試,由禮部主持,考中後稱“貢生”,第一名稱“會元”。皇帝對會試錄取的貢生在宮殿上親自進行策問考試稱“殿試”,殿試前三名分別稱“狀元”、“榜眼”和“探花”。

1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笑談歷史之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最具代表性的將領應該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