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一、福彭與乾隆的人生交織1、同窗密友

福彭18歲世襲郡王爵後入宮陪讀皇子弘曆、弘晝,讓他陪讀的目的就是給弘曆、弘晝做個榜樣,年齡也是相仿,只是大了三歲。弘曆本來天資聰慧,弘晝難以與其比肩。來了一個比自己還要篤志博學之人,少年弘曆對福彭充滿了敬佩之情。他們深厚的同窗友誼也是那時候修成的。

兩個好學之人,你追我趕,互不相讓,樂在其中,所謂同窗友誼不過如此。20歲代雍正帝前往盛京。修理祖陵前的水道,臨行前弘曆寫序贈送,以訴分離之感。

2、戰友之誼

1733年,雍正任命他為定邊大將軍,指揮清軍與準噶爾作戰,同時任命弘曆為和碩寶親王,參與平定準噶爾叛亂的政治軍務。一個運籌帷幄之中,一個戍邊臨陣指揮。弘曆既羨慕又擔心。臨行前親自送行並贈詩三首,一是表述離別之痛,二是希望其建功立業凱旋而歸。

3、君臣關係

1735年乾隆25歲繼位,立即召福彭回京,協在最高行政中樞機構擔任協理職務。1737裁撤總理事務處,恢復軍機處。乾隆並沒有讓才學優長、年富力強的福彭進入軍機處。而是選用了乾隆自己的小舅子傅恆富察(年僅25歲),也就是《延禧攻略》裡那位帥氣而憂鬱的大帥哥當了首席軍機大臣。

這是乾隆的用人路線,將所有親王、郡王排斥於中樞機構之外

4、亡故緬懷

1748年十一月,福彭溘然長逝,年方40歲。乾隆深為痛惜,特派皇長子提酒祭奠,並輟朝二日。大家知道嗎,享受這種待遇的人可謂少之又少。就像前面提到的富察傅恆累立戰功,有國家柱石的美譽,還是死在工作崗位上,兩受一等忠勇公都沒有享受這待遇,更別說福彭只是郡王之列,也無顯赫功名。可見乾隆對福彭的感情至深。死後更是多長作詩緬懷。

二、乾隆不重用福彭的深層次原因1、一系列變故

先是叔父親王允祿帶領弘皙等十幾個乾隆的堂兄弟結黨營私,伺機謀反,大多被削爵去職,還有的直接圈禁果園終生不得出園。可知叔父允祿跟乾隆的關係已經遠遠超越叔侄關係,乾隆幼時被康熙養在宮中,都是允祿母親密妃撫養照顧,允祿也經常教授乾隆功課,他們的關係親上加親,而且允祿也是雍正去世時指定的託孤大臣。

親兄弟弘晝的關係就更近了,只比乾隆小了三個月。雍正的六個兒子之中,老大老二老三英年早逝,老六隻有兩歲。只留他們兩個親兄弟,乾隆還是哥哥,按道理講乾隆肯定對弘晝倍加關懷,委以重任。

當然乾隆也是這麼做的,但是弘晝這個弟弟太不讓人省心,老是公開場合頂撞乾隆。有一次軍機處討論國家大事,弘晝也參與其中,因為意見不合挽起袖子就要打軍機大臣,完全不顧及乾隆面子。還有一次主持宗室科舉考試,時至中午還有人沒有交卷,弘晝多次催促乾隆去午休,乾隆一直不曾離開座位半步,弘晝很生氣的說你是不信任我嗎?害怕我徇私舞弊?乾隆聽罷憤恨離座。

發生這兩件事以後,乾隆就很尷尬也很鬱悶,尷尬的是弟弟弘晝老是讓他下不來臺,鬱悶的是自己貴為天子竟然還需忍讓。別人會不會把這種隱忍當做懦弱,繼而蓄意謀反呢?當時乾隆心裡已經堅定了一個想法,以後絕對不能讓宗室特別是自己親近的人參政,否則不僅親情破裂還可能反目成仇。

2、與福彭達成默契

天下誰人不識君,只識其表難識其內。福彭真的是乾隆的人生知己,甘願退而求其次。在權利和功名之間,他選擇了保持與乾隆之間的純真友誼。乾隆跟他絕對有過促膝長談,正是因為我信任你,愛惜你,所以我更不能讓你參政,因為你一旦進去,就會經歷暴風驟雨,我難以保你周全。

乾隆經常在私家園林裡宴請福彭,真正推心置腹的去聊國事家事,福彭也可以暢所欲言,因為他不在其位,旁觀者清,乾隆希望他一直能夠傾囊相授不要有所隱瞞。當然福彭一直也是這麼做的,可惜天不假人,英年早逝,乾隆悲痛不能自已。輟朝兩日的根本原因就是乾隆過度悲傷,睹物思人。

別走開,更多更好聽的名人軼事將會接踵而至!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遇到富婆就娶了吧。春秋時期的“人盡可夫”回答了一個世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