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戰爭可以顛覆一切美好的事物,可以打碎一個瑰麗的繁華盛世。不論是實力雄厚的太平盛世,還是百萬精兵的銅牆鐵壁,一旦被拖入戰爭的泥潭,縱使最後擺脫危機,也會落得周身泥汙。

經過唐前期幾代帝王的不斷努力,玄宗年間大唐國力達到鼎盛,但是長久的安逸盛世,會讓全國上下蒙了雙眼,迷了心智,最終被戰爭的刀戟戳破盛世的美夢。

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在此之後,唐朝的各個方面都與之前有著天壤之別。戰爭的蹂躪,財力的消耗,人口的損失,中央管控能力下降,節度使獨大,直接造成藩鎮割據局面。

所有問題的癥結最終體現在戰爭方面,中央集權衰弱,周邊少數民族蠢蠢欲動,中原各路節度使對抗中央,中央宦官專權,小皇帝無法把控局面,大唐統治搖搖欲墜,最終造成了唐末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一、唐朝中原的內戰

1.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髮生在公元755年到公元763年,歷經八年,是唐朝從頂峰墜落的開始,也是唐朝戰爭序幕的開始,從此唐朝被拖入無盡的戰爭當中,處處被動。

公元755年身兼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以“憂國之危”為藉口討伐楊國忠,玄宗皇帝帶領一行禁軍出逃,到馬嵬驛發生譁變,絞死楊貴妃,殺死楊國忠,是唐代悲劇的開始,皇帝尚不能安枕無憂,百姓就更沒有太平日子了。

其實安史之亂髮生並非偶然,是經濟矛盾、階級矛盾、內部矛盾的綜合作用。

唐朝中期土地兼併嚴重,均田制破壞嚴重,皇帝寵愛楊貴妃,楊氏一族權傾朝野,帝國上下縱情享樂,聲色犬馬。統治階級的奢靡生活加重了人民的經濟負擔,中央與地方的嫌隙裂痕越來越大。

玄宗後期任用奸臣,口腹蜜劍的李林甫把持朝政十九年,楊貴妃一家更是權勢熏天。西北節度使與東北節度使之間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唐廷內外、君臣、文人和武將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中央和地方軍閥之間的矛盾則是這次危機最重要的原因。唐朝自從太宗皇帝設立府兵制之後,經歷幾朝逐漸廢棄,代之而起的是募兵制,造成了內輕外重的局面,使得地方節度使擁有財權和兵權,能夠和中央形成抗衡的趨勢,且中央不能將之完全控制在自己的麾下。

玄宗在位四十五年,前期勵精圖治,後期寵信楊貴妃,逐漸怠政,使得中央奸相掌權,一家獨大,地方節度使控兵,藩鎮勢力逐漸坐大,周邊少數民族也是伺機而動。

所以安史之亂絕非偶然發生,而是多個矛盾的綜合體,且打開了唐廷戰爭的序幕。

2.河朔三鎮之亂

河朔三鎮的叛亂是唐朝的“老大難”,三鎮叛亂在唐朝歷經百年之久,但是唐廷始終未能根除它。

安史之亂後期唐朝為了儘快平定叛亂,使用了招降的政策,使得安史叛軍的勢力得以盤踞在三鎮當中,河朔三鎮時歸時叛,中間經歷了元和削藩和長慶削兵,但始終沒有完全置於中央的掌控之下,最終釀成遺禍唐朝百年之久的叛亂。

河朔三鎮為什麼能如此囂張,而唐廷又無可奈何呢?

首先魏博、盧龍、成德三鎮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黃河上游,水土肥沃,適合水草生長,可以大量養殖戰馬,為戰爭提供根基,農業產量高,有雄厚的經濟基礎。

其次河朔三鎮位於北部,是抵抗外敵的重要防線,當時府兵制已經破壞,募兵制的最大特點就是地方長官擁有獨立的徵兵許可權,而且中央也會給地方節度使財權,充當軍費,天時地利都具備的三鎮想不叛亂都難。

最後就是中央權力的削弱,當時的唐朝兵力既要平定邊疆的戰亂,又要打擊節度使的藩鎮勢力,還要應付民間的不滿,無論是兵力還是財力都捉襟見肘,內外交困,無法用足夠的力量去對付三鎮,所以三鎮是唐朝的老大難,歷經百年難以解決。

3.削藩戰爭

削藩戰爭發生在唐德宗年間805年到820年,史稱元和削藩。平定了楊惠林叛亂、鎮海叛亂、張伯靖叛亂等,收復了魏博、成德等藩鎮。

元和削藩是唐朝後期的重要軍事戰略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是這勝利是短暫的,憲宗一死,削藩果實又全都被奪回去了。

削藩政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就拿漢代來說,漢高祖和呂后執政的時候就開始剪除異姓王,文景之治時依然實行削藩政策,到漢武帝時期還在削藩,歷經百年之久,可見削藩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正所謂:以柄容易,收回難

憲宗去世後沒有人能夠接替這個任務,政策缺乏連續性,成果自然儲存不住。加之憲宗是依靠宦官上位的,憲宗死後宦官權力擴大,本就已經內外交困的統治,又多出宦官專權的戲碼,削藩只能以短暫的成功來定義了。

二、唐朝邊疆之患

自古邊疆地區的歸附無非兩個原因,一是迫於中原的軍事壓力,想要保全自己,投靠中原;第二就是中原財力雄厚,地大物博,文化繁盛,邊疆地區可以得到好處。

但是反之一個殘破無力的朝廷,邊疆地區就開始蠢蠢欲動,伺機侵奪中原這塊肥肉。

1.唐蕃之戰

安史之亂爆發後,“潼關失守,河洛阻兵,於是盡徵河陳、朔方之將鎮兵入靖國難,謂之行營”。

河西隴右地區是唐朝邊防重要地區,唐朝的精兵強將幾乎都匯聚在此,安史之亂時為了平定叛軍,調集邊疆地區兵力,致使河西隴右地區國防空虛,突厥、吐蕃等趁虛而入,河西隴右地區被少數民族佔有。

這些地區的喪失對唐朝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首先,致使唐朝失去對河西走廊的控制,使得戰馬不能運入中原,在戰爭當中的優勢損失大半。其次,吐蕃的入侵威脅中原的統治,使得統治者不得不加強兵力在此,平定藩鎮的兵力就相對減少,且難以集中力量打擊藩鎮,可以說邊疆叛亂對後來五代十國的形成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戰爭根源

1.募兵制之弊

唐太宗在位期間完善府兵制度,使得國家兵力內重外輕,邊鎮抵禦外敵的將領均在國家的控制之下。隨後高宗即位,武后稱帝國家少有戰事,府兵制一直維持著原來的制度,未加完善,逐漸廢弛。

玄宗在位四十五年之久,前期勵精圖治,建立邊疆之功迫切,開始討伐外域,這時就要加大用兵力度,以及用兵的靈活度。

唐中期土地兼併嚴重,均田制遭到破壞,而府兵制就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之上,到玄宗年間府兵已經無兵可用了,另外府兵統兵權、調兵權皆在中央,難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戰爭,所以玄宗制定了募兵制度。

招募的兵將並非全是漢人,連節度使也可以不是漢人,加大了軍隊異心的可能性;為了擴大兵員將領可以自行徵兵,使得將帥專兵的局面開始形成;為了有利的徵兵,給將領徵收地方稅的權力,有了一定的財權。

所以在募兵制之下,將領手握重兵,財力支撐,一旦對中央不滿或者有野心,那中央就危險了,安祿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藩鎮之勢

為了抵禦邊疆開始設立節度使,節度使有兵權和財權,而且當節度使立有大功的時候還會同時兼任幾個地方的節度使,安祿山當時就是三鎮的節度使。除此之外,典型的還有三鎮叛亂,為禍唐朝百年之久。

節度使有了自己的力量,佔地為王,形成藩鎮割據力量,藩鎮不是一朝形成的,而是經過常年累月的經營,其統治之固是中央短時間內難以撼動的,其兵力、財力也是中央無法收回的。唐末五代十國的君主幾乎都是先佔領藩鎮,五代後梁朱溫就是被任命為汴梁節度使,最後成為唐末最大的藩鎮力量。

而後各個藩鎮在相互合作和互相攻伐的運作之中,獨立於中央之外,建立朝代最終形成唐末半個世紀的割據時代。

四、千瘡百孔的盛唐

唐末戰爭除了使得藩鎮割據情況加重,邊疆勢力侵奪國土之外,在中央更是宦官專權,朋黨橫行,外戚干政,皇帝更換不斷,國家朝綱震亂,變成一團亂麻。

國家實行募兵制不是在均田制的基礎之上,但是也是建立在農業支撐之上的,徵兵的鉅額費用都有百姓一肩挑,加重了民眾的負擔,加重了階級矛盾,百姓越來越困苦,不但有殘酷的徵兵政策,還有巨大的財政壓力,苦不堪言,農民起義註定會席捲整個國家,勢不可擋。

戰爭對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唐朝詩歌從盛唐的氣勢恢宏到唐末的憂國憂民,詩歌不再是描寫大唐盛世,而是描寫滿目瘡痍的唐末。

沒有了安穩盛世的支撐,國家科舉制受到影響,平民子弟不能再繼續吟詩作畫,對文化的發展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總結

中央宦官外戚輪流掌權,奸臣當道,文官唇槍舌戰,毫無作為。皇帝年幼嚴微,中央權力衰退;地方藩鎮割據,征伐不斷;周邊外敵入侵,威脅中原。

唐前朝瑰麗、繁華、歡聲笑語,文化更是發展到中華民族的半壁江山,無數文人才子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唐後期滿目瘡痍,廝殺不斷,國家破敗,餓殍遍地,文人墨客也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對文化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興到衰,不免讓人嘆惋,正應了那句“物極必反,盛極而衰。”

文獻參考:

《唐代中原藩鎮研究》

《唐代中期戰爭的時空分佈特徵》

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朱元璋侄子有多優秀?2萬軍隊死守85天,擊敗陳友諒60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