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成了正統。
然而,公元800年,羅馬教皇出人意料地給法蘭克王國的查理曼加冕。
又過了幾十年,東羅馬帝國,米海爾三世在位期間。
公元857年,皇帝驅逐了受控於羅馬教皇的新羅馬牧首伊納爵(Ignatius),轉而任命自己的親信佛提烏(Photios I)為新牧首,佛提烏後來被稱為東部的“佛提烏一世”。新上臺的佛提烏一世,迅速向羅馬教皇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示好並報備,不過佛提烏的熱臉貼了個冷屁股,教皇答應承認佛提烏的牧首任命,也同意皇權對教權的干涉,但是教皇同時要求,米海爾三世必須交出手上掌控的西西里島領土轉贈給教皇做回報。這下,可就徹底惹惱了東羅馬帝國一方。
公元861年,基督教羅馬教皇尼古拉一世宣佈革除佛提烏一世的教籍。而公元867年,基督教東部牧首佛提烏指責尼古拉一世傳播異教,並也宣佈開除尼古拉一世的教籍。東西方基督教的這次糾葛,被稱為“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此後的佛提烏一世,在東羅馬帝國的疆域內,浮浮沉沉很多年。但有一樣是從來沒有改變的,就是對羅馬教皇的強硬路線。而且為了跟西方基督教分庭抗禮,在佛提烏一世時代,東方基督教開始正式以官方名義,向斯拉夫蠻族傳教。其實這一點,又何嘗不是得到了羅馬教皇的真傳呢?既然你趨炎附勢,跟崛起之後的日耳曼蠻族卿卿我我,雙宿雙飛,我又何嘗不能將上帝的福音惠及斯拉夫人?你既然想將教權超越羅馬人的皇權之外,那麼索性我也如法炮製,把從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統統以宗教的形式拿回來。
涉及意識形態領域的巨大分歧,最終引起了基督教世界的大論戰。
此後的很多年中,西方教皇和東方牧首之間唇槍舌劍,互相潑髒水,互相稱對方為基督教世界的修正主義路線。其實仔細探究起來,雙方爭論的焦點無非是涉及宗教認知方面的一些細枝末節。
比如關於三位一體的描述,東正教主張聖靈只來自於聖父,而天主教則主張既來自於聖父,也來自於聖子。這個爭執的本源,來自於公元325年在基督教世界的第一次大公會議,也是第一次尼西亞會議中達成的共識——《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的解讀。天主教的拉丁文原文認為,應該在(聖靈)“從父出來”中間加上“和子”一詞( "Deum de Deo" (God from God) and "Filioque"(and from the Son))。然而,東方基督教希臘文的原文,卻沒有加上Filioque這個詞。那麼在講希臘語的東方基督教看來,拉丁文的西方基督教當然是曲解了《尼西亞信經》,甚至往大了說,這就是異端宗教學說。
比這個“合子糾紛”更加瑣碎的,是其他一些完全沒有必要的爭執。比如,東正教認為,聖餐應該用發酵餅,而天主教則認為聖餐應該用無酵餅。用我們中國人的觀點來看,一個要吃活面饅頭,另一個非要吃死麵饅頭,這樣都可以掐起架來,那就跟中國豆腐腦的“甜黨”與“鹹黨”之爭,沒任何區別了。這實際上就純粹屬於無事生非。
當然,相對於天主教的新式宗教禮儀,東正教確實顯得有點保守,有點拘泥於古禮,但也正是這種堅持,讓東正教自認為更加正統。
爭執到後來,分歧就越來越大,一直到雙方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
公元1053年,東羅馬帝國的大牧首彌格耳(Michael Cerularius),關閉了首都新羅馬的所有拉丁教堂,並且寫信質疑羅馬教廷篡改教義,從現象到本質上都已經淪為正統基督教的異端。事件發生之後,雙方的斡旋並沒有起到積極效果,分裂已經不可避免。
公元1054年,羅馬教皇利奧九世(Leo IX)派出去談判的代表,紅衣主教亨伯特(Humbert)一言不合就惹惱了彌格耳,後來被逐出了聖索非亞大教堂(Hagia Sophia)。再之後,羅馬教皇與東羅馬帝國牧首互相開除了對方的教籍,東方基督教正式分裂。這件事情,在西方歷史上被稱為“東西大分裂”(East–West Schism)或者乾脆叫做“大分裂”(Great Schism)。
東方基督教為了強調自己的正統性,索性給自己起了個暱稱——希臘“正教”(Greek Orthodox Church);那麼與之相對應地,羅馬教皇也不含糊,既然羅馬教皇要做普世的教皇,那麼索性就強調自己的“普世性”,稱為羅馬“公教“(Roman Catholic Church)。發展到了今天,在中文語境中,兩個宗教就分別被稱為“東正教”和“天主教”。